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第三届)| 气色入门 | 望神疗愈师系列 | 李宇铭博士讲授】2019年8月开课

中医看病透过「望闻问切」,望诊为中医诊法之首,李宇铭博士研究望面诊法多年,常能透过望诊推断病情。李大夫过去主要对中医师和弟子授课,这次课程将会再次对公众开课,讲授《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明堂诊法,面部气色主病,以及面部二十四个部位的定位与脏腑肢节对应关系。

基础课程将介绍望诊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课堂着重实践练习,务求让学员「开窍」,掌握望诊的观察与训练方法,学习初步诊断能力。

fb-%e5%b0%81%e9%9d%a2%e5%9c%96_output

 

课程特色

  1. 透过导师深入浅出讲授,课堂轻松有趣,容易学习;
  2. 课程大量实例示范、互动练习,务求让学员掌握技巧;
  3. 课程后安排课后讨论,且有网上课堂影片辅助学习;
  4. 可加入李大夫「望神疗愈师」课程fb学习群组,后续学习提升。

61803780_2391928984377328_6915050646827696128_n

 

课程资料

2019年8月28;9月4日、11、18、25日(逢周三,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大医道

地址:太子弥敦道789号健峯保险大厦3楼301室(太子地铁站E出口步行1分钟)

地图:https://bit.ly/2YjOnXb

名额:限收40人,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对象:

  • 适合任何人士参与,尤其希望拥有整全健康,渴望认识自己的人士;
  • 推荐给医疗工作者、治疗师、护士、身心灵导师等专业人士,有助职业上认识对方身体状况;
  • 欢迎对中医完全没有认识的人士参与;即使对中医师、中医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亦能从中获益启发。

 

P_20180128_163509_vHDR_Onsmall

P_20180131_215039_PNsmall

(李大夫望诊课堂分组练习)

 

课程内容

 

课程共5堂课,共15小时课堂

理论和练习课安排如下:

第一堂:基本望诊原理;观察主色

第二堂:气色主病理论;观察心肺

第三堂:明堂诊法24部位定位;观察肝藏

第四堂:其他观察五脏六腑方法;观察脾胃

第五堂:诊察皮肉、气血、筋骨方法;观察肾,以及体表疾病;望诊综合应用示范

 

李大夫经常举行望诊讲座与工作坊,如欲了解他的望诊理论,欢迎收看讲座影片,分别有2016年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演讲,以及2017年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

望而知之谓之神——《灵枢》明堂诊法的原理与示范(点击进入)

 

 

导师介绍

李宇铭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香港注册中医师

曾任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中医讲师

现为橘井流芳中医诊所创办人

大医道创办人、总监

著有10部学术与大众著作

更多介绍请参阅「李大夫简介

 

 

课程费用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获此优惠)

 

可透过Payme、转数快、银行过数等付款,已交学费确认报名

*如同时报名「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以优惠价报名,详情见后。

 

 

报名方法

请点击进入以下网页连结报名,填写报名表格:

https://forms.gle/wBnUmDm2gzmSxHWU7

 

查询:可透过whatsapp联络:55057271(可点击以下连结)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55057271

或在「大医道」fb 专页pm留言 m.me/mHealingi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

 

李宇铭博士策划「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以冀推广整全医学概念,透过学习中医核心理论、望诊方法与形神医学等三大范畴,从而掌握如何透过望神而疗愈自己、疗愈他人。

 

望神疗愈师系列共有三大课程,包括:

  1.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6堂课、18小时)
  2. 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5堂课、15小时)
  3. 中医形神医学基础(5堂课、15小时)

完成以上课程者(共48小时课堂),可获「望神疗愈师基础证书」,其后可参与进阶学习与考核。

 

李宇铭博士,将在「大医道」定期开设以上课程,未来课程时间为: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第三届)】

2019年11月13、20、27日;12月4、11、18日(逢周三,共6堂课、18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6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3300元(10月13日前报名及交费可享此优惠)

 

【中医形神医学基础(第四届)】

2020年1月9日(周四)

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2020年1月12、19日全天(周日)

上午10:00-下午1:00;下午2:30-5:30(5:00-5: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2019年12月10日前报名及交费可享此优惠)

 

同时报读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获奖励价:8500元港币。

 

 

(发出通告:2019年7 月25日;2019年10月7日更新)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疗愈怎样发生?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病是怎样被治好的?身体为什么有自愈能力?就算是医疗技术有多厉害,例如人死了之后,你将他的肚皮打开再缝合,它都不会自己长起来。实际上一切的疗愈也是要依靠身体的自愈能力,各种治疗手段也属于辅助。

2150368_6a9e26be300ee44fd1a5b6179da56651

 (图:《信报》网页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当人体的气血充足,各种导致生病的因素也不会干扰到你。这是中医的发病观念,十分「正气」、很正面的思想,认为「邪不能胜正」!

