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随着全球暖化,冬季不冷,暖冬逐渐成为常态。虽然暖冬会令人感觉舒服,可是传统中医的观点认为,这会容易导致春季的外感病增加,例如现代的流行性感冒爆发流行。
(图:《信报》网页)
暖冬不够收藏
在《黄帝内经》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如果人身体的精气充足,收藏在人体内,到春天就不会患发热的疾病,反过来说,如果人的正气不足,到春季就容易发烧,流感正是其中一类病情。
传统医家认为,冬季是藏精的重要季节,冬天万物要闭藏,如果冬季天气不冷,身体就没有很好的收藏,这就好比一天之中如果只有昼日而没有黑夜,那人就休息不好。
《黄帝内经》另一段话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之中如果两者不和,这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某些季节,例如有春夏而没有秋冬,或者倒过来有秋冬而没有春夏,这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热带容易受寒
中医的观点认为,四季分明的地方,对人体健康较佳,如果在热带生活的人,身体容易虚弱。笔者与许多中医同道,曾经到热带地区义诊行医,发现当地人大多身体偏寒!按理热带人似应体质偏热,但实际上却相反,这虽然跟许多因素有关,例如饮食寒凉、冷气环境、劳累等因素,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热带地区一年四季也是春夏,缺少冬季,因此导致人体缺少收藏,正气就容易虚弱。
从这种观念来看,即使不在热带地区生活,可是如果冬天变暖,人体就容易变得虚弱,也因此容易受寒受湿等各种因素,百病丛生。
特别留意,别以为冬天不那么冷就不容易受寒了,寒热是相对而言的,想想看,一个人身体虚弱的时候,即使在夏季大热天时,也会怕冷浑身发抖。只要身体虚弱了,相对外在的环境温度也自然变成寒。
如何应对暖化
科学家已经表明,暖化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我们怎样预防自己变弱,容易生病?这可以向热带地区的人学习。我们往往觉得,热带地区的人民生活比较闲散,甚至批评他们不勤奋,为甚么他们会这样生活?正因他们缺少冬季,如果一年四季也努力工作,那就容易耗损精气了,于是必须每天给自己制造更多休息时间。
实际上,冬季是一年之中最需要休息的时节,如果天气严寒,人们就会减少活动、增加休息,天暖则活动较多。想要避免生病,冬季让自己多休息,减少劳累,是最基本的原则。为甚么现在流感容易爆发?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城市人生活,往往冬季更为忙碌,无法休息,于是种下病根了。
作者为香港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