自2015年9月起,李大夫於《信報》撰寫「醫博知源」專欄,主要介紹中醫生活常識,以及其背後的傳統智慧。此外亦有在《信報》的「中大醫論」,以及《晴報》的「中大醫說」專欄刊載文章——
- 不可吃生冷?
- 不可吃熱氣?
- 喝水也要消化?
- 你有「風」嗎?
- 暖化反而體寒?
- 受熱就得熱病?
- 生病吃甚麼好?
- 為何飯氣攻心?
- 吃飯也能健脾
- 什麼是健脾?
- 飽食讓人虧虛?
- 傷腸胃即是寒?
- 你是寒底熱底?
- 濕重怎麼辦?
- 芒果濕熱嗎?
- 熱氣能吃薑嗎?
- 以方測證之繆
- 晚上不可吃薑?
- 體寒不喝綠茶?
- 吃肉真的很補?
- 豆腐寒涼嗎?
- 你有濕熱嗎?
- 生病要戒蔬果?
- 靜坐能治百病?
- 為甚麼同病異治?
- 「醫緣」存在嗎?
- 大笑能治百病?
- 諾貝爾獎不是給中醫?
- 濕重吃甚麼好?
- 夏季容易受寒?
- 夏季要熱一點?
- 你覺得燥嗎?
- 秋季要防濕?
- 消除負面情緒?
- 如何克服人生恐懼?
- 你有肝鬱嗎?
- 中醫看身心靈?
- 醫者分三等?
- 春季宜吃甚麼?
- 春季容易瘙癢?
- 夏季怎樣養生?
- 斷食能治百病?
- 早餐要吃得好?
- 斷食減肥關鍵?
- 斷除食物成癮?
- 熟食熱食上癮?
- 吃水果生冷嗎?
- 不能吃冰冷?
- 冬季容易熱氣?
- 暖冬易發流感?
- 春夏容易受寒?
- 誰可以醫好你?
- 何謂「醫道」?
- 療癒怎樣發生?
- 中醫怎樣治本?
- 提防療法誘惑?
- 什麼才是平衡?
- 氣功能治百病?
- 執著養生技巧?
- 發氣可以治病?
- 把脈可以讀心?
- 怎樣提升運氣?
- 正氣防疫觀念
- 高敏感不是病?
- 為什麼有疫症?
- 治標的養生法?
- 皮膚敏感怎辦?
- 陰雨天風濕痛?
- 下雨風濕骨痛?
- 秋季為何燥熱?
- 大便不暢怎辦?
- 學醫要通天地?
- 關係不和致病?
- 為何月經不調?
- 皮膚乾燥怎辦?
- 為什麼頸緊?
- 咽痛口瘡怎辦?
- 熱氣因為受寒?
- 為何藥石無靈?
- 服對藥卻無效?
- 開冷氣可致癌?
- 鼻敏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