 

正气流通

以上这句话本身是指疾病还未发生时,疾病是如何发生的,那么如果疾病发生了,疾病是怎么疗愈过来的?理论上也是一样,就是只要正气存内,邪气自然会祛除。而在另一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里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怎么从疾病中康复,「元真」是指元气和真气,亦即是指人的正气,当五脏的气血通畅,人体就会恢复平安和谐。

「正气存内」是强调正气充足,而「元真通畅」是强调正气能够流通,两者就好比一个仓库,货物收藏足够而且通道畅顺,那样才算健康。《金匮要略》这里特别强调了通畅,因为只是正气充足是不够的,好比就算你很有富有,可是你的钱财都是不能动用的,流动现金不足,那也不算真的富有。一个人气血不通,则会不通则痛、不通则病,导致各种疾病产生,相反气血流通则百病自消。

 

心中有爱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中,各脏腑并非平等关系,在《黄帝内经》之中认为「心」是最重要的:「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心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君主,可以统领全身脏腑,如果君主是一个「明君」,心的气血就会充足和流通畅顺,那么其他脏腑亦会安康,最后自能获得长寿养生的终极健康。

为什么「心」是最重要的脏腑?这个「君主」的意思,在《黄帝内经》说:「心藏神」,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中藏着人的神,假若这个心神能够流通,人的气血才能够通畅,是整个人体气血通畅的根本原因!除了心藏神之外,《黄帝内经》又说:「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心中亦藏着喜悦,当人的心神能够正常发挥,从生活上说就代表一个人能够顺心如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理想的人生,那么他的心就会自然散发喜悦,平安自在,这时候身体就会气血流通,百病不生!

有一句话说:「一切疗愈的力量来自爱」,活出喜悦、充满爱的人生,是疗愈各种疾病的根本方法!这是每一个人的挑战,究竟我是谁?怎样可以做自己?

 

载于2019年5月31《信报》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大医道」——大众的医学院开业

 

很高兴告诉您,李宇铭博士新开设了疗愈学校名叫「大医道」,刚于2019年6月开业,地点位于太子,交通十分方便,主力策划「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欢迎推荐你身边喜欢中医的朋友一起来学习!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中医形神医学基础课程(第三届)| 读心入门】

课程基于李大夫畅销著作《向愈》提出的理论,讲授中医形神医学的概念与情志疗法技巧,着重训练「望神」方法,分享李大夫多年研究的心得,学习如何疗愈自己、疗愈他人,助人自助。

课程资料 

日期:2019年7月11、18、25日;8月1、8日(逢周四,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大医道——太子弥敦道789号健峯保险大厦3楼301室(太子地铁站E出口步行1分钟)

地图:https://bit.ly/2YjOnXb

名额:限收40人,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对象:

  • 适合任何人士参与,尤其希望拥有整全健康,渴望认识自己的人士;
  • 推荐给医疗工作者、社工、教师、身心灵导师等专业人士,看懂他人深层需要;
  • 欢迎对中医完全没有认识的人士参与;即使对中医师、中医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亦能从中获益启发。

课程详情:http://leeyuming.com/bodyspiritcourse201907/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中医形神医学基础课程(第三届)| 读心入门 | 李宇铭博士讲授】2019年7月开课

你知道读懂人心就能找到疾病的根源吗?如何透过人的面容眼神,读懂对方的情绪思想?再透过古中医学的情志疗法治病养生?李宇铭博士研究望诊多年,擅长望而知之、直指核心,直接找出疾病健康的关键问题,将于2019年7、8月再次开办课程,讲授多年研究「望神」方法与心得。

 

