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的重要性与先后主次

 

上文讨论了四诊的顺序问题,那么四诊之中,有没有重要性的主次之分?看来也是有的。

这问题在《内经》和《难经》都有讨论到,《难经》里的一句话最为人熟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人,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单就这一句话来理解,虽然也是一样「望闻问切」的顺序,但是这里再以「神圣工巧」来说明四者的重要性,认为望闻问切里面,望诊和闻诊是最高层次,问诊和切诊则次之。

望诊和闻诊以「神」和「圣」来表达,可知道这是细微的两种层次。假如一个中医能够单纯从「望」就能够知道病所,当然是超级厉害了,不用说,现在这种中医,恐怕甚难找到。望诊内容太多,有机会另文再说。

第二层次的「闻诊」,现在很多中医,要举例说闻诊的内容,都只能够说出几个例子,例如糖尿病人房间的烂苹果味道、肺壅病人的腥臭浊痰等,除此之外好像没别的了。当然这是把闻诊降低了非常多层次。《难经》里面说:「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就是闻是指听闻五音,继而知道病在何脏腑。就好像说一个病人来到,他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不管说话内容是甚么,我们一听到他的声音,就知道他是甚么脏腑的问题,这不是很高的层次吗?

第三层次是「问诊」,上面一段话写问诊是「工」,《说文解字》说「工,巧饰也」,《广韵》也说是「巧也」,那么看来「问与切」的「工与巧」,在《难经》来说是差不多同一层次的意思。而在《内经》里面,「工」是指「医生」,没有指具体的水准,或有时指粗工,就是最低层次的医生。换言之,工是指每一个普通医生,都应该具有的基本技巧。

问诊主要是病人告诉我们的,很容易被他主观的感觉所影响,比如有研究认为男性多倾向把自己的疼痛程度降低;有些病人常常把自己的病情放大,小毛病都说成大事情;又比如有女性病人的白带和月经都量多,可是她又以为自己是正常。这些都是表示,问诊很多时存在不可信的因素,假若一个医生只靠问诊来知病,他只能是一个普通水准的医生,跟着病人屁股走。

第四层次是「切诊」,不少人认为切诊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这里说切诊是「巧」,还要排在问诊后面,觉得这样不太对。我认为这段经文还是很正确的。假如一个医师,一看你就知道你的病情,而另外一个医师,说需要给你把脉才能够知道病情,那么你说哪一个人厉害?当然是前者了,望诊是「隔空」就知道你病在哪里啊!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