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只是中医发展的基本条件

【李博士撰文】

许多中医也认为,中医发展是要靠「彰显疗效」,例如多治好疑难病、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用效果证明给人看到中医的优势。可是,笔者不赞成以此路径推进中医发展。

10f547e47f287a3f32b032c7cf256aef20140109093141

当然中医看病必须要有疗效吧!没有疗效,谁会找你看病?疗效是中医「生存」的基本条件,可是,疗效进步未必可以促进中医发展。


 1. 有疗效未必是中医的进步

这里说的发展,是中医整体的学术和社会地位的进步,而不是指中医师个人的进步。无可否认,有疗效的中医,患者多、收入增,声誉提升,但这也只是个人发展,而非中医整体进步的直接证明,有疗效未必能证明这是「中医」的好。

举例说:「一位中医给患者处方,吃完药之后,患者说好了。」这一个过程,病是治好了,但未必能够证明该中医所用的理论正确。同样患者如果找别的医师看,他用别的药方,也可能可以治好病,甚至同一个患者,找一百位不同的医师看病,有一百个不同的处方,其中肯定也有不少能够治好病。每一位医师都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疗效」,旁人就只会觉得无所适从、难以重复,反而让中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叫人怎样相信?


 

 2.开错药也能治好病?

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有时候医师处方并不正确,可是也能治好病!例如一个「风寒感冒」,假若医师误诊为「风热」,于是用上辛凉性味药物的处方,可是却依然可以治愈!这种情况临床上这种误治十分多见,从中医理论上看,「以寒治寒」本身应该属于误治,为何病能够痊愈?这是由于药方的寒热虽错,但药中依然有辛味药,即是对错参半,辛味仍能祛风,感冒之外证虽能治愈,可是寒邪入里,感冒好了,却演变成了咳嗽、怕冷、疲乏、肠胃不适等诸证。

不要忘记,人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人本身有自愈的能力,许多病就算不吃药也能够好过来,吃了药之后疾病痊愈了,未必是治疗的效果。这在西医的研究上十分讲究,「安慰剂」往往十分「有效」。


 

3. 疗效快慢才是问题

不同中医所说的「有疗效」,当中所指的意义不同。 例如你问一位医师,中医能够治愈「癌症」吗?不同医师所说的「有疗效」,有人指连续吃药三年有效、也可以是指吃药三剂就有效!怎样才叫做有疗效?这根本难以厘定标准。就像做中药的「临床研究」,往往会将病人吃药后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所谓「有效」是甚么?其实各有不同。

比如治疗一个感冒,需要吃药一周才能够治愈,这根本不能说是「有效」,感冒一般一周也能自愈嘛!在传统中医上看,所谓「有效」,应当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如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汗」、「犹解结决闭」,浅白一点的讲,即是吃药或针灸以后能立即好过来,「一剂知、两剂已」,那样才能够说是「中医的疗效」。


 

4. 以方测证的谬误

中医上有一句术语,叫作「以方测证」*,是指从药方的疗效,反推其病的原因。从上文所言,病愈往往未必能够说明其「诊断正确」,就像误用辛凉药物治好了风寒感冒,于是却反过来说,这病情就属于「风热感冒」,甚至如某地方普遍医师认为该地气候炎热,猜测大部分感冒应该也是风热,也都处方寒凉药物,最后总有不少感冒「治愈」了,于是就说该地区大部分感冒属热…… 这种「理论发展」,就好像是「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其实只是先入为主的想法,并非客观地面对真实世界。

又例如说,一个人的病情是,是由于身体「气血偏虚、体内有寒,虚火上升」导致,在这种情况之下,病情「有虚、有寒、有热」,如果医师诊察能力不足,只看到其中一面的「火」,于是只是用清热的方法,后来病情「治愈」了,因此医师就判断,这种病只是由于「火」导致!——看这例子,即使「有疗效」,但却看不到病情的全部,这对中医发展其实是倒退。

我们总是以为,吃药之后治好病,这就是解决了核心问题,但由于人体有自愈能力,解决了周边问题,也可能使病情自解。「以方测证」并非解释疾病成因的最好方法。


 

5.「粗工」也能治病!

在《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粗工」一词,意思是指一些给人看病的人,不懂医术,给人诊治十分「粗糙」、经常误治的人。这种人不能列入传统中医的「上工、中工、下工」之列,是比下工更低层次之的医者,算不上是「医师」。

值得我们思考的,既然粗工这么差,为何也有人愿意给他看病?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不懂医术的人,给人治病也常有疗效的!君不见社会上,许多并非医生的人,总是介绍著各种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例如教人自己怎样吃药?喝汤水、刮痧、拔罐、按摩、拍打……?这些人虽然没有教你,为甚么这些方法有效?可是总有人的病会被治好,这就是由于,病的好与不好,其实只是「百分之五十」的随机机会,如果你「不小心」用对了方法,那就误打误撞动用了自愈能力。

粗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可称为「民间经验」。粗工也能治病,但也随时害人不浅,就好像玩「俄罗斯轮盘」那样,将生命操控在随机手上。


 

6. 提防以疗效名义发展中医!