何谓「形神医学」?形即是形体、肉体,神即是精神、心神,形神医学即研究人的身体心神与疾病健康的关系。本课程是「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讲授读懂人内心的方法,以及如何透过转变情志以疗愈他人,学习成为一位「疗愈师」。

fb-%e5%b0%81%e9%9d%a2%e5%9c%96

课程特色

  1. 导师深入浅出讲授,课堂轻松有趣,容易学习;
  2. 课程大量实例示范、互动练习,务求让学员掌握技巧,提升直接觉察力;
  3. 课程后安排课后讨论,且有网上课堂影片辅助学习;
  4. 可加入李大夫「望神疗愈师」课程fb学习群组,后续学习提升。

 

课程资料 

日期:2019年7月11、18、25日;8月1、8日(逢周四,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大医道——太子弥敦道789号健峯保险大厦3楼301室(太子地铁站E出口步行1分钟)

地图:https://bit.ly/2YjOnXb

名额:限收40人,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对象:

  • 适合任何人士参与,尤其希望拥有整全健康,渴望认识自己的人士;
  • 推荐给医疗工作者、社工、教师、身心灵导师等专业人士,看懂他人深层需要;
  • 欢迎对中医完全没有认识的人士参与;即使对中医师、中医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亦能从中获益启发。

 p_20181031_203645_bf2(首届课程学员合照)

face02

face01

(第二届课程合照,台湾开课)

 

课程内容

中医学是一门重视「形神合一」的整全医学,追求达致身心完全健康,课程基于李大夫畅销著作《向愈》提出的理论,讲授中医形神医学的概念与情志疗法技巧,着重训练「望神」方法,分享李大夫多年研究的心得,学习如何疗愈自己、疗愈他人,助人自助。

五堂课程内容,分别讲授五大主题:形神医学观,望神,情志疗法,疾病功能法,内自醒等等,五堂课堂内容安排如下:

 

第1堂:形神医学观

  • 何谓形、心、神(灵)?中医上如何重视三者的关系?为何形神医学是成为「上医」的关键?

 

第2堂:望神

  • 如何透过读人眼神面容,判断情志心神状态?
  • 介绍七情的基本眼神面容特征;两种观察心神情志的方法:左右比较法、直觉感知法。

 

第3堂:情志疗法

  • 如何透过情志养生与情志疗法,利用基本的情志生克原则,助己助人疗愈身心?
  • 情志养生的两种层次:中与和;情志疗法的三个层次:五行生克法、以阳消阴法。

 

第4堂:疾病功能法

  • 「病由心生」,凡是疾病皆有心灵层次原因,如何发现?
  • 透过自我求问,互相研讨,认识各种疾病的心灵层次成因。

 

第5堂:内自醒

  • 人的内心也有「阴阳」两面,如何认识自己深层的一面?
  • 透过「从治法」的情志疗法,帮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

更多介绍,可参阅第二届课程(台湾开课)的纪录与学员分享【点击进入连结

 

导师介绍

李宇铭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 香港注册中医师
  • 曾任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中医讲师
  • 现为橘井流芳中医诊所创办人
  • 大医道创办人、总监
  • 著有10部学术与大众著作

更多介绍请参阅「李大夫简介

 

 

课程费用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获此优惠)

 

可透过Payme、转数快、银行过数等付款,已交学费确认报名

*如同时报名「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以优惠价报名,详情见后。

 

 

报名方法

请点击进入以下网页连结报名,填写报名表格:

https://forms.gle/fvstYXEmUGofuoLz9

 

查询:可透过whatsapp联络:55057271(可点击以下连结)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55057271

或在「大医道」fb 专页pm留言 m.me/mHealingi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

 

李宇铭博士策划「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以冀推广整全医学概念,透过学习中医核心理论、望诊方法与形神医学等三大范畴,从而掌握如何透过望神而疗愈自己、疗愈他人。

 

望神疗愈师系列共有三大课程,包括:

  1.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6堂课、18小时)
  2. 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5堂课、15小时)
  3. 中医形神医学基础(5堂课、15小时)

完成以上课程者(共48小时课堂),可获「望神疗愈师基础证书」,其后可参与进阶学习与考核。

 

李宇铭博士将在「大医道」定期开设以上课程,未来课程时间为:

 

 

【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第三届)】

2019年8月28;9月4日、11、18、25日(逢周三,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享次优惠)

课程详细内容介绍,请留意稍后宣传,可先参阅上一届课程介绍【点击进入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第三届)】

2019年11月13、20、27日;12月4、11、18日(逢周三,共6堂课、18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6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3300元(10月13日前报名及交费可享此优惠)

课程详细内容介绍,可参阅上一届课程介绍【点击进入

 

