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无需「反疫苗」?——跳出框框的5个中医观点

【李宇铭博士撰文】

 

近日「反疫苗」的问题又再成为舆论热点,就连香港的主流媒体也作专题报道,可是当中还是用了「正反双方」的角度讨论疫苗问题,如此争执不下,各不相让。(参见香港TVB新闻透视节目:《疫苗打不打?》2018-02-17

 

6792819478_ce19ec1b85_z

(图:Flickr

 

很多事情都难以分对错,一个人头脑里面可以有不同思想,你可以支持反方又同时支持正方。关于疫苗的问题,我们无需要去反对它,而是看到问题后再超越它,看到当中的概念局限,跳出框框。

 

实在无需要「反疫苗」。就好像人们不看西医去看中医,当他们指出西医的一些问题,你就可以说他「反西医」吗?不是,西医也有许多好的地方,这其实是另一个选择,未必是优劣胜负好坏之分,而是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因此不希望变成二元对立。

 

以下主要站在中医的角度,提出五点宏观讨论,一起来超越疫苗的概念限制。

 

一、中医主张「种痘」?

 

讨论疫苗的时候,常常有人提起,疫苗概念是从中医来的!说中国的「种人痘」方法,启发了英国种牛痘的方式。还经常提到清代已经有四种种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例如:穿上天花患者穿过的衣服;将天花患者的痘浆液蘸到健康人的鼻孔中;将天花患者的痘痂干燥磨粉吹入健康人的鼻孔等等。甚至有文献指,早在唐代已经有「种人痘」的相关记载。

 

无可否认,中国古代是有这些记载和方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地方,面对疾病努力采取预防的方法。但是不可不提的,这些方法虽然可能启发了西医的疫苗,可是这跟疫苗的思想相差甚远。

 

最大的差异,传统中医上用这些「种痘」的方法预防疾病,是真的会让人「生病」的!它不是为完全为了预防「不生病」,而是真的希望让健康人早点患病,如果主动去生病接受挑战,我们就在可掌控的情况下接受治疗。

 

传统的方法,不会百分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不会如现代的疫苗强调自己是安全的。其实如果我们愿意接受,疫苗可能会有不安全之处,让接种者自行考虑风险,那么疫苗的问题就自然不存在。

 

在传统中医的接种方式,如果接种者在接种后生病了,那就是一种直接判断「疗效」的方法,可以得知能预防发病的机会较大。这与现代疫苗注射之后的情况不同,注射疫苗之后一般难以个别得知效果。

 

因此,传统种痘的方式,所采取的态度是:小病是福,小病是锻炼,主动令身体产生疾病,而非如疫苗的态度,努力避免生病。

 

再者,传统中国的「种痘」方法,采取的方法是较为安全的,从身体外部让人染病;现代的疫苗,则是直接将病原透过注射进入体内,这就有一定的风险,就好像口服药比注射药较为安全,即是同样道理。

 

二、中医预防疾病的态度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疾病发生,可是注射疫苗亦非灵丹妙药,西医上亦会明白,并非注射了疫苗就可以一劳永逸、掉以轻心,仍需从生活上注意健康。

 

中医角度看疾病的发生,总是三类原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亦即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总是与环境因素、情志,以及其他原因如饮食、劳倦、外伤等因素有关。在中医上看,一种病发生了,就算它是严重的疾病,我们总要找它发生的原因,而非不管如何,直接压抑了该疾病就算成功。

 

一般疫苗的研究报告,会从宏观的流行病学调查去看,某个地区发生了某种病,然后使用疫苗之后,该病的发病率就大大下降,相对于其他没有注射疫苗的人群发病率降低。当然这些研究报告,也能说明了疫苗「有效」,我们也无需否定,只是这种有效是要「打括号」的,因为这种研究的视野是只看到两方面的关系,一种病没有发生,总得跟各种因素有关,尤其是在中医的角度看,可以跟社会、风俗、文化、气候、水土、饮食、生活作息、情绪、思想……甚至仔细一点说,可以跟某地方的历史,政府政策,人民的集体情绪、集体潜意识都有关系!如果疫苗的研究,可以多从这些整体方向进发,那样可以令人更信赖。

 

如果我们只是去观察一种病被疫苗「消灭」了,那样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注意跳出这种疫苗的框框,掌握全面的健康思想。

 

三、疫苗有甚么问题?

 

西医认为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尤其是一些严重的疾病。疫苗的最关键问题,在于疫苗的机理。疫苗一般是采用灭活、减毒活或者死了的细菌病毒,诱发身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疾病。

 

这种想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也肯定会有有效的时候,可是也可能会带来问题。这个疫苗的「活性」(毒性),怎样可以刚刚好确保有效?如果活性太轻,那就没有效果,预防不了疾病;如果活性太强,那就直接导致人得了该病!这中间如何调配,达到「刚刚好」,这就最令人头疼了。

 

尤其是面对不同人种、不同的体质,难以确保一种疫苗能够适合所有人。一群人之中,总有人身体比较弱、或者有特殊体质,假设一个疫苗在100万人之中,只会让一个人得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因为99.9999万人的健康,而牺牲了一个人的利益?这是一个争议不休的医疗道德的问题。

 

当疫苗用于整个人群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没有起效就反而还好,如果反而出现了激烈反应,那就后悔莫及。就好像同样吃某些食物,就是某些人吃了会敏感受不了一样,疫苗是一种药物,当然敏感的机会比食物会更高。

 

疫苗强调的是整体社群的保护,而中医强调的是个体化的差异。这也好像是西药副作用的问题,一种药物只是针对一种病的时候,它对身体其他部分可能造成伤害;当疫苗的效果,是需要整个社会大部分人一起使用才能起效,可是整个群体之中不同人有不同的体质状况,当疫苗只是针对某种病,它对于群体一些部分就可能造成伤害。

 

四、疫苗真的有效?