说了这么多「疗效」的问题,我想大家也明白得到,有疗效是不够的,如果中医要发展,必须要清楚「获得疗效的背后机理」。传统上说,这就是要得到「医道」、得「生命之道」。

可是,现代社会对中医的发展方式,往往是以疗效代替医道。比如说,研究「针灸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等,这种以西医角度研究中医的方式,那就是只看中医的疗效,却忽视中医的理论。研究最后虽然可能证明了「中医有效」,实际上却对中医发展没有实质帮助,这是由于证明了「有效」,无法提高中医理论发展。

这种「废医存药」、「废医存针」的问题,几十年前已经出现了,至今还一直存在,就是因为人们还看不清「疗效」的海市蜃楼,原来疗效并非中医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医要发展,必须要从其根本之「理」上去提高,而理论并非不断透过实践就能够获得的,理论发展是需要透过「思想」的提升——至于具体如何?下回再议。

 


 

*「以方测证」还有另有一种解释,是指《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文的解释方法,是指一些条文的文字内容简练,透过药方的组成,去反推其病机。这种解释原文方式,亦往往会出现谬误。典型例子如《伤寒论》中的四逆散,《金匮要略》中的厚朴七物汤,可参笔者《伤寒解外方证原意》。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给中医新生的信

【李博士撰文】

又到了放榜的时候了,恭喜各位能入读中医的新生!想起当年我得知取录时,实在感到中了头奖!

我在大学读中医,从本科到博士,一路十二年,回想假若自己一开始能够有一些提点,就可以少走点冤枉路了,愿跟大家分享一二。

IMG-20140808-WA0006

继续阅读

「健脾」细分许多种,先要知「脾虚」为何

【李博士撰文】

 

「健脾」是中医的术语,实际上等同于「补脾」,是指恢复脾的健运、健康的意思,是一种治疗方法。其实「健脾」一词相当笼统,健脾并非「一种方法」,其中包括了许多方法在内。

genglib90344a1da0947f58f2b97ca8096cb25 继续阅读

吃饭也能健脾!非一定吃淮山北耆……

【李博士撰文】

「健脾」一词大家耳熟能详,普罗大众总以为「健脾」就等于健康,觉得健脾就是指食物或中药的补益作用。尤其是香港人,总喜欢煲汤水时加入北耆、淮山*、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中药,真的有这需要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图片引用自《苹果日报》

继续阅读

肥胖与心理有关?

 

上一回讲了肥胖与「需要保护」的心理问题,这次再谈一些这方面的思考。

 

为甚么肥胖会让人感觉「安全一点」? 

 

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人类需要面对自然界中的各种敌人,包括动物、其他不同族群的人们,如何吓退敌人让自己安全?拥有庞大体型的动物,看起来比较有力气,在自然界中比较能够适者生存。

可是庞大的体型不是每一个人也能会拥有,除了透过锻炼可使身体变得壮实外,变得肥胖也是一个方法。因此肥胖能使人有安全感。

即使到了今天,假如一个肥胖的人压在一个瘦骨如柴的人身上,也可有很大的威力!(说明了牛顿力学,力量等于=质量+速度的原理)肥胖的人如果加上了一点霸气,确实比较让人害怕。(典型的「肥仔」印象,让我想起叮当卡通中的「技安」,一个霸道的角色自然会选用肥胖为代表。)

可是,肥胖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不像过去的作用。因为我们不太需要考身体去吓怕敌人,相反,肥胖的人反而让人感觉比较懒惰、无力、爱吃、软弱、不美丽……因此,肥胖不是建立起安全感的好方法。

 

 

吃东西能有助提升安全感 

 

另一方面,假如我们肚子饿的时候,身体就会感觉软弱无力,我们也会失去安全感。这一点在我们去旅行或者郊游远足的时候,特别有体会,因此去旅行的时候准备食物是多么重要。吃饱了之后会感到安全,我们能有气力活动。

因此,吃东西变成了一种获得「安全感」的途径,即使不是真的肚子饿,假如出现了安全感不足的时候,自然会想吃东西以获得饱肚感觉。

所以,不少人在面对压力、悲伤、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多吃东西,「化悲愤为食量」,不断吃东西可以增加安全感觉。多吃东西,自然会变胖了。

当然,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让自己增加安全感,才是解决爱吃东西、肥胖的问题。

 

 

小孩子的肥胖也是心理原因导致? 

 

现在香港的小孩子,越来越肥胖,饮食结构当然是主要的原因。但是我们也不可忽略,小孩子的肥胖也有心理因素。

曾经有朋友告诉我,他身边肥胖的人,都是从小家庭出现问题的:父母离异、与家人关系不好、独居,这些朋友通常感情比较细腻。看孩子肥胖的问题,我们往往要将这种缺乏「安全感」的问题追溯向他家庭的关系中,看看是何种原因导致他的心理需要。往往小孩子何时开始肥胖,就是他家庭出现问题之时。

另一方面,不少父母不懂得照顾孩子。有一位儿科的护士长说,在病房中观察,每当小孩子在「扭计」的时候,家长往往奉上零食以抚慰孩子。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食物,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陪伴。可是父母却以为这种方式能「堵塞」孩子的口,那么孩子就不哭了、不闹了。

所以说,孩子的肥胖,其实是由家长造成的。

 

 

「心广体胖」又如何解释? 

 

首先要指出,中国成语中的「心广体胖」,不是指心广之后就会体胖,而是指心身舒泰,舒适自若的意思,跟发胖没关系。

一般来说,拥有开心愉快宽广的心情,当然不会让人变胖。一个人心情好,没有压力,消化能力好,往往是吃得很多也不会变胖。

可是假如因为开心而吃得开怀、吃得太多,加上懒惰不劳动,变胖是自然正常的了。

其实肥胖的心理因素颇多,中医来说忧思可伤脾,脾虚可致肥胖,其实各脏腑与各种情志也会有关系,安全感是其中一个可能,我们也不可以看到肥胖的人,就说他一定是没安全感呢。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肥胖如何解决?中医如何瘦身?