同时报读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获奖励价:8500元港币。

 

 

 

(发出通告:2019年6 月23日)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何谓「医道」?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就像《礼记・大学》开首就谈论了「大学之道」是甚么,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中,也指出了何谓「医学之道」:

「子知医之道乎?……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2127840_5d767ea7d6e317a2aa85ca2272f4c589

 (图:《信报》网页

天地人之道

这段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除了提出传统中医学所包含的内容之外,更指出了《黄帝内经》的写作目的。

这段提出了一句名言,包含了「医道」的三大范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之人事」,这就是医者必须要懂得「天地人」三才之道。首先是「天道」,就是指天文学、气象学,传统中医有天人相应的观念,人体就是小宇宙,因此医者需要懂得宇宙规律对人体之影响;第二是「地道」,这不单是现代意义上的地理学,亦包括了水土、方位、地质等对人体之影响,例如传统中药讲究「道地药材」,重视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关系。

还有更重要的「人道」,「人事」跟今天的人事管理不完全相同,是范围更大的概念,包括所有与人相关的事情!人事基本的内容是指人体之事,人的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即医学的基本知识;进深而言,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有理性、有情感,因此人事包括了心理学、逻辑思维、哲学等范畴;广而言之,人生在世,人与社会、事业、家庭伦理、爱情、人际关系等也有密切关系,人是万物之灵,人事就是最复杂之事!

 

大医学观念

这让我们看到,传统的医学观念是一种「大医学观」,它并非只是局限在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功能与结构等问题,而是需要从宏观的天地万物变化规律去看人体健康,还将健康回归到生活之中,看疾病健康与人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这就像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认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而医道不单包括了这三大方面,更可以说是「包罗万有」!认为天地人的一切均与健康疾病有关。

《黄帝内经》并非只是讲述医学知识,而是全面介绍「医道」的经典著作。以上谈论医道的文字之中,还进一步提到,如果通晓了这天地人三才之道,就「可以长久」,长久的意思,就是生命可以长寿,也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整个人类就会延绵不绝。而且这些医道的知识,目的是为了「以教众庶」,就是希望让普罗大众也可以明白如何获得健康!

这是古代医道的特别之处,传授的对象就是直接面向大众,而非只是让医者看得懂,只是古代的文字对现代人来说变得难懂罢了。大医学观是希望人人也成为自己的医者,全方位掌握健康养生之道。

 

载于2019年5月3《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whatsapp-image-2019-05-03-at-6-09-11-pm

 


 

【「大医道」——大众的医学院开业】

 

很高兴告诉您,李宇铭博士新开设了疗愈学校名叫「大医道」,将于6月份装修完毕正式开业!地点位于太子,交通十分方便,首办「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欢迎推荐你身边喜欢中医的朋友参加!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中医入门课,「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

本课程将以李宇铭博士新作《仲景医学原理——古中医学理论与应用》为蓝本,讲授中医的核心理论。

日期:2019年6月5、12、19、26日;7月3、10日(逢周三,共6堂课、18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大医道

地址:太子弥敦道789号健峯保险大厦3楼301室

课程对象:适合初学者,对中医完全没有认识的人士;即使对中医师、中医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亦能从中获益启发。

课程详情: http://leeyuming.com/coretheory201906/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李宇铭博士讲授 | 中医入门 |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2019年6月开课

你希望认识中医的核心理论吗?近日李宇铭博士出版新作《仲景医学原理——古中医学理论与应用》,一部书之中,贯穿了三部中医经典的核心理论,其中「气」医学观为中医的核心,读懂中医经典,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习中医的捷径。

 

《仲景医学原理》是李博士多年来研究中医的成果,该书是他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充分展现了李大夫在中医古典理论研究的深厚积淀和独特视角。正值新作出版,李大夫将会举行公开课程,讲授书中精髓,助你进入中医之门。

IMAG5392 (1)

课程特色

  1. 透过导师深入浅出讲授,课堂轻松有趣,容易掌握;
  2. 课程中带有互动练习,不空谈,实际体验「气」的感受;
  3. 课程后安排课后讨论,且有网上课堂影片辅助学习;
  4. 课后可加入李大夫「望神疗愈师」课程fb学习群组,继续后续学习提升。

 

课程资料 

日期:2019年6月5、12、19、26日;7月3、10日(逢周三,共6堂课、18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大医道

地址:太子弥敦道789号健峯保险大厦3楼301室(太子地铁站E出口步行1分钟)

