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不少人有一种想法,认为芒果「很湿热」、「很毒」,这种对于食物属性的认识,在民间流传甚广,除了芒果之外,还有橙、榴莲、荔枝、龙眼等,也有人认为属于湿热一类。可是当我们翻查医书,却甚少有这样记载,反而多说芒果有温补作用,就像人参、北芪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如何理解这样的矛盾?
首先需要说明,在中医上没有一种食物是「湿热」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没有哪种中药是「湿热的药」。「湿热」一般是指致病的「邪气」,可是中医对于药物的认识,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过犹不及思想,一种药对某些人有好处,但对其他人则有坏处,例如人参并非人人也适合,对身体不虚的人来说,人参也可是「毒药」。
「湿热」这概念,如果从正面来说,湿可以指一种东西比较多水、滋润,热就是指寒热属性之中偏于热的一方,那么如果一个人身体虚弱而有寒气,同时又缺乏水(干燥),这食物就比较适合他;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身体不虚又水湿过盛,湿热的食物就不适合他了。
芒果温补滋润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非因为芒果「湿热」就人人都不适合吃。芒果具有的温补滋润特性,正因为它本身偏补,身体不虚的人、甚至身体有湿热的人就不宜多吃了,吃了就容易上火增湿。也就像补中益气的北芪、党参,有湿热的人不能吃的道理一样。
食物本身是「无罪的」,没有一种食物天生就也有病。像「芒果湿热很毒」这种民间说法,毕竟带有负面意思,误解这种食物本身就有问题,就像煎炸油腻食品那样不宜多吃。而实际上,有些人经常吃芒果,甚至一下子吃上好几个都未必有事,尤其是身体虚寒之人适宜多吃。又像荔枝性热,俗语说「一把荔枝三把火」,却非人人吃了荔枝也会流鼻血,有人一次吃一斤也吃得很爽。人们多认为水果「生冷」,其实温补的水果有不少呢。
进深的说,所谓「湿热」的身体状况,还要分虚和实。一般常说的湿热是指「实」的一种情况,多是指由于饮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太过,如煎炸、油腻、肉类、辛辣等的食物吃太多,导致体内多了湿和热。都市人也常见另一类属于虚的湿热,因为脾胃虚弱受寒导致体内的水气不能化开,再加上气血虚弱而从内产生虚火,体内因为虚而「水火并见」,这种情况从现象上也看似有湿热,但并非要用寒凉利湿的方法解决,反而用温补的方法有更佳效果,此时芒果反能治「湿热」!具体而言,不同品种的芒果也可能有寒热之别,芒果是否适合自己食用,最佳的方法不妨是自己尝试了。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
隔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