 

经常有人问我:「中医有没有方法减肥?」

 

由于我不是在美容院驻诊的中医师,实际上面对减肥的病人不多,未能谈上许多实战经验,实在抱歉。在此谈谈一些中医理论上的看法吧!

 

中医看减肥 

 

据我了解,假如是属于痴肥的病人,即是真的肥胖得很严重的情况,中药和针灸,确实能够有帮助的。更神奇的,我听过一个医师曾说,有一个病人,针灸前磅重了一下,针灸后再磅,发觉体重就下降了!真是神奇!(值得思考的是,病人没有活动,那些脂肪重量,跑去哪里了?从呼吸带走了?!)甚至我也不太能解释。但是针灸和中药能帮助减肥,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大家也明白,中医讲求「辨证论治」,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人的体质、疾病的成因也不同,需要透过个别的诊察分析,才能得知结果。不能只见「肥胖」就只有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传统中医对于肥胖的观念,肯定比现代人来得宽松。许多现在觉得自己胖的人,其实在中医眼中或许觉得正常。每个人有适当的体格,在一定范围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营养学的局限 

 

从现代营养学的概念来说,肥胖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供求问题,由于「供过于求」,饮食营养太多,但是运动支出太少,日积月累所以就出现肥胖。因此减肥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转变成「求大于供」,多做运动,少吃点东西,自然会减肥。

这种观念虽然某程度上算是正确的,多做运动的确能减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种体验:有两个朋友,每天吃差不多分量的东西,有差不多的活动量,但是一个人总是吃不胖,一个人却吃一点点也胖了。(尤其是在大工厂工作过的人就更加有体会了。)

这正是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的优点,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情况不一样,所以要谈「如何减肥」的问题,仍需要个别的研究,不能空谈。

 

肥胖代表「需要保护」 

 

虽然如何治疗肥胖比较难说,但是从养生上,只要少吃肥甘厚味,少吃东西(定期断食),多劳动,减少忧思等等的方法,确实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这些方面我想大家也耳熟能详。

这里我想分享一个中医以外的观点,前阵子看了一本书《生命的重建》(是内地版书,繁体版叫《创造生命的奇迹》,英文原版是:You can heal your life),这本书中解释肥胖的原因,是跟心理因素有关。是因为觉得需要被保护,避免受到伤害、轻视、责备,身体就会给你在身体外部形成一层保护,那就是肥胖了,以增加安全感。

换句话说,肥胖的原因是因为感到不安全、紧张、恐惧、过于敏感等,而隐藏在恐惧下面的,可能是愤怒和拒绝宽恕。

所以要解决肥胖的问题,只是节食不一定有用,还是要从心态着手。书中建议要改变思维模式,要感觉自己是被爱所保护,愿意自我成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愿意宽恕其他人,总之要找回安全感。

我看,这也符合临床常见的现象,我认识的一些「肥仔」,他们一般都比较缺乏自信。而中医认为,有一部分肥胖的人,体质是偏于「脾虚」的,而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没信心的人往往思虑过多,而思虑过多又会再伤脾,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也比较赞同,解决肥胖,不应该只是从饮食、运动入手,改变心态,也是重要的途径。

分享到这里,不知道对您有没有帮助?

 

PS:《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当中讲到了每一种疾病的心理成因,值得一看。网上有免费下载可供阅读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回答《一虎一席谈:中医还能信任吗?》

 

 

在200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事,叫「废除中医」。当时有一位叫张功耀的人,提出要「告别中医中药」,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后来还有一位叫方舟子的人,也是同样以科学的名义,认为中医没有被科学验证,不可以相信,因此反对中医。

 

这事情已经过了四年了,这事情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回看,才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当时的问题。当时这一个「废除中医」的讨论,其中一个高峰,是在「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上演了一场辩论,题目叫作《中医还能信任吗?》

 

(如连结损坏,请点击进入此处收看:「土豆网」,共有四节。)
其中请了一位敬爱的中医老师裴永清教授来当正方,还有救活了刘海若的周德安中医;反方的就有张功耀和方舟子了,最后还请了一个外国人也算中立的,实际上也是支持中医的。

 

 

实际上那一次讨论,可以说完全是一次闹剧!讨论不是客观的讨论,每一句话都带有感性,现场气氛也不适宜冷静讨论。很多时候大家的问题与回答,都并不对题。

 

 

以下列出了节目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我想尝试作一些回答:

 


 

 

1)中药有毒?例如牛黄解毒片引起胃粘膜损伤、肝功能损伤、支气管哮喘,也容易成瘾;六神丸新生儿不能够吃、孕妇不能吃;云南白药导致血小板减少和一些过敏反应。
答:喝水也会中毒。西药药理学中有一个常识,有没有中毒需要看「量」的多少,即一次服用多少、服用多长时间,这才构成毒的概念。一天喝水100公升的话也可以立刻中毒身亡。那么这些「中药*」是否有毒,需要看用量与服用法等问题。西药当中也有不少药物含有剧毒的。

 

*中药必须要按照中药理论使用,可是绝大部份人使用这些药并非按照中医理论,理论上不算中药。

 


 

 

2)观众问:这些药都不是处方药,说明书上都没有写清楚,很难避免病人错吃药。

 

答:假如这些药的说明书上没有写清楚用量与禁忌问题,确实应该要改善。不过,即使说明书上写清楚,病人是否懂得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牛黄解毒片适应证是热毒证,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有热毒?这是一个复杂的中医诊断问题。即使是所谓的「非处方药」,但实际上不等于可以给民众随便购买,自行断证的。

 


 

 

3)观众问:我就是吃同仁堂龙胆泻肝丸得了尿毒症的患者,就是这龙胆泻肝丸没有指出这药有那个副作用,只是在药的背面上写着孕妇不能用,其他的都没有写。
答:一方面这尿毒症是否吃中药引起的,需要更多证据。另一方面假设肯定这病是吃这药所导致的,也有如何服用、有没有错误断证等问题,没有经过具体考究,实难知道其原因。

 

 


 

 

4)服用龙胆泻肝丸(含有马兜铃酸中药)而出现肾病,证明中药有毒?