地图:https://bit.ly/2YjOnXb

名额:限收40人,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对象:适合初学者,对中医完全没有认识的人士;即使对中医师、中医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亦能从中获益启发。

 

o1cn01sl0srn1tfmdppczii_787562409

课程内容

深入浅出讲授古代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基于李宇铭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仲景医学原理——古中医学理论与应用》一书的内容,介绍中医的生理与病理(病机)理论,明白中医的核心思维,对于疾病疗愈、生活养生等各方应用均有帮助。

一次过读懂三部中医经典的核心内容,包括,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掌握核心理论,有助贯通各种中医知识。

六堂课堂内容安排如下:

第1堂:「气」医学观(附:观察气方法体验)

第2堂:病因与发病机理

第3堂;10类正气(附:阴阳脉法基础练习)

第4堂:5类邪气与客气

第5、6堂:6类病位、五脏六腑功能与病机

 

学习完本课程后,对学习李大夫网上免费《伤寒论》课程,则更加容易明白;对日后继续学习望诊与形神课程,打下重要基础。

 

导师介绍

李宇铭博士

  • 曾任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中医讲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中医基础理论)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中医内科学)
  • 香港浸会大学哲学硕士(中医学)
  •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
  • 香港注册中医师
  • 现为橘井流芳中医诊所创办人
  • 大医道创办人、总监
  • 著有10部学术与大众著作

更多介绍请参阅「李大夫简介

 

课程费用

港币36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33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获此优惠)

 

可透过Payme、转数快、银行过数等付款,已交学费确认报名

*如同时报名「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以优惠价报名,详情见后。

 

 

 

报名方法

请点击进入以下网页连结报名,填写报名表格:

https://forms.gle/GbtEJoy9TbzymFhs9

 

查询:可透过whatsapp联络:5505 7271(可点击以下连结)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85255057271

或在「大医道」fb 专页pm留言 m.me/mHealingi

 

p_20181031_203645_bf2

 


「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

 

李宇铭博士精心策划「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以冀推广整全医学概念,透过学习「中医核心理论」、「望诊方法」与「形神医学」等三大范畴,从而掌握如何透过望神而疗愈自己、疗愈他人。

 

望神疗愈师系列共有三大课程,包括:

  1. 古中医学核心理论与应用课程(6堂课、18小时)
  2. 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5堂课、15小时)
  3. 中医形神医学基础(5堂课、15小时)

完成以上课程者(共48小时课堂),可获「望神疗愈师基础证书」,其后可参与进阶学习与考核。

 

李宇铭博士,将在「大医道」定期开设以上课程,未来课程时间为:

 

 

【中医形神医学基础】

2019年7月11、18、25日;8月1、8日(逢周四,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获次优惠)

 

 

【中医望诊基础:《黄帝内经》明堂诊法】

2019年8月28;9月4日、11、18、25日(逢周三,共5堂课、15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大医道

学费:港币3000元

勤快学生奖励价Early bird price :$2700元(开课前10天报名及交费可获次优惠)

课程详细内容介绍,请留意稍后宣传公布。

 

 

同时报读望神疗愈师系列三大课程,可获奖励价:8500元港币。

 

 

 

(发出通告:2019年5月11日)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谁可以医好你?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多年前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可以医好你的病:一是上帝(上天),二是你自己。」人们都觉得,生病找医生,是医生医治好你的病,可是却忘记了,真正疗愈的发生,是必须要靠自己。

2095230_069f849b94e32a06dc3e78a44c96530c_620

(图:《信报》网页

就算医疗技术有多高明,例如做手术将你腹部打开了再缝合,如果你人已经死了,将两块肚皮缝合起来,自己可以长回来吗?当然做手术会有帮助,可是真正让你痊愈的是自愈能力。

 

发挥自愈力

就算是中医开药治病,比如感冒受了风寒,吃药祛风寒,其实都不是药物可以直接祛除风寒,而是药物辅助人体的正气自己祛除。

一切疗愈的发生,都是自己帮助自己的。医生的角色就像一个教练,给你调整方向建议,人体本身有自愈能力,医生就是帮助人发挥潜能,如何诱导身体恢复。医生只是一个指引者,路还是需要自己走下去,如果想要加快疗效,就必须要自己的努力。

