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完香港内观静坐中心的十天静坐课程,对我来说,天天都有惊喜和突破,很想纪录下每天的感受和得着。可是活动中不许带备纸笔纪录,有一些感受,过去了也已经放下了,也没刻意记住,这里略记一些心路历程吧,更主要想说一下要去静坐的原因。(我去参加十天静坐之前,写了一篇小记,附在文后,也略谈了当时之感。)
(摄于十天静坐结束离开之时)
十天静坐,一开始觉得时间很难过,后段就觉得比较自在了,总是回想起来光阴似箭。十天就这样完满结束了,收获甚丰,对我自己来说,又一次人生的突破!说感想之前,先说一些「事实」——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十天不与外界接触
第一次连续十天静坐,每天约十小时
第一次能够连续静坐两小时不动
第一次身体有了非常深刻的感觉,发现自己的能力,感受实相
第一次留了十天胡须(亮点,发现自己原来的样子)
第一次连续十天早上四点起床
第一次连续九天不说话
第一次连续八天过午不食(新生没要求过午不食,但下午茶点只有一个水果,那样反而吊瘾,就索性不吃了)
第一次心灵如此轻松,清扫了大量习性
十天的静坐,每天的生活时间表如下:
(来源:香港内观静坐中心网页 )
十天静坐之中,我每天都有新的感受。实际上,感受人人不同,我说自己的身体感觉分享意义也不太大,毕竟讲了我的感受,你参加的时候不一定有。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在第二天静坐的时候,可能开始比较专心,突然出现了一次全身感觉热、出汗,后来还有周身麻痺、发胀的感觉,我感到相当惊讶,原来静坐可以有这么厉害的感觉!但这原来不是值得追求的感受,千万不要理解错误静坐必须要有此感觉。
修习方法
前三天的课程,是比较入门的静坐方法,主要是练习「观息法」,透过观察鼻子的呼吸出入,从而修炼「定」,让自己头脑专心。的确,从第一天头脑念头纷飞,到后两天就逐渐少点念头了(但还不是没有念头啦)。
第四天的课程开始,才真正进入戏肉!练习「内观法」。这套方法,相传是释迦牟尼当时教导的方法,基本目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实相」,而终极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从各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甚至达到「涅槃」、「开悟」。
需要注意,这不是一种「宗教」活动,不是仪式,不是「佛教」专利。正如释迦牟尼当初不会说自己是佛教徒,耶稣不会说自己的基督徒一样,当发展成为了「宗教」,就有各种宗派的信念思想形成,跟源本的信念有所偏差。这套内观方法,是适合各种背景、各种宗教人士学习的,所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去体验,而最终也没有让我失望。
再说回「内观」VIPASSANA,所谓内观就是指,向内去观察自己,尤其是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我们习惯了观察外境,看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香气声音触觉,但是对于身体自身产生的感受却较少关注。这首先需要减少外在环境干扰的因素之后,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所以在进行「内观」之前,首先需要守一些戒律(例如吃素、禁欲、禁语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身心清净,内心安定,才能更好的进行内观。
(每天午餐有简单的素菜,这是其中一顿饭,是自助餐任取多少的)
为甚么要观察自己身体?
