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很多人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究竟什麼叫做治本?首先要指出,治本的含義不等於治癒。一般人心目中說「中醫治本」,好像說中醫才能根治疾病,而西醫只是解決表面問題卻沒有真的治好。這或許是許多人的心聲,但公允地說,中西醫也有可以有治標治本概念。
(圖:《信報》網頁)
急則治標
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之中,有專篇討論「標與本」的概念,指出:「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即是說標與本的道理是十分重要的理論,可以舉一反三應用在診治上。標本是一種比喻,本身是指植物的樹梢和根部,《黃帝內經》說「病有標本」,即是指是病可以分為表面和深層的原因。
無論中醫和西醫,也會有治標、治本的概念,是指在幾種病同時出現的時候,要決定哪些病應該先治、哪些病需要後治?這就是中醫治療上的名言「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分清楚緩急先後,如果有急重病出現,比較輕的病就可能先暫時不管,待急證過去之後再作治療。
整體之本
實際上,中醫是在遇到特殊的病情時才會選擇治標,在《黃帝內經》之中強調「治病必求於本」,治本才是更重要的治療目的,治標只是一些急重病證的處理方法。那我們再問一次:什麼叫做治本?
本就是疾病的根本原因,疾病有現象和本質的分別,例如感冒出現發燒,發燒只是現象,並非疾病的本質,所以不可以見到發燒就退燒,不要被現象帶著走。中醫的世界觀認為,人是一有機的整體,例如咳嗽,五臟六腑也有相關,並非只是肺的問題,如果咳嗽只是治療肺臟卻沒有考慮全身,那就無法「治本」。
人與天地萬物也是一個整體,在診治時候也要考慮到天地的變化,例如氣候因素,夏季治病跟冬季會有不同,現在是什麼節氣?月圓月缺?甚至是患者居住地方的地理環境、飲食習慣,也要考慮進去。再者,人的身心緊密聯繫,生病跟情緒思想有密切關係,而情緒思想又跟人的家庭、事業、關係、愛情、社會有關,因此生病的本因,需要從整個生活去找尋。
所謂治本,即是尋找疾病根本原因的態度,這個根本有不同的層次,最基本要考慮疾病的身體層面成因,西醫著重找尋身體物質結構層面的成因,而中醫則認為這只是表面的成因、也只是「標」,有形物質結構的背後還有無形的氣血,是因為無形的氣血不和才導致有形的肉體出問題。這也是「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的更深層解釋,雖然中醫著重看宏觀的整體,同時中醫也是微觀的「氣」醫學,研究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宇宙觀,包羅萬有。
作者為香港註冊中醫師
【「大醫道」——大眾的醫學院開業】
很高興告訴您,李宇銘博士新開設了療癒學校名叫「大醫道」,剛於2019年6月開業,地點位於太子,交通十分方便,主力策劃「望神療癒師」系列課程,歡迎推薦你身邊喜歡中醫的朋友一起來學習!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第三屆)| 氣色入門 | 望神療癒師系列 | 李宇銘博士講授】
課程資料
日期:2019年8月28;9月4日、11、18、25日(逢週三,共5堂課、15小時)
時間:晚上07:30 – 10:30(10:00-10:30為課後討論,自由參加)
地點:大醫道——太子彌敦道789號健峯保險大廈3樓301室(太子地鐵站E出口步行1分鐘)
名額:限收40人,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對象:
- 適合任何人士參與,尤其希望擁有整全健康,渴望認識自己的人士;
- 推薦給醫療工作者、治療師、護士、身心靈導師等專業人士,有助職業上認識對方身體狀況;
- 歡迎對中醫完全沒有認識的人士參與;即使對中醫師、中醫學生、不同層次的中醫愛好者亦能從中獲益啟發。
課程詳情:
http://leeyuming.com/facialdiagnosisbasiccourse201908/
【李大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