笔者与许多中医朋友,曾有到海外贫困地区义诊的经验,发现在那些地方的诊治疗效,往往比在大城市中更好!治某病在那边吃一两剂药就好了,同一种病在香港就最少要三、四剂,甚至更多。为甚么会这样?这有许多可能,可以因为当地人生活比较简单,又或者空气环境较好,较少吃中药西药等有关,而我与医师们讨论之后,大家也有一种结论,患者较容易痊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患者较为相信医师!」

 

发挥意志力

因为在当地看病,患者没多少医师可以选择,我们去做义诊,就好像他们的救星一样,患者十分相信医者。而如果在香港看病,一般患者如果看某医师病没有好,就会找另一位医师去看,这样的心态就是不信任医师了。实际上,看不好病的原因未必在于医师,而是在于自己生活有没有改变,明白自我疗愈的方法,如果依赖了治疗,就是没有去改变自己。

后来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发觉在贫困地区义诊有更佳疗效,还有更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更相信自己!」由于我们去义诊的时候,只是一次性的服务,我们希望患者彻底痊愈不再复发,不用依赖治疗,会尽力跟患者解释生病的生活原因,如何从作息、饮食、情志上改变自己,而因为患者知道如果不改变自己,病就不会好了,于是他们往往会「很听话」,按照医师的建议去改善生活。这其实就是患者因为医师的引导,相信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解决疾病。

这就是自我疗愈的关键!一个人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自己解决自己问题,而不只是将问题交给医者、交给别人。这也是信念的力量,也是所谓「求生意志」,愿意改变自己,才能拿回疗愈的力量。

 

 

载于2019年3月29《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春夏容易受寒?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一年之中,一般会觉得冬季寒冷,人体容易受寒,可是实际上,春夏也是容易受寒的季节!

2069433_da7d58278f458607a4a3d25f168057d0_620

(图:《信报》网页

从最普通的生活现象说,冬季寒冷,人们都会习惯多穿衣服,可是春夏季节的时候,不一定每天都炎热,天气有阴晴不定的时候,有时候天凉就不习惯穿衣。这跟习性有关,人总是希望可以轻松一点,少穿一点衣服,尤其是过了冬天,人们在穿衣上就会松懈,因此就容易受寒。

 

春夏毛孔疏松

冬季不容易受寒,还有更深入的原因。从医理上说,冬季寒冷,因为寒性收引(热胀冷缩),皮肤的毛孔腠理就会密闭,人较少出汗,因此风寒就不容易进入人体。相反在春夏天气暖和炎热,皮肤毛孔较为疏松,人也较为容易出汗,汗出当风之时,因此风寒就容易乘虚而入。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身体虚弱之人,冬季天冷,皮肤的毛孔腠理也不一定可以密闭起来,能够密闭起来,需要人体的正气相对充足,因此平常夏季也不容易出汗之人,往往更容易怕冷怕风了。

春季的时候,乍暖还寒,冬天刚过去,人们都抢著机会穿回春夏服装,可是寒流仍可回来,这时候一不小心穿衣,就容易受寒了。这就是为什么,春夏季节还是流感高峰期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传统养生有一句谚语「春捂秋冻」,捂就是「捂住」,就是包裹着自己的意思,以免受风寒,提醒春天的时候,还是谨记多穿衣服,别让身体受风;秋天则别太快添衣,因为秋天逐渐转入冬季时,天还未冷就多穿衣,未能逐渐适应外面的寒冷,身体还是保持温热的话,皮肤就不容易密闭,因此反而更容易受寒,因此秋天让自己皮肤稍为有一点寒,那就可以防病。

 

夏季为何受寒

很多人会问,为甚么到了夏季炎热,还会受寒呢?基本的原因,是夏季还会有寒冷的环境,比如城市之中经常开冷气,香港夏季的公共交通、商场,冷气温度较低,出入室内室外温差甚大,好像一时间经过了冬夏二季般!身体虚弱之人,这时候皮肤毛孔如果未能快速调节,或加上汗出受风,就容易受寒了。

就算不是城市有冷气的地方,乡郊自然环境,夏季晚上也会较为凉快,还有因为人们习惯夏季贪凉饮冷,例如晚上睡觉吹风扇开大窗户,也是容易着凉。

更深入的原因,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就算在夏季炎热之时,也可以寒颤浑身发抖。因为中医上的寒热,是相对概念,而没有绝对温度标准。只要这个温度,相对人体温度较低,就可以是寒了。只要身体虚弱了,外在环境无论有多热,都未必足以让身体温暖起来,也会相对成为寒气。因此提升正气,避开寒气,是一年四季防病养生的法则。