 

答: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出现肾病,这是因为由于药方中的木通误用了马兜铃酸科木通而引起的,这是药方中其中一个药出问题,不应该一支杆打一船人。另外,即使是一般中成药,无论是否含有马兜铃酸,也不鼓励长期服用的。

 

 


 

《一虎一席谈:中医还能信任吗?》第二段:

 

5)中医必须要经过现代医学的考核,才能让人安心?

 

答:安心不安心不是透过西医考核就得到的,西医许多疗法本身都不能让人安心。这问题的本质,西医的检验是否必然真理?当然不是了。目前西医大部份的临床疗法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可是仍然继续使用的。是否能让人安心,需要有法制规管,而且在医患关系的层面上需要深入沟通。

 


 

 

6)现代医学原则:个案不能说明问题?

 

 
答:这是循证医学的原则,而不是整个西医学的原则。西医也经常使用个案,例如手术的案例。个案能说明问题,可是在循证医学的眼中,其可信程度相对较低而已。
《一虎一席谈:中医还能信任吗?》第三段:

 

 

《一虎一席谈:中医还能信任吗?》第四段(最后一段):

 

 

7)中医的优势要不要得到国际医学界的承认?
答:甚么是「国际医学界」,指的是哪一个医学部门?假若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这是由于期望中医需要走出国际所致,假若中医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只是说在中国范围内做好本分,也不需要得到国际医学界的承认。

 


 

 

8)「能治病,但是说不出为甚么?能说出百种理由,但是还治不好病。」你会选择哪一种医学?
答:以这种说法比喻中西医学不恰当。中医能治病,其实也能说出为甚么,只不过起解释方法,跟西医学的理论不同;说西医能说出百种理由,但治不好病,这样恐怕有点诋毁西医学。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

 

【引言】

中医界一般认为「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的特色,可是由于「病」的含义不清晰,以致「同病异治」的概念变得模糊,失去了实际意义。从另外一角度看,假如同一个病人,找不同的医师看病,却有不同的治疗,可否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

 

历来中医界把「同病异治」提升到中医的主要特色来看待,究其内涵是甚么?这种说法有何不足?以下先从「病」的含意说起。

  1. 「病」的含意:

六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指出:「病是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1]」,这种说法是参照西医对「病」的定义而提出,可是从中医的角度看,假如「病」是有特定的规律和转归,则应当能够预测每一种病的未来变化,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中医看病最多只能从现阶段的病机来判断下一阶段的病情,却无法准确预测疾病的全过程。况且,即使是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也没有一种疾病能够说清整个过程,例如感冒一章,最多可分风寒、风热、暑湿、虚人感冒等类型,但这些是空间上的划分,而非时间上的划分,可见即使一个简单的感冒,也无法脱离具体病人谈其发展规律,更莫说其他疾病。

这种认为「病」是疾病发展的全过程,而「证」则是阶段性的说法,并非中医本身的概念。其实「病」跟「证」、「病证」的意思本是相通[2],都是指临床表现。「疾」、「病」二字在《说文》中互训,字义上除了是病情轻重的分别外,基本含义相同,是一个泛义的词语,表示人有不舒服,身体不适而已。在《黄帝内经》中的「病形」、「病态」和「病状」,其实也是「证候」之意;《内经》中的病名与证名从未严格分开,某一名称常一身二任[3]。例如咳嗽,可说是病,也可是证,就算《伤寒论》中太阳病也可以说成太阳证,病跟证并非严格区分。

哲学上一句名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意思指客观世界千变万化,而时间不断前进,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因此每一件事情也不可能相同。以此角度,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所在环境、时间也不同,因此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平常说两个人都患上同一种疾病,在中医上是指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亦即证候相似,而不可能是疾病的全过程都相同。但如果说「同证」,也是概念不清,证即临床表现,例如「咽痛」是一证,但咽痛还可以细分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晚间痛甚、白天较轻,或整天俱痛,或咽养痛轻,或咽肿痛,或咽溃烂等,这些都可算是不同的临床表现,很难说两个人的咽痛完全相同。

如此理解「同病异治」,便变得失去原有的意义。《中基》指「同病异治」即是「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1」,病跟证一样必然是阶段性的,如果按哲学上的严格理解,两个人的病不可能完全相同,既然没有「同病」,「同病异治」理论上是没可能发生。

「同病异治」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当中的「同病」亦非真正相同。在《素问·病能论篇》中说:「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廱气之息者,宜以鍼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这里说的同病异治,实际上也不是「同病」,岐伯解释是「同名异等」,只是同名而已,病机有所不同,因而选择用不同治疗手段。另外,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亦讨论过类似问题,说:「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这一篇所讨论的,是由于人生活在不同方位的地域,产生不同的体质,因而得不同的疾病,故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手段。从原文中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北方者……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病挛痺」;「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可以明确的看到,本篇并非指「一病」,而是因为病不同所以有不同治疗。当然,对于「同病异治」一说,我们应该了解其精神,就是辨证论治不可以单看「病」、「证」等现象,而是要看「病机」的本质。

讨论到这,希望引申讨论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病人,给不同的中医诊治,到最后也会开出不同的方药、不同的治法、更甚至有不同的病机诊断,这在临床上确是可以出现的情况,是甚么一回事?可否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

 

  1. 同一个病人,却有不同治疗?

