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容易热气?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一般冬季养生以避寒为主,可是当预防太过,也可以走向反面,如果冬季积聚太多热气,不单容易导致各种上火不适,例如心烦失眠,口疮咽痛,便秘胃胀,更可以导致春季温热病。预防胜于治疗,以下一起学习,冬季产生热气三大常见原因。

2030102_6b3ea97b459519b2d67a0dd623533cfe_620

(图:《信报》网页

 

饮食积滞

冬季天寒地冻,人们总是希望透过各种方式取暖,当中饮食饱暖让人舒服,例如喜欢吃火锅、吃辛辣浓味、吃肉类油腻等食物,这就是中医所谓「肥甘厚味」,本身容易导致积热;加上冬季有多个佳节,饮宴较多容易导致饮食过饱,积滞在腹中容易化成热气,过饱又容易伤肠胃。

一年之中的冬季,有如一天之中的晚上,常说「晚上吃得少」,晚上、冬季也是肠胃消化力比较虚弱的时间,饮食量适宜减少。冬季的养生也是一样,可是往往到了冬季人们却饮食过多,逆其道而行。

 

过于补益

许多人认为秋冬宜进补,这是从病情而言的,由于身体虚弱之人,到了秋冬就容易突显出来,因此才需要补益,如果无病之人,秋冬之时按照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可是,当秋冬全民也在进补,那就容易产生热气了!就好像吃火锅的时候,使用各种温补药材作锅底,或者经常吃喝老火汤、吃蛇羹烤肉,这些也容易导致身体积热。

中医的观点认为过犹不及,并非一味补益就是好事情,身体不虚的时候补益太过,也会导致疾病产生。而且就算是补益,也要视乎不同体质、不同病情而选择补益方法,如果没有经过医师处方,或者不懂医理,实在不宜「将药当饭吃」。

 

缺少运动

冬季适宜减少运动、多休息,避免出汗太多容易受寒。可是,不少人走向了反面,冬季就完全不运动了!那样也不正确。动与静是两方面,人生每一天也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比例上,春夏活动较多,秋冬静养较多。冬季如果太少运动,身体气血不通,也是导致体内热气不能散开的原因。

如果秋冬容易怕冷,主要的原因正是缺少运动!想想看,如果我们在冬季早上醒来觉得冷,通常我们会怎样做?穿衣服,喝点热饮,甚至开暖气。可是如果是在自然界的动物,早上醒来天气觉得冷,他们肯定无法做这些事吧!都会去活动一下,在太阳底下取暖。人类也是动物,只要我们重拾这些本能,自然能够更加强壮。

冬季养生,除了注意「避寒取暖」,也要记住「常保三分饥与寒」,这是长寿养生的谚语,经常保持三分饥饿,让自己肠胃勿过饱,免受伤;保持三分寒冷,勿过暖,让身体不会习惯依赖,过饱过暖也会成病。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载于2019年1月4日《信报》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