 52945523_1178016545695673_3996052437080211456_n

 

载于2019年3月1日《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暖冬易发流感?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随着全球暖化,冬季不冷,暖冬逐渐成为常态。虽然暖冬会令人感觉舒服,可是传统中医的观点认为,这会容易导致春季的外感病增加,例如现代的流行性感冒爆发流行。

2051284_1f22f5008ebf01e82a7c09432eb6c352_620

(图:《信报》网页

暖冬不够收藏

在《黄帝内经》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如果人身体的精气充足,收藏在人体内,到春天就不会患发热的疾病,反过来说,如果人的正气不足,到春季就容易发烧,流感正是其中一类病情。

传统医家认为,冬季是藏精的重要季节,冬天万物要闭藏,如果冬季天气不冷,身体就没有很好的收藏,这就好比一天之中如果只有昼日而没有黑夜,那人就休息不好。

《黄帝内经》另一段话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之中如果两者不和,这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某些季节,例如有春夏而没有秋冬,或者倒过来有秋冬而没有春夏,这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热带容易受寒

中医的观点认为,四季分明的地方,对人体健康较佳,如果在热带生活的人,身体容易虚弱。笔者与许多中医同道,曾经到热带地区义诊行医,发现当地人大多身体偏寒!按理热带人似应体质偏热,但实际上却相反,这虽然跟许多因素有关,例如饮食寒凉、冷气环境、劳累等因素,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热带地区一年四季也是春夏,缺少冬季,因此导致人体缺少收藏,正气就容易虚弱。

从这种观念来看,即使不在热带地区生活,可是如果冬天变暖,人体就容易变得虚弱,也因此容易受寒受湿等各种因素,百病丛生。

特别留意,别以为冬天不那么冷就不容易受寒了,寒热是相对而言的,想想看,一个人身体虚弱的时候,即使在夏季大热天时,也会怕冷浑身发抖。只要身体虚弱了,相对外在的环境温度也自然变成寒。

 

如何应对暖化

科学家已经表明,暖化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我们怎样预防自己变弱,容易生病?这可以向热带地区的人学习。我们往往觉得,热带地区的人民生活比较闲散,甚至批评他们不勤奋,为甚么他们会这样生活?正因他们缺少冬季,如果一年四季也努力工作,那就容易耗损精气了,于是必须每天给自己制造更多休息时间。

实际上,冬季是一年之中最需要休息的时节,如果天气严寒,人们就会减少活动、增加休息,天暖则活动较多。想要避免生病,冬季让自己多休息,减少劳累,是最基本的原则。为甚么现在流感容易爆发?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城市人生活,往往冬季更为忙碌,无法休息,于是种下病根了。

 

载于2019年2月1日《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冬季容易热气?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一般冬季养生以避寒为主,可是当预防太过,也可以走向反面,如果冬季积聚太多热气,不单容易导致各种上火不适,例如心烦失眠,口疮咽痛,便秘胃胀,更可以导致春季温热病。预防胜于治疗,以下一起学习,冬季产生热气三大常见原因。

2030102_6b3ea97b459519b2d67a0dd623533cfe_620

(图:《信报》网页

 

饮食积滞

冬季天寒地冻,人们总是希望透过各种方式取暖,当中饮食饱暖让人舒服,例如喜欢吃火锅、吃辛辣浓味、吃肉类油腻等食物,这就是中医所谓「肥甘厚味」,本身容易导致积热;加上冬季有多个佳节,饮宴较多容易导致饮食过饱,积滞在腹中容易化成热气,过饱又容易伤肠胃。

一年之中的冬季,有如一天之中的晚上,常说「晚上吃得少」,晚上、冬季也是肠胃消化力比较虚弱的时间,饮食量适宜减少。冬季的养生也是一样,可是往往到了冬季人们却饮食过多,逆其道而行。

 

过于补益

许多人认为秋冬宜进补,这是从病情而言的,由于身体虚弱之人,到了秋冬就容易突显出来,因此才需要补益,如果无病之人,秋冬之时按照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可是,当秋冬全民也在进补,那就容易产生热气了!就好像吃火锅的时候,使用各种温补药材作锅底,或者经常吃喝老火汤、吃蛇羹烤肉,这些也容易导致身体积热。