对于这问题,可以从三个层次逐步深入讨论:

2.1.       方药层次

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在具体用药有所不同。这比较容易理解,一般解释,对于同一病机,中药的选择十分多,例如「气滞」,有不少理气药可供选择,不选陈皮可以选木香、还可以有橘皮、香附等等;理气的方也可以选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良附丸等等。虽然这些方药仔细分析必然有所区别,但大方向是一致的,临床上经常出现某药不方便时,则用他药取代。

2.2.       治则治法层次

同一个病人,却有不同的治则治法。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按照中医理论,治病时有许多治则上的规定,例如《内经》提出「大小便不利治其标」、《伤寒论》中提出先表后里等先后缓急治则。而有些治则是相对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例如几种内伤杂病同时出现时,该先治疗哪一个,则视乎病人的意愿、病机的复杂性、医生的习惯等等。至于具体治法,因为中医治法上有许多选择,以补法为举例,可以选择直接补虚脏,或者虚则补其母,补先后天,甚至有隔一、隔二脏补的说法,还有以通为补,以清为补等间接补益方法;治疗手段更是多样化,例如药物剂型的丸散膏丹,其他手段还有针灸、推拿、拔罐、外治等方法,医生可按专长选择可行、方便而合适的方法。

2.3.       病机层次

同一个病人,会否有不同的病机诊断?这是最受争议的一环,问题在于对「病机」的理解,以下详细讨论。

 

  1. 为甚么可以「同病异诊」?

按照笔者在《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4]一文所述,辨证论治的过程中,病机可细分为三步,分别为:第一步:初步病机。医者对疾病本质的模糊印象,是对病机的初步假设;第二步:临床病机。医者仔细辨别证侯,发现病人身上的多种个别病机,可称为「多病机共存」的机体;第三步:核心病机。在各种临床病机之中,找出与主诉最为密切关系的病机,判断各种病机的标本先后缓急。

「同一个病人,可否有不同的病机诊断?」就此问题,中医界多不敢面对,如果回答「可以」的话,好像表示中医的诊断并无标准可循。其实,一般「病机」的说法较为笼统,从以上三个层面去理解,则能回答此一问题。

初步病机并非最后诊断,而只是诊断的开始。因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多种病机,例如一个人素体脾阳不足,最近多了肝气郁结,还得了外感风寒,病机就相对复杂,多病机共存在老人身上更加常见,因此,能否将所有临床病机都找出,要视乎医生的水平。事实上,找出临床病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核心病机,有时不需要找到所有临床病机才可以到下一步,只要资料足以诊断核心病机即可。

临床诊断的关键是找寻核心病机,理论上一个疾病该最少有一个核心病机,但有时候解决核心病机时,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临床病机。就像素体阳虚的人,如果得了表证,在《伤寒论》中认为不可单纯发汗,视乎阳虚的不同程度,考虑兼顾温阳解表,甚至单纯治里。兼顾各种病机,有时候并不严谨,医者可视乎病情的缓急,考虑兼顾临床病机的多少,也因此说,除了核心病机诊断应该相同外,其他兼顾病机,可以有所差别。

以上讨论指出临床病机的先后缓急判断可以有所不同,若再进深一步讨论,为甚么临床上可以出现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核心病机」诊断?这是在学习「各家学说」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历代医家在面对相类似的疾病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病机解释,这让初学中医者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该怎么理解这种情况?

 

  1. 各家学说造成「同病异治」?

古代大医家的学说能够流传下来,反映他们的方法具有临床疗效,才受后世推崇,因此在讨论之前,可假设他们误诊机会较低。按照前文所述,没有两个人的病是一样的,历代医家也不可能医治同一个病人,因此难以等同的去比较。

从大体上看,在历代医家治疗相类似的疾病时,可以存在很大差别,例如李东垣治疗脾胃气虚发热证,这种发热如果从张从正、刘元素的角度,可会认为是邪气是主要致病因素,需清热攻邪;朱丹溪在治疗虚损病时特别重视阴气,认为「阳有余阴不足」,而张介宾则更重视阳气,认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而即使现在的临床上,也有扶阳派医家主张以阳气为本,即使是阴虚之证,按「阳主阴从」也认为阳虚为根本。造成这些种种差异,是甚么原因?

如前所论,可以从核心病机的角度去分析。因为各医家对于中医理论诠释不一致,在临床病机中判断核心病机时,有所侧重自己的学术观点,造成不同的选择。还有问题是,核心病机可否不只一个?可否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核心病机?即是解决其中一方面的病机,另一核心病机会则迎刃而解?例如一个「阴阳两虚」的虚劳病人,阳虚和阴虚均是其核心病机,或许最好的治则是阴阳并补,但如果只治疗其中一方面,单纯补阳或者单纯滋阴,会否都能痊愈?很难排除这种可能,不然的话,则难以解释为甚么历代医家可以发展出这么多的学说。

应该指出,中医的理论主体没有因为各家不同而改变,核心病机的诊断仍然是不变的。但是因为治则治法有「殊途同归」的可能,就算用不同治则,也可能达到最后治愈的目的。正因如此,医家们则容易「以效测证」,按照自己的经验而揣测病人的病机,更化身成自己的学术观点。例如上述阴阳两虚的例子,如果某医家尝试以温阳的方法来治疗,其实中医理论也认为阴阳可互生,能够获效并不奇怪,但该医家可能因为获效,而推论出这病人只有「阳虚」的结论,更甚可发展出「纯阳学派」,认为一切虚损病都只是阳虚,实际上这只是反映了中医理论的一个侧面。

 

  1. 进深讨论

5.1.       为甚么治则治法可有「殊途同归」的可能?

