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医新生的信

【李博士撰文】

又到了放榜的时候了,恭喜各位能入读中医的新生!想起当年我得知取录时,实在感到中了头奖!

我在大学读中医,从本科到博士,一路十二年,回想假若自己一开始能够有一些提点,就可以少走点冤枉路了,愿跟大家分享一二。

IMG-20140808-WA0006

1. 你为甚么读中医?

人人都抱着不同的原因来学中医,无论本来的动机是甚么、日后动机会否转变,也应该经常问自己:「为甚么要来读中医?」大学是一个新的世界,中学升上大学,就好像从乡村走到城市那样,五光十色的世界,很是吸引,也很容易让人迷惘,忘记自己为什么辛苦从乡村走到城市去。

见过许多中医同学,刚进入大学满心欢喜念中医,后来就被大学的各样事情吸引了、迷失了自己,绕了几个圈子才回到原点上。虽然人生偶尔走点弯路也是好的,可是,有意的尝试不同的路、还是因为迷路而走失,两者还是有差别的。读大学,鼓励你旷阔视野,切勿忘记根本初衷,首要学好自己的「本科」。

2. 你真想读中医还是西医?

入读中医的同学之中,每年总有不少人,本来报读了西医,但是因为成绩不够才进入了次选中医,这类同学特别需要尽快调整心态。就像我当年,虽然选科之中只一心选择中医,没有填报西医,但抚心自问,也是因为自己的成绩,远远未达入读西医的能力,所以才完全没有考虑罢了。(不过我当年其实是校长推荐入读中医的,是直接取录……)

读中医的学生,跟西医的同学相比,总是感觉中医次人一等,无论社会地位、收入也是如此。读西医的同学,愈读上去愈有信心,相反中医学生总是不断产生疑问,自信不足。这情绪的起伏,实在影响学中医的动力。

无论选科如何,既然天要你来了读中医,那就是你人生的路吧,开心的走跟艰难的走,也是需要走下去!有不少老中医教授,现在已有很高的造诣,可是问他们年轻时为何选读中医?其实,不少最初本来是学西医的、甚至已经做西医多年,后来才改学中医!他们愿意为了中医,完全放下了自己多年的「本行」,反观我们只是一开始选不到西医而已,何须自怨自艾?

3. 怎样学中医才能够学好?

现在学中医需要六年时间,这就等于一个中学阶段了!有这么长时间,中医同学往往会放慢了自己的心,不如一般大学生的心态,觉得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其实,六年学习中医,时间是非常短的!学中医虽然是一辈子的事,我就是因为当初认为自己本科学得不够好,才继续努力去读硕士博士,可是一般人都没有这么幸运啊,读了六年毕业就要出来工作了。大部分中医同学,读了前面两三年,还是会觉得自己浑浑噩噩,没有学过多少,如果没有争取从一开始就全身投入去学,根基打不好,以后就很难追上了。

学中医,实在是「刻不容缓」!我的观察,在一班同学之中,学习中医最好的几位,他们有一种态度,就是「一心一意」的想学好中医!这些人有一些特征,就是当你跟他聊天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话题,都会联系到中医去!比如前阵子世界杯,他根本不在意跟你谈球队的输赢,就算要聊,他会跟你说哪个运动员受伤了、受伤在哪个部位?应该怎样用中医治疗?问你服未?!

4. 不要期望只做「合格」的中医!

将心比己吧,如果我是市民大众,总希望给自己看病的医师,是最高水平的、是老经验的中医。大众总是要求医生给你看病,应该一两剂药就治好,能一次看好病就不想看两次,覆诊看两三次已经很有耐性了。

新毕业的中医,当然期望患者多看几次,可以慢慢跟进,累积自己的病人群。但有这种耐心的患者实在不多,能够跟着你走的,就是因为对你有信心,这信心必然是建基于你的看病能力,有卓越疗效。

人人也想成为高水平的中医,可是大学的课程,最多只能给你基本的合格水平,而不可能是高水平的培训!这不是大学课程的问题,俗语说:「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的自主自学能力相当重要,这也是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中学时的填鸭式教育已经很严重,其实到了大学读中医,还是会一直给你填鸭!莫想跟着课程走就能读好中医,就算全部课都A了,这也不代表有能力看病啊!高分也可有低能的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还是要自己努力,找寻学习的方法,课余的时间用在甚么地方,才是决定你水平的关键。

5. 这是最幸运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能够念大学、读中医,其实已经相当幸运了!自古学习中医相当困难,难找好书、难找老师指点。我们身处这个时代,肯定是历来学习中医最幸福的时代!可是这个时代,却又是最难学习的时代、生活繁杂让人沉不下心来的浮躁时代。一个人能否学好中医呢,环境已经不是问题,最紧要是自己的决心。

学医者,应时常反问自己:「为甚么想读中医?」「我自己有甚么目标?」如果这一个目标,到你毕业的时候,还能够坚持的,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学一句话说:「不要问大学课程能够给你甚么,而应该问自己能够为中医付出多少!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