中医的观点认为过犹不及,并非一味补益就是好事情,身体不虚的时候补益太过,也会导致疾病产生。而且就算是补益,也要视乎不同体质、不同病情而选择补益方法,如果没有经过医师处方,或者不懂医理,实在不宜「将药当饭吃」。

 

缺少运动

冬季适宜减少运动、多休息,避免出汗太多容易受寒。可是,不少人走向了反面,冬季就完全不运动了!那样也不正确。动与静是两方面,人生每一天也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比例上,春夏活动较多,秋冬静养较多。冬季如果太少运动,身体气血不通,也是导致体内热气不能散开的原因。

如果秋冬容易怕冷,主要的原因正是缺少运动!想想看,如果我们在冬季早上醒来觉得冷,通常我们会怎样做?穿衣服,喝点热饮,甚至开暖气。可是如果是在自然界的动物,早上醒来天气觉得冷,他们肯定无法做这些事吧!都会去活动一下,在太阳底下取暖。人类也是动物,只要我们重拾这些本能,自然能够更加强壮。

冬季养生,除了注意「避寒取暖」,也要记住「常保三分饥与寒」,这是长寿养生的谚语,经常保持三分饥饿,让自己肠胃勿过饱,免受伤;保持三分寒冷,勿过暖,让身体不会习惯依赖,过饱过暖也会成病。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载于2019年1月4日《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不能吃冰冷?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经常见到网上文章,强调人不可以吃冰冷食物,认为冰冷饮食导致百病丛生,笔者作为中医师,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这一类看法往往是夸大了冰冷食物对身体的影响,认为吃冰冷食物、饮料,可以导致各种疾病,甚至会导致癌症、妇科疾病云云。

2003462_876f07c63bd419a3ef6b98020c8c49ce_620

(图:《信报》网页

 

过犹不及

从传统中医的观点看,食物是无罪,没有一种食物吃了一定会出问题,要视乎体质和病情。比如西瓜寒凉,如果针对热气之人,或者天时暑热,汗多口渴非常,吃西瓜真是相当消暑,食物的寒热也是一样,适量的冰冷食物,针对于热病热气之人可以是好的。反过来看,就算是温和的药物,比如甘草一药,在中医上认为多吃也是无益的,就算是温热的食物,也不一定就适合所有人。

这也是中医上认为过犹不及的道理,所谓「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就好像冰冷的食物,它本身不是十恶不赦的,用对了也可以有好效果。

 

冰冷致病

在中医上确有寒气生百病的观点,中医经典《伤寒论》即是论述寒气如何伤害人体周身,其中已有冰冷饮食可以导致疾病的观点。可是当中所说的,主要是外在环境的寒凉可导致「各种」疾病,而不是说饮食。饮食的寒凉首先会导致胃肠的寒凉,如果说是因此导致百病丛生,那就必须要是胃肠变得虚寒了,之后寒气进一步进入体内周身。

在临床上观察到,不少人身体内有寒气,却不一定肠胃也寒冷。例如说一个人手脚冰冷,肝肾子宫虚寒,可是如果他的肠胃饮食二便也是正常,那这种寒气就不是从肠胃饮食而来,而是从外在环境,例如办公室冷气,又或者经常穿短裤裙子,又或与压抑的情绪有关,导致气血不通而受寒。

如果是饮食寒凉,导致身体其他脏腑寒凉,病情就必须要包括胃肠的不适,例如胃胀胃痛、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见中医上的痰饮病,容易流涕喷嚏,咳嗽水肿等病。如果没有这类病情的前提,而只是出现身体寒凉,那就需要考虑,寒气是否从饮食而来。

为甚么不少人喜欢批评冰冷饮食?当然这也是现今社会的毛病,人们习惯吃喝冰冷食物,这也是疾病的成因之一。可是另一方面,似乎这样说是让人感觉到安心一点,因为食物的冰冷我们可以控制,而其他寒冷因素,例如上述环境的寒冷,又或者是情绪的压抑,这些人们都比较难改变,因此冰冷饮食就容易成为了箭靶,被人攻击的对象。

笔者认为,生病的时候,的确应该避免冰冷饮食,而如果没有生病、没有胃肠虚寒的问题,冰冷饮食就不一定是问题。而在吃冰冷饮食的时候,不妨学习慢慢吃,在口腔之中变暖了之后再吞下,对肠胃的伤害自能减少。

 

载于2018年11月30日《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