这有一个理论,就是可以帮助自己建立「平等心」,去除自己的习性,最终得到解脱痛苦。例如当我们静坐时间久了,坐得脚痛腰酸背痛的时候,这种痛苦,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各种情绪,愤怒、憎恨、埋怨、紧张、焦虑、沮丧、恐惧、嫉妒……这是一个从「感觉」到产生「行为反应」的过程,本身疼痛只是一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会让我们产生甚么行为反应?如果产生了「感觉——行为」的对应关系之后,这就植根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一般所谓无意识的反应,例如面对疼痛就产生憎恨的心,我们往往未必能够察觉。
人世间的痛苦,并非在于我们有痛的感觉,而是在于我们的行为反应。如果面对疼痛的时候,我们能够不作出反应,我们的心就能够平静,也不会对别人、对世界造成影响。这种「感觉——行为」的关系,课程中称之为「习性」(习气),也可以称为Sankhara「行蕴」,而从现代的语言来说可以称为「程式」Programme,一些存在我们潜意识中的负面程式。试想想,如果能够彻底去除这些习性,我们的人生就能够得以「解脱」,不用做自己心的奴隶,真正掌控自己的心,内心得到真正的和平、和谐、快乐。
除了观察疼痛之外,各种身体的感觉也是观察的范围之内,包括冷热、干湿、瘙痒、麻痺、跳动、震动、胀痛、愉悦、讨厌,甚至是无感觉。感觉所产生的习性,可以分为两大类,课程中就称为嗔恨和贪爱,就是两类最极端的情感,「嗔恨」就如上面说的愤怒、憎恨、埋怨,那就不说了;贪爱就是我们的欲望,如果我们很想要某样东西(例如一个手机,或者一个男朋友、女朋友),如果得不到我们就要生要死,那就是贪爱。在内观的过程中,面对痛苦很容易产生负面嗔恨,但面对一些舒服的感觉时,看似很正面,也容易让我们出现贪爱,例如当你刚刚感受到腿疼,但你感受手臂只有流畅的震动感,那样你就会很想停留在那处,而不想再去感受腿疼,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心。
在修习内观的时候,所谓保持「平等心」,就是无论面对负面的和正面的感受,都只要客观地去观察它,不要给它任何评价而产生嗔恨和贪爱。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之中不去生起这些感受,那我们就不再产生新的习性(程式),我们内心就只好拿旧有在潜意识中的习性出来用;旧有的习性浮上水面的时候,如果我们又能够不再生起新的习性反应,那么内心的习性又得以被去除……如是往复,如果我们保持静坐,最终我们的内心就能够得到彻底的清洗。这好比对内心做一个大手术一样,将心切开、将里面的脓血排出来的过程。
疾病身心
有趣的是,这些习性浮上表层的时候,很多时候以各种疾病不适感觉呈现。例如刚才说的疼痛吧,如果你平时身体有时候会出现头痛背痛腰痛脚痛,这些不适在内观静坐的过程中,很容易更为凸显,简单来说那就是病情复发吧!就算本身没有特别说患有某病,但在静坐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体不适,也是十分常见的。
这是身心紧密关系的问题,当内心存有各种的习性,它可以让你人生出现各种情绪,同时也可以让你身体感觉得到,尤其是嗔恨的习性,就会使你出现各种不适的感受,贪爱的习性则让你感受到舒服的感受(那就不算不适啦)。
很常见的例子,当我们盘腿静坐,往往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脚痛或者腰酸背痛,当然我们可以从科学上,将它理解为乳酸积聚过多导致的酸痛,但这只是一个层面的解释,如果从内观的角度来看,这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习性,如果最简单地说,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如此安静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内心不想清除自己的习性,内心浮现旧有的习性就以疼痛呈现,希望你不要去「去除我」,希望你不要去静坐。
这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切体会,前几天静坐的时候,我也不能坐久,一个小时起码要换姿势几次,到了第四天开始用内观去感受身体,立刻感受到腿疼非常,比前三天只用观息法要严重得多。之后我继续保持平等心,没有生起嗔恨,到了第五天我换了另一个姿势坐,竟然腿痛就减轻了很多,开始能够连续静坐一小时不换姿势了,而这个姿势,在我之前也是一直会觉得疼的。我开始静坐的前几天也有背痛,大概第五六天之后,背痛也自然消失了,能够挺拔的坐直。当然你可以解释,这是由于我的身体锻炼变强了,但我也相信这跟习性的去除有密切关系。
顺带一说,静坐时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可以称之为「排毒反应 」。凡是排毒反应,是指身体素有的问题,本身因为身体太过虚弱,所以没有感觉出来,后来因为身体开始没那么虚弱了,自己正气对抗疾病,于是就将病情突显出来(发作)。从中医的角度看,在静坐的过程中内心平静,没有「思伤脾」、「思则气结」的问题,身体的气血自然畅通,于是就容易突显出各种病证。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参与内观静坐,确实需要有心理准备,可能要好好面对自己的病苦。