从系统论的角度则比较容易理解。人是一有机整体,五脏系统互有关连,不能割裂,即使影响五脏中任何一个子系统,也会对其他子系统造成影响。现代临床上有种情况:某医家特别喜用柴胡剂,病人中十居其七也用小柴胡汤,不论当中有没有误诊,却也时有疗效,为甚么会这样?首先人的系统是有机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生病时即使不治疗亦有自愈之机,再者,系统各部份互有关联,即使没有对准特定系统作调整,而只给整个系统作一个随意的「震荡」,或许足以让其他子系统也达到自我修复,间接治好疾病。

当然,不是说中医不需要辨证论治,乱开方药也能治病,如此则没有中医理论的必要。这种「震荡」的方法是随机性的、经验性的,不需理论,而中医经典记载的治法,则是直接找到问题的根源作出调整。「殊途」虽然可以「同归」,也可能治好病,但没有找到核心病机的随机治法,则不一定能治愈疾病,疗效有所差别,这就像走不同的路到达目的地一样,路程自然有所不同,假若能抓准核心病机,自然是最快的捷径。

5.2.       中医诊断存在诸多变化,是否反映中医「不可重复」?

从具体病人上看,没有两个病人能有相同的病,因为客观实在的世界是复杂的、多因素的,因此完全没有重复的可能。而西医上的「可重复」,则是因为西医研究排除一切其他因素,单独研究两件事物的关系,这样虽然能够重复,但却把客观世界简单化,排除了众多因素后,世界也变得不真实。「可重复」不应该是科学的唯一标准,「不可重复」正反映着中医整体性的特点,亦是中医的优势。

不过,虽然「病」不能重复,但是中医理论却可以。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所奠定的理论,如能通过实践检验,后世可以学习而使之再现,医者的临床思维,假若是按照中医经典理论严格思考,当然是可以重复的。

 

  1. 结语

「同病异治」的说法本身含义不清晰,本文试提出「同一个病人却有不同治疗」,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实际上是对于病机诊断的不同理解,因而造成后世的各家学说。深入思考「同病异治」发生的原因,对于中医诊治思维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

[2]符友丰. 证候着论训诂一瞥[J]. 医学与哲学,1993,14(5):19-21.

[3]王洪图. 内经选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4]李宇铭. 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J]. 时珍国医过药,2008,19(10):2550~2551.

 

 

李宇铭.〈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杏林新绿》第12期,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会, 页23-27, 2011.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中医不科学?」──浅谈科学主义下对中医的误解

 

引言

中医是否科学?我们往往不能直接回答,心里充满著许多疑惑,有人认为:「中医属于传统文化,是古老的,而『科学』是现代的,因此不能以科学来形容中医」;也有人认为:「中医越来越能够被现代『科学』所解释了,因此中医是科学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说话,应该怎么理解?近百年来,中医不断受到「科学主义」的冲击,中医本身的科学性备受质疑。中医要冲出困扰,求得发展,必先走出科学主义的困惑。

 

甚么是科学?中医是否科学?

「科学」一词,是从英文science翻译过来的,源自拉丁语scientia,意思是「知识」。科学这两个字引用到中国来后,最初的意思是「分科之学」,是形容西方知识的众多不同门类。如果从「科学」一词的含义来说,按照《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强调现代的科学是指是有系统性知识的体系。

清晰了科学的含意,对于中医是否科学这问题,我们便能够很清楚地回答:是。中医学有数千年历史,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奠定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医学内容。由于中医具有系统性,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其科学性也是肯定的。

这时,我们脑海很容易会出现下一个问题:中医始终不像西医的那种科学?是,这问题十分正确!因为中西医两者的确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所以有着不同的科学性。这其实是分类的问题,科学有许多分类,西医属于还原性科学,中医属于系统性科学,两者都是科学。如果坚持自然科学、还原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是科学中的科学(或称狭义科学),而把其他科学排除于外,这就开始走向「科学主义」了。

 

甚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有甚么问题?

「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称唯科学主义、泛科学主义,是「一种哲学主张,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知识,只有科学方法才是通往客观真理的路」[1],科学主义者「对科学抱着一种狂热和迷信的态度,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除科学外,一切都不可信。」[2]「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规定,而这种规定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3]

「科学主义」中的「科学」一词,不是科学的本意,而是指以数理化为主的还原性科学,这类科学是在文艺复兴后才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我们也习惯称之为「近代科学」。科学主义,简单来说就是认为还原科学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以其观念来解释评价世界一切事物的思想。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实证性是「找寻真理的最佳方法」,但这前提却是怎也不能被实证的,科学主义其实也是一种信仰。

究竟科学主义有甚么问题?举一个简单例子,按照科学主义者的思想,如果母亲的母爱,不能用还原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证实,那母爱就并不存在!有没有母爱,是可以用我们的感知来判断,世界上有许多的事情,是还原性科学不能解释、或者不用解释的。如果因为母爱不能被还原性科学所证实,便说「母爱不科学」,这又有何意义?「中医不科学」这句话也是相同地无实质意义,只是告诉了我们,中医并不是还原性科学而已,并不能说明中医不是科学。

