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对香港浸会大学中医本科课程改革的建议

浸会大学作为香港中医教育的先驱,在中医发展上有着领导角色,再加上香港这优秀的地理、经济、文化环境,我们具有充分的条件去发展中医。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些机会,了解中医教育发展的情况,我校将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上中医教育的先锋。

继续阅读

中医本科课程存在的十五大问题

引言

中医药要发展,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医教育的成与败,关乎到中医的存亡兴衰。因此,发展中医应该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课程入手,了解问题状况,究其成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

继续阅读

大学教育对中医教育的影响

引言

中医的高等教育发展了数十年,已培养出许多新一代的中医,这跟中医药进入了现代大学教育体系有密切关系。可是,众多名老中医纷纷说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甚至说「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这实在值得我们反思和回顾中医高等教育的问题,以提高中医水准。「发展先要继承」,是每一个学科的基本要求,而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要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必须对中医教育的问题溯本求源,了解从古到今的转变,按中医自身规律促进中医药发展。

继续阅读

望诊与脉诊谁胜谁败?

 

虽然《难经》对望诊与切诊的论述有所矛盾,假若我们再抽身出来,讨论这个问题,究竟是望诊重要,还是脉诊重要?这从《内经》的角度来理解,望诊多是观察疾病初起的变化,而脉诊多是观察疾病深入五脏的变化(但不是完全绝对)。

继续阅读

《难经》神圣工巧的「矛盾」

 

细味《难经》这段话,会发觉《难经》作者心底里面的矛盾,他其实还是认为脉诊相当重要的!

继续阅读

切诊为何最为次要?

 

望诊与闻诊,都是医生能够非常善用自己的视觉与听觉,所面对的都是一些非常客观的资料,相对来说,问诊和切诊就容易不客观了。

继续阅读

四诊的重要性与先后主次

 

上文讨论了四诊的顺序问题,那么四诊之中,有没有重要性的主次之分?看来也是有的。

继续阅读

谈「望闻问切」的顺序

 

很多时我们看中医的书,会讲「望诊为四诊之首」,又说「切诊为四诊之末」,这样说来比较四诊的重要性,似乎只是从「望闻问切」的四个字上面着手,有望文生义之嫌。

继续阅读

异地行医,寻找中医的故事

2011年11月6日。

 

距离菲律宾的义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在当地的生活,时常徘徊在脑海。就像好梦一场,远离烦嚣的城市,抛开一切束缚,真诚的为了病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寻找一种简单的理想。为了爱、为了梦,为了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人,我们又来到这个地方。

  继续阅读

菲律宾义诊之旅:疗效小结

2011年10月26日

 

今年在菲律宾义诊,前四周我们三位医师,一起看了大约三百多个病人。一如去年,除了使用针灸之外,我们还会开出中药处方,开方子有一个特色,就是坚持使用「经方」(即中医经典汉代《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还必须使用「原方」、抑或按照原方加减,同时按照原方剂量,按汉代一两约等于15g折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