但是也需要提醒的,静坐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病,这最多只可以「副作用」来形容。因为内观静坐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各种痛苦,是在人生层面而言的,疗愈的发生只是过程中的一个小步骤吧。
(这是陪了我十天晚上的床铺)
流畅地观察外内
内观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身体的各个部分,安静地仔细上下去观察,观察当然不是用眼睛了,是用我们的意念去感受。这个观察不是人人随便可以做到的,如果没有之前的守戒,也没有前几天练习的观息让内心平静,那就不那么容易感受得到。
人体每一吋的肌肤,时刻都是有感觉的,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刻都是在更新变化、新陈代谢,甚至说物理上最细的粒子「夸克」,任何时候都是在震动着的,只是我们能否感知得到而已。当我们安静下来,如果内心变得更细腻,我们就能够觉知得到这些变化。
如果我们身体上的习性清除得越多,内心变得越清净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粗糙感受,例如疼痛就会减少,逐渐呈现更多微细的感受,如全身皮肤细微的震动感,能够很快速的流遍全身的感觉。如果内心能够再细腻一点,除了感受得到皮肤的震动感外,更能够进入体内去观察感受,感受得到身体内部的细微震动感,甚至在体内顺畅地观察流遍周身。
我自己就有这深刻的体会,在练习内观一两天之后,已经可以感受到细微震动感在身体表面上下顺利的流遍。后来我问老师,最快是否可以几秒钟扫遍一身?他说:是,可以是一呼一吸之间流遍一身。后来我再去体验,果真如此。在到最后两天的内观修习,葛印卡老师提到如果全身表面能够有细微震动感出现,就可以开始尝试「穿透」,向身体内部去观察和感受。我练习了两天之后,到了第十天最后一天内观,还继续有新的收获,能够在身体内部从上到下去流畅地「扫描」,感到身体内部的细微震动感;更在最后三次的练习,能够有全身强烈的细微震动感,随着一呼一吸、一上一下的震动全身,我也不太肯定,这可能是老师提到的「Bhanga」消融的经验,最长一次能够连续体验到一个半小时。在这两天回家之后再练习,依然能够体验得到这种经验。
这里要再次提醒,我提到这些感受,纯属自己经验,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无需要比较,就算一个人之中的感受,也是每一次静坐也不同,要继续保持平等之心,不要因为有无生起某种感受,而出现嗔恨和贪爱。
我以上的体验,或许对很多学员来说,似乎是有点太快,我自己也十分惊奇,如果要说问我「成功」的原因(还未开悟,其实未算成功啦),我想我过去是做了许多准备,例如我吃素了十多年了,内心比较容易清静,自己也一直有关注锻炼内心,也一直在做服务(布施),诸多原因,数算不清了,所以就不要比较吧。
发展慈悲心
当一个人不断进行内观,发展建立了自己平等的心,那就自然清除了内心大量的习性。当习性去除了后,我们就能够以更客观的心去看待自己的感受,看待这个世界。那时候就不容易生气、不容易执著贪爱,我们自己内心就变得平静和谐,对待人和事,就不容易生气,也可以更客观地体察别人的痛苦。
我们也会知道,别人的问题,也是他们执著在这些嗔恨和贪爱之上,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从中解脱,我们也只是过来人而已,我们也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如果我们因为别人而生气,那也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可以从别人的问题上反观看到自己,从而产生出慈悲心、同理心,希望可以帮助他人。
简单来说,这就是当我们做好自己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人,希望别人好。这就好像我们传统《礼记》上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样,先做好正心,才能够推己及人。
我自己也感受,在这十天静坐,最大的得着,是帮助了自己的心,让自己变得更加平静,能够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感受,不用因此生出各样的情绪,将感受和情绪的产生分开,那么我们就容易控制自己的心和行为。
我想起我从小也有努力训练控制自己的情绪,记得中学的时候,已经开始训练自己,例如不见了钱包,我会觉知自己不要因此而烦恼生气,可以立刻让自己变得正面开心;又例如小时候做童军,面对意外要急救,也要学习镇定。这些我们一般叫作EQ(情绪智商)的训练吧,当然我也还是很容易生气,例如这些年长大了,每逢跟父母说话,还是很容易动气,觉得父母说话很长期很烦,但其实这都是习性反应而已,现在开始更能察觉这问题了,这才是真正的学懂如何孝顺父母。
想起《中庸》里面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的喜怒哀乐没有发生出来,从内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平等心」,那么我们也自然能够有更大的慈悲心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我们的天下自然可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如何美好和谐的境界。