还原性的科学方法的确带来了现代社会不少突破,让人类在这几百年工业革命后获得了许多物质上的方便。但我们也要明白,还原性科学只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本身也有局限性。比如还原科学所证明的「有」,却不一定真的是「有」,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被推翻,而且还原科学更没有能力证明「无」;还原性科学是随着时代的技术水平而进步,今天看不到的东西,不等于明天看不到,今天不能证明某理论,不可以说该理论不成立。一切科学所证明的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果把科学等于「绝对真理」,那就是科学主义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科学不等于技术。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所输的,是输在西方的船坚炮利,是输在技术上,而不是科学。那些太空船、飞机大砲、中国四大发明等等,都属于技术。从科学发展的层次上看,科学是由经验,到技术,最后才到理论,技术只是科学发展到理论层次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可以看到技术的成果而误解为科学的成果。

 

科学主义下对中医的错误认识

科学主义在近百年来,对中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单让中医发展停滞不前,更让中医自身出现了许多错误观念,不单影响了大众对中医的信心,更阻碍了中医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科学主义对中医的影响甚为广泛,这里提纲挈领地举一些例子。

常常有人说:「西医有实验比较客观,中医没有实验,所以不够客观。」实验,基本意思是实践和检验,能够重复实践证明的,就是客观。难道中医没有实验吗?只有西医的实验才是实验?就像刚才提到「母爱」的问题,母爱是可以用我们的感知和生活的实践来证明。世界上不是任何问题也可以、也需要用西医的还原性实验方式来证实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思维的反复判断,从四诊收集临床表现资料开始,到逐一分析病因病机,到最后决定治则治法方药,每一步也是经过理性的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客观实在的,是可以重复的,怎可以说中医没有实验?如果说西医的实验方法才是唯一的实验,这就是科学主义的思想。

或问:「中医的名词术语十分抽象和古老,可否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希望「中医现代化」的背后思想,但其实这当中反映了许多相关问题,这里让我们一一思考:第一,「现代化」是甚么?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往往是「西医化」,就是以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第二,一些深奥的概念,有时候的确不能容易理解,但,不理解就不是科学?现代化不应是简单化,不是说浅白了就是好,相反,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是越来来越深入的;第三,在病人的角度看,其实也不一定明白西医上的所有概念,病人听不懂西医的说话就觉得是专业,听不懂中医术语就觉得不科学?比如西医上说你患了风湿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我知道,但甚么是风湿性?跟中医的风湿有没有关系?对于病人来说,很多时是一知半解。但这不要紧,我知道我得了心脏病、我知道我该怎么吃药、怎么预防养生,在于病人来说已经足够,不一定要寻根究底;第四,关于普及教育问题,现代人普遍接受的是数理化的教育,一般人对西医上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由于中国的文史哲基础薄弱,对于阴阳五行等概念一窍不通,又怎能容易理解中医的概念?第五,中医跟西医在学科特性上的不同,中医用的是类比概念,西医用的是具体概念,中医说的是「像甚么」,西医说的是「是甚么」,其实类比概念所说的十分容易明白,但如果坚持以具体概念来理解类比概念所表达的问题,当然会觉得抽象难明;第六,翻译问题,「准确、完美的译文,深入详尽的注释,以至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是只能接近而难以完全达到的理想境界。」[4]中医的文字古老难懂,但如果翻译了变成白话,是好是坏?凡由一种文字转化到另外一种文字的过程,必然会损失一些信息、一些背后的文化,这就是之所以中医到现在还不能离开学习经典古籍的原因。

还有人说:「社会是进步的,现代当然比以前好!」「中医这古老传统的东西,已经是过去的,现代的西医当然更好。」这可能是受到了进化论物竞天择的思想所影响,但进化论的思想可应用在某个范围,却不代表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也能适用,如果将之泛化,这就变成类似科学主义的思想了。传统跟现代怎么分界?传统的东西,在现代还能够应用的时候,这是传统还是现代?如陈之藩所说:「有些知识,好像是变得很少,是越来越值钱;有些知识却是变得很快,变得很多,是越新越可贵。」[5]传统的京剧和现代的电影,我们不会因为新旧的问题而说那个好那个不好,这是两种不同文化,只可以说各有各好,中西医关系也是如此。文化是这样,科学更是这样,应该是无分国界、超越时空的,我们怎能说现代的必然比以前好?

中医现代化,应该是指用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中医的概念。其实每一个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概念术语,所以在中医里,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厘清自己的概念,正本清源,然后再努力用准确的现代术语来表达,这才是中医发展的正确路向。

说到底,科学主义对中医的影响,就是我们常说的「西化中医」,就是以西医观点来评价中医的思想。就以「水」为例,历代中医运用不同的水作为治病的甚多,《伤寒杂病论》中载有甘澜水、清浆水、潦水、泉水、井花水等,《本草纲目》收载药食用的水如雨水、露水、冬霜、夏冰、流水、节气水、温汤等达43种之多,各有不同功效。现代中医所用的水是甚么?只有「自来水」。可能是因为化学上认为水只是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水就是水,怎可能有这么多功效?因此,中医界在近代对水的研究完全轻视,绝大部分中医对《伤寒论》中甘澜水「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这个做法甚为质疑,即使有相信者,有谁会在苓桂草枣汤上这样用水?但反看国外,如日本的江本 胜博士所研究,从水结晶的实验中发现水是有记忆力的,这跟水份子的波动有关;[6]源于德国的顺势疗法(homeopathy),其所用的药物是植物、动物和矿物溶在水的稀释液,稀释到水中再找不到任何原始物质分子的程度,但这种药物却是十分有效,即使在动物身上也有效果,说明不是安慰剂的效应。

