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本科課程改革的建議

浸會大學作為香港中醫教育的先驅,在中醫發展上有著領導角色,再加上香港這優秀的地理、經濟、文化環境,我們具有充分的條件去發展中醫。如果能夠掌握好這些機會,了解中醫教育發展的情況,我校將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上中醫教育的先鋒。

繼續閱讀

中醫本科課程存在的十五大問題

引言

中醫藥要發展,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中醫教育的成與敗,關乎到中醫的存亡興衰。因此,發展中醫應該從高等教育中的本科課程入手,了解問題狀況,究其成因,採取有效的改進方法。

繼續閱讀

大學教育對中醫教育的影響

引言

中醫的高等教育發展了數十年,已培養出許多新一代的中醫,這跟中醫藥進入了現代大學教育體系有密切關係。可是,眾多名老中醫紛紛說中醫後繼乏人、乏術,甚至說「幾十年來,沒有培養出真正的中醫」。這實在值得我們反思和回顧中醫高等教育的問題,以提高中醫水準。「發展先要繼承」,是每一個學科的基本要求,而中醫藥有著悠久的歷史,等待著我們繼承和發揚。中醫要發展,關鍵在於教育,必須對中醫教育的問題溯本求源,了解從古到今的轉變,按中醫自身規律促進中醫藥發展。

繼續閱讀

望診與脈診誰勝誰敗?

 

雖然《難經》對望診與切診的論述有所矛盾,假若我們再抽身出來,討論這個問題,究竟是望診重要,還是脈診重要?這從《內經》的角度來理解,望診多是觀察疾病初起的變化,而脈診多是觀察疾病深入五臟的變化(但不是完全絕對)。

繼續閱讀

《難經》神聖工巧的「矛盾」

 

細味《難經》這段話,會發覺《難經》作者心底裡面的矛盾,他其實還是認為脈診相當重要的!

繼續閱讀

切診為何最為次要?

 

望診與聞診,都是醫生能夠非常善用自己的視覺與聽覺,所面對的都是一些非常客觀的資料,相對來說,問診和切診就容易不客觀了。

繼續閱讀

四診的重要性與先後主次

 

上文討論了四診的順序問題,那麼四診之中,有沒有重要性的主次之分?看來也是有的。

繼續閱讀

談「望聞問切」的順序

 

很多時我們看中醫的書,會講「望診為四診之首」,又說「切診為四診之末」,這樣說來比較四診的重要性,似乎只是從「望聞問切」的四個字上面著手,有望文生義之嫌。

繼續閱讀

異地行醫,尋找中醫的故事

2011年11月6日。

 

距離菲律賓的義診,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在當地的生活,時常徘徊在腦海。就像好夢一場,遠離煩囂的城市,拋開一切束縛,真誠的為了病人,沒有任何利益關係,尋找一種簡單的理想。為了愛、為了夢,為了幫助世界上有需要的人,我們又來到這個地方。

  繼續閱讀

菲律賓義診之旅:療效小結

2011年10月26日

 

今年在菲律賓義診,前四週我們三位醫師,一起看了大約三百多個病人。一如去年,除了使用針灸之外,我們還會開出中藥處方,開方子有一個特色,就是堅持使用「經方」(即中醫經典漢代《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的方劑),還必須使用「原方」、抑或按照原方加減,同時按照原方劑量,按漢代一兩約等於15g折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