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撰文】
「健脾」一词大家耳熟能详,普罗大众总以为「健脾」就等于健康,觉得健脾就是指食物或中药的补益作用。尤其是香港人,总喜欢煲汤水时加入北耆、淮山*、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中药,真的有这需要吗?
(图片引用自《苹果日报》)
1. 吃饭也能健脾!
健脾非一定要吃药,健脾不只是中药的专利功效,即使在《本草纲目》上的记载,白饭也有「益气、和胃、补中、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的效果(见「粳米」条目),甚至比「健脾」多出更多功效了!
吃饭绝对可以补身,而非只有吃药才补!
2. 其实,凡是食物皆能健脾!
称得上「食物」的,皆是可供人食用,作用较为平和,能化生人的血气。各种食物有不同的补益程度、补益不同脏腑的特性,可是无论如何,皆是能够补益脾脏的(详见后文「进阶阅读」)。
其实,吃多点饭,也可以有吃人参的效果!
3. 没有脾虚不需要健脾
中医讲求中庸之道,讲求过犹不及,过度健脾也可以让人生病!很简单的道理,吃太多米饭,也可以食滞甚至变肥!过度吃补药,太补也会伤身。当你在家用心熬制一锅「老火汤」,加上补益药材,很可能会好心做坏事。
4. 药不可当饭吃
(图片引用自《食物知情权》)
笔者行医过程常有一种体会,在贫困农村给人义诊看病,吃中药效果相当迅速!反而城市人吃补益中药,效果往往不如理想,这与城市人本身常吃中药有关。(这也是「滥药」啊!)当没病时经常吃中药,生病就没药可吃了!
常有人说「药食同源」,然后说「药膳」可以补身!刚好相反,药食同源本来是指食物也有药性,所谓「药补不如食补」,本来是强调透过食物补身,比吃药更重要!
5. 脾虚不是你想补就补
听过「虚不受补」吗?有些人身体虚,吃党参北耆也总是补不上,甚至出现各种不适;又或者有些人,就算吃很多饭也不长肉,这也同样道理。不是你随便吃健脾的东西,你的脾就可以补过来。
6.切勿将广告变成医学
吃人参、怀山能够健脾补身,这种想法,往往是商业上的宣传口号,他们要将中药当成商品卖给你,肯定希望你将药当饭吃!有良心的医师处方用药,肯定不赞成你滥用药物。
可是,当「一个谎话讲了十次就变成真话」时,当人人都说补身要在汤水放药材,如果医师不这样说,反而被人疚病医师你不懂养生!——社会变态实在可怕!
PS. 很多时医师也身不由己!例如电视台邀请医师上去讲养生,他们顺应民情,总会要你介绍汤水,汤水之中也必须要加点「补药」、「加点瘦肉」…… 如果医师不听话,就根本无法上电视介绍「中医」!(这已经不是传统中医的观念了。)
为了你自己的健康着想,果断戒除「滥药」习惯,没病真不要吃药!
【进深阅读文章:「健脾」细分许多种,先要知「脾虚」为何】
*「淮山」正确名称是「怀山」,指河南怀庆府所种植的正宗道地「山药」;而「淮山」的「淮」是指江苏、安徽一带,这些地方的「山药」并非传统道地产区。坊间许多山药写成「淮山」,间接表示这些药材并非真正道地。
本文部分内容,曾于《信报》「医博知源」专栏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