这些外国的研究,一再说明「水」这东西,不是只有H2O这个物质,而是还有很多其他信息、能量,有待我们去研究。更可况,就连西医也明白,雨水、泉水等含有不同矿物质,当然有不同功效,为甚么中医比西医更迷信科学主义,只剩下一个「自来水」?我们中医却放弃自己几千年来累计的知识,对水的认识甚至退步到张仲景两千年前的水平,这又何苦呢?显然,这都是科学主义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医中药被西医的思想所影响,不断被验证、被改造,中药以西药的方法作研究,中医理论需要西医作解释才是科学!如果中医不能走出科学主义的影响,中医将难以复兴。

 

结语

怎么正确认识中医?学习或者研究某一个学科的时候,必须按照该学科的特色、研究方法,把它放在该历史文化背景下去研究学习。如学习英文,必须用英文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切忌用中文的语法来套用在英语上;比如研究《伤寒论》必须以张仲景时代的文化历史背景去研究,切忌用现代的东西来解释过去。在我们学习认识中医的时候,切忌用近代科学的思维、用西医的理论去评价、去理解中医,就是不应该把中医当作研究对象来以西医的方法去「研究中医」;我们要清楚了解中医本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用中医自己的理论特点来学习、来做「中医研究」,这才能让我们对中医有正确的理解。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范式」,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人体,就如玩扑克牌的那样:扑克牌固定有52张,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玩法,不同人数有不同规则,玩法千变万化。今天我玩「锄大地」,但你却坚持「桥牌」才是最正统的玩法?更坚持以「桥牌」的规则来套在「锄大地」上!不同牌类游戏的玩法,也是按照不同牌的排列或者分数来计算,但都不能离开这52张牌的范围。同理,中医和西医两者虽然都离不开这个人体,但两者有着不同「范式」,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去认识人,两者是不可通约的,怎么硬要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为甚么坚持只有西医才是科学,中医就不是科学?

 

参考文献

 

[1]关启文:《我信故我思──真理路上的挚诚探索》(香港: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页127。

[2]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http://140.111.34.46/dict/,民国八十七年四月版。

[3]杨国荣:《科学主义:演进与超越──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思潮》(台湾:洪叶文化,2000年第一版),页6。

[4]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出版说明〉《形而上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页2。

[5]陈之藩:《一星如月》(台湾:远东图书公司,1995年第一版),页21-22。

[6]江本 胜著.长安静美译:《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台湾:如何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李宇铭.〈「中医不科学?」──浅谈科学主义下对中医的误解〉. 《杏林新绿》第7期,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会,页23-25, 2006.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不抱怨」的中医

 

 

世界上有一个热潮叫「不抱怨运动」,而在我学中医十年以后,也深切体会得到,做一个「不抱怨的中医」,才是中医走向未来的最佳方法。
613a05fatbf9466f02b4f&690

 

在我身边的中医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人人都对中医的状况感到不满:学中医的时候对课程设计感到不满、医院实习环境不满、未来找工作不满,对于没有「好老师」感到不满、抱怨中医西化;行医的时候又感觉诊所医院环境不好、赚钱不够、患者质素不好、社会对中医充满误解、中医发展并不如意……这些东西,每当几个中医一起碰面,总是会说上一大堆,大吐苦水。

 

不妨抽身想一想,中医从古到今几千年,要说烦恼的事,古代的中医更多吧。过去不容易学到中医知识、很难拜访名师,就连买一本中医书也不容易啊!药物也更不容易找全了,中医要赚大钱更不可能……古今的中医各有各的烦恼,不单是现代中医才独有的问题。

 

在我们初学中医的时候,就是一心觉得中医好,看到他正面的地方,认为传统医学渊博深厚,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可是,当我们被磨练洗刷过后,美好的原始动机却逐渐远离;当我们在谈中医、学中医、想中医的时候,假如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想着负面的事情,不单浪费了光阴,更对中医越感气馁,沉溺在阴沉的感觉之中。这就好像人的阳气不足,阴寒自然内盛了。

 

坦白说,我觉得中医的现状,悲观实在是太奢侈了!我们没太多时间,允许我们放纵感概。一方面中医的人数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全中国懂得开中药处方的中医只剩下大概2、3万人,能够算得上高水平的中医不到2、3百,比大熊猫还要少啊;另一方面,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我们还有多少青春来学中医?与其浪费时间嗟叹,不如珍惜光阴,积极进取。

 

这就好像一张白纸,上面沾了一些墨水,弄脏了,但它还有很大一片白色可以用;又好像半杯水的道理,一个杯里面有半杯水,是感到「只剩下半杯了,真可惜」,还是觉得「我还有半杯啊,真好」,同样的事情,只看我们选择哪一种态度了。假如每一天起床问一问自己:我想愉快的过一天,还是抱怨的过一天?有选择的话大家都喜欢选择快乐。

 

我提议,中医界也是时候,来一个「不抱怨的中医」运动了!我想到一些基本「守则」——

 

1)中医不再争论,不指出别人的问题,提倡中医自身的价值、梦想未来;

 

2)可以谈论中医界的各种问题、学术争鸣,但只指出「事实」,不以抱怨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3)对中医界以外的人(例如病人、大众),不诉苦,中医界团结一致营造正面形象。

 

每一次见到中医朋友的时候,都习惯说正面的话。坚持21天,自然能够改变自己的态度了。

 

就好像一个人要学好中医,就先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一样,假如想要发展中医,就先要有正面积极的心态,中医才能够走上另一个高峰!

 

您有没有兴趣,一起来参与这个不抱怨运动?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