我想起以前参与魏鼎辟谷食气的课程时,我拿他的书给他签名的时候,他问我有甚么理想?我说: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他就在书上写了一句话:“Be a conscious man, a conscious man naturally help others”, 我们都要做一个有意识、能够掌控自己内心的人,甚至当我们能够开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别人了。
静坐对自己的改变
经过这十天静坐,在过程之中已经有不少得益。例如内心杂念减少,人能够更专心,这在出关之后这几天更有体会,例如坐地铁的时候更能专心在自己上,不受到外面环境影响,上班之后工作也更有效率。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疼痛都消除了,精神极佳,感到呼吸更畅顺,内心感到十分轻松,肌肉也没以前绷紧,容易面上容易带上笑容。
内心不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干扰,比如过去容易因为见到某事就发生某些情绪,现在开始能够观察得到,自己内心生起了某种感受,但可以在习性出来之前就停止它,保持平等的心。开始觉得自己可以摆脱各种「成瘾」,例如过去喜欢无意识的玩手机、上facebook,现在知道如何适可而止,察觉得到自己的想法。
在内观十日的过程中,由于身体上的各种不适感受都几乎很少出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表示大量的习性已经清除,如此来看生命应该会有很多改变!在静坐十天之后,出来的这三天之中,我还在一直观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甚么转变?变得更有慈悲心?更想帮助人?这我也还在仔细观察之中,但愿真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也请大家拭目以待,看看我有没有改变。
的确,在这十天内观静坐,我是非常的感恩,让我自己明白了许多事情,是一个洗涤心灵的重要人生过程,是给自己一份很大的礼物。这最紧要让我明白到,原来人生的最大成就,并非是得到了什么名利,而是自己的心,是否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稳、平衡、平等。那样自然能够产生爱心与慈悲,去帮助所有众生。
这内观静坐的确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后如何继续努力修行,改变提升自己,爱己爱人,学习去原谅自己原谅别人,是我以后的人生功课。在此真心发愿,愿众生能够得到——
真正的平安!
真正的和谐!
真正的快乐!
(写于2016年 8月2日,十天内观静坐课程结束的三天后)
备注:本人与内观中心没有利益关系,这篇文章只是参加过一次课程的体验分享而已,其中的观点未必正确,如有错误请告知更正。如果想了解更多内观,不妨自己到「香港内观中心网页 」了解(世界各地也有,也可看自己地区有没有内观中心),更好的是直接报名参与课程亲身体验尝试。内观静坐是一件认真的事,建议在老师指导之下修习为佳,少走弯路,不宜盲目自习。
(内观中心的草地花园,让我们舒展筋骨散步的地方)
【十天静坐前记】
大概从小也知道静坐的好处,我也经常建议朋友或患者尝试静坐,但自己也一直没有持之有恒的练习,也有那种「静坐很闷」、「浪费时间」的感觉,如果有时间,总是会想去看看书、做研究,或者看手机上网甚么的。
大概一年多前,我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察觉这么十来年自己一直都匆匆忙忙,努力在追求学业事业,忽视了自己的身心灵。于是就开始好好反观和提升自己了。顿然这一年间,实在有太多改变!急促得已经习惯,欣然接受自己的变化,好像变了另一个人一样,如果认识我的朋友,也会感受到我的变化。
现在其实还未有长期静坐的习惯,但已经习惯每天上班坐地铁时,带着耳塞静坐冥想;也会争取各种空档的时间安静,例如在街上走路时、睡前睡后、休息等。现在已经转变成,喜欢上静心的感觉了,知道这是为了甚么、要怎样做。
大概一个多月前,突然有一种感觉,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要好好的全身投入去静坐一段时间。想找个地方、找个课程来学习?然后就一下子想起了「内观中心」的十天静坐课程,这是我一年多前已经听说过的,当时觉得,静坐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而现在感觉是,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就好像十天内不可说话,这我是个「宅男」完全没问题,老实说,根本不喜欢说话(可能你不太信);十天要吃素,还要晚上少吃只吃水果,这我吃素十多年了,最近还变成一天只吃一餐,这也没多少难度。看来一切都是有准备的。
现在已经不觉得这十天要「坚持」或者会很「辛苦」,也的确是会觉得有点挑战,做人这么多年,还未试过一次如此,十天不可跟外界沟通,只是跟自己相处。究竟结果会如何?十分期待!我也知道,「若要练功,不求成功,功到自然成」,无需要期待甚么,只要做好当下的功夫就可。
此纪录当下心情,以便出关后比较。再见!
(写于2016年7月20日,十天内观静坐课程开始前)
===================
后来就著这次静坐体验,获邀到了网台「城寨:炼心术」上作嘉宾访问:「静的力量 x 身心健康」,其中讨论到静坐与中医的关系,欢迎收看:(广东话)
VIDEO
(2016年8月14日播出)
Share the post "为甚么要学内观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