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一件悲愤的事——我们争取经年,希望中文大学承认传统中医研究,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事情要从2015年初开始说起。中大中医学院在刚搬迁到新大楼的时候,沈祖尧校长来主礼新大楼开幕礼,当时我们教学部主任姜元安教授,特别跟校长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可以跟校长见面,表达我们中医老师的晋升问题。校长当场答应了。
事缘不单是中大,香港以及大陆各个中医院校也是一样,要做中医「教授」,就必须要做实验、现代方式的研究,如果从事传统理论研究的,就无法晋升的。我们过去许多重量级的老师也是一样,就算怎样知名,也只能做个讲师或者是访问学者。这种「和尚管牧师」的怪现象,中医学院的不少教授,并不深究传统理论,临床医术一般,甚至可以不懂中医(的确,中医学院许多老师,他们的研究生学位并非做中医的研究)。
后来于2015年6月10日,我们中医学院的一众老师,跟校长和医学院院长一起见面了。我们直接询问了一个问题:「为甚么大学不承认传统中医研究?为甚么做理论研究不可以当教授?」
当时沈校长给我们很明确的回答:「没有啊?!我们没有不允许,为甚么你们不来申请?」当时会面,校长和医学院院长明确告诉我们,大学时允许百花齐放,如果你们的研究有自己的评核标准,能够有行内承认,大学也当然是可以承认的。之后还鼓励我们年轻中医老师要争取这事。
好了,我们终于见到了一线曙光!(可是仔细想想,为甚么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中医学院都没有去争取?这原因太多,那就不详谈了)我们立即努力筹备这事,在学院内多番商量,制定招聘传统中医研究的助理教授条件;参考其他相关学系的情况;了解大学的游戏规则,建立传统中医理论研究的评价方法;了解关于研究经费的问题等等。
筹备了大半年,之后还要经过学院内部的多个委员会,通过增聘以传统中医研究的2-3个助理教授职位;其后刊出了公开招聘广告,通过了正式的面试,之后再在院内确定了最后三位人选(据悉我在当中的前列),然后递交上医学院开会通过。
怎料,几天前收到消息,经过两次医学院院长们的会议,最后还是决定,不批准我们的申请。他们的理由还是「依旧」,认为这几位申请者,没有在外国SCI发表文章,也未有申请得到基金。
我们感到相当悲愤!这些理由,我们一早知道,当初校长和医学院院长也知道这情况,如果这是「必须」的条件,为甚么还鼓励我们争取?这不是「玩我们」吗!
我们更悲愤的,是这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大学不欢迎传统中医。中医的承传出现严重的问题,当中医老师不懂中医,中医不可以做中医的研究,中医学生从哪里学到真中医?我们的病人在哪里能看到真中医?
说起来,几天前收到这消息的时候,我没有很生气,反过来是感觉「松一口气」。
回想这么多年,我们努力的去提升自己,去读硕士博士,甚至前几年还坚持去做完博士后研究,为的就是装备好自己,争取给大学承认我们传统中医的研究,用事实和才能证明我们的研究是怎样。可是到此为止,大学明确的告知:「此路不通」,那也好吧,可以走别的路了,别再浪费青春了。
实际上我们所做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根本不需要大学、也不需要甚么研究经费。自古中医发展都不是在大学,而是医师自己工余时间进行,当中医走进去大学之后,这么几十年来,也不见得有多少理论上的提升突破?
走进大学这个框框之中,限制自己,那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只是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个责任,希望尽力去争取,将中医带进去主流。我们当初还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大学能够明白中医,是一个怎样特殊的学科,可以让中医按自身规律的发展。可惜事与愿违,大学最终还是未能明白中医为何。
这也不要紧的,千万不要气馁!我们争取过了,纵使失败过,这表示我们尽力了,已经完成了我们的历史责任!接下来的,就是要专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塞翁失马,逆境感恩,我还是十分感恩,大学不给我走这条路,让我可以更无限制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后的人生怎么样?这个世界有更大的舞台,等着我们去上演这出好戏!共勉。

Share the post "逆境感恩:当大学不接纳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