 

疫苗是透过某种病「没有发生」去说明自己有效,比如说:你学习了一个防火知识课程之后,那么你家里就没有发生火灾,我们可以说明这就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吗?又或者说你吃了某种营养补充剂,于是你就没有缺乏该种营养吗?虽然这可能有关,但是也很难排除其他各种因素。

 

疫苗的研究正是处于这种尴尬局面,它与其他药物不同,药物的研究可以清晰说明「疗效」,以病情有没有治愈作为清晰的判断标准,可是疫苗针对的是病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那么用了疫苗是否就能达致防病效果?

 

疫苗的效果,往往是透过流行病学调查去说明,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虽然客观,却可以有不同的主观解读。例如世界上骨质疏松发病最多的国家,正是最多人喝牛奶的地方,那么你会解读成:是因为多喝牛奶导致了骨质疏松,还是因为那些国家的人多患骨质疏松,所以才多喝牛奶?

 

疫苗的研究也是一样,看到某些地方在注射疫苗之后,某病减少了,也未必可以说明这就是疫苗的效果,这可以因为其他原因,过往不支持疫苗的研究,通常指出某种流行病减少,往往是随着战争过去、卫生改善、教育进步等诸种因素改变,使该病自然减少,而未必是因为疫苗的效果。

 

如果从中医的眼光看待疾病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也必须要考虑「多因素相关性」问题,而非「单因素必然性」地看两件事情的关系。这种整体医学的思想,也是当今西医逐步提升的转向。

 

五、疫苗问题突显中西医的差异

 

中医和西医的思考角度差异甚大。西医看疫苗,认为这些疾病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外来原因引起的,是一种「外因决定论」,是一种「对抗疗法」的思想,认为是敌人要消灭它。

 

中医的角度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认为人发病的成因,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而以内因为主导的」。这就像「物先腐然后虫生」的道理,好像一个人如果死了几天,他身体就会腐烂然后长虫,那么为甚么一个健康人不会生虫?如果在西医的角度来看,好像是「虫」伤害了人体,而从中医的角度看,那就是现因为人体变弱了,「虫」才会生出来。

 

在中医第一经典《黄帝内经》中说: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这亦是《黄帝内经》多次强调的观点: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果自己没有正气虚弱,邪气就不会进入人体,人就不会生病。疫苗的问题,重点未必在于疫苗自身,而是在于疫苗背后的理论,它对疾病认识观念的局限,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框框,明白如何全面地预防疾病,是提升人类健康的更好方式。

 

 

 

结语:为甚么要注射疫苗?

 

支持注射疫苗,很大程度来自对疾病的恐惧,尤其是对严重疾病的恐惧。可是这些恐惧,亦正是西医上对于某些疾病束手无策的恐惧,于是他们希望透过某些手段去预防疾病出现。本身这动机是好的,可是我们也要记得,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的传统医疗方式,对人类健康有莫大贡献,例如传统中医强调的各种「治未病」预防方法,值得我们提倡推崇。

 

 

 

注意:文末再次强调,本文目的并非旨在「反疫苗」、否定疫苗的作用,而是提供传统中医学对于「预防疾病」的整全看法,跳出框框思考。感谢疫苗的存在,令我们更加明白怎样整全地预防疾病。

 


 

延伸讨论

网上公开这篇文章之后,收到许多回响,希望继续讨论相关问题,我也再略谈一二:

 

疫苗究竟打不打?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当然你还会觉得,究竟要不要打疫苗?我想这问题是难回答的,要看你对医学以及防病方式的理解,也要看是哪种疫苗。我的基本看法,如果你是一个不太懂医学的人,你对疾病发生有恐惧,而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健康生活,而你又不介意注射疫苗或许会出现副作用,那样打疫苗是适合你的。如果你是懂得健康生活的人,知道如何全面预防疾病,不担心自己会生病,那么看来你不太需要疫苗。

疫苗是一种治标的方式,它不是全面健康的良药。尤其是针对第三世界地区,那边的人可能生活环境穷困、战乱、饥荒,出现了传染病,你很难在那时叫他们如何改变自己,活得更健康,治标的方式或许是相对可行的。只是在现在大城市之中,许多人的意识提升,知道自己如何健康生活,这时疫苗就未必是他的首选。

 

不打疫苗影响群体?

注射疫苗需要有效的一种基本理论认为,疫苗的作用是要整个社会群体一起注射才会起上作用。如果有人没有注射疫苗,那么他们可能会生病,继而影响其他人。因此应该是要人人也注射疫苗,不应该有逃兵。

这种想法,将疫苗的预防作用,从个人层面提升到整体层面,这种想法虽然本身也是好的,但也掉进另一种困境之中。例如一个社会,有人支持某种政治主张,那么他认为人人都应该有这种主张,这个世界才会统一和好。当然所有推动政治的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希望人人认同自己,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如果我不认同你的政治思想,我是否要逼迫接受?如此则属于强权霸道,高压管治。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允许不同的政治主张,允许大家有不同观念,和而不同。

同样道理,西医上如果要求所有人都要注射疫苗,才能获得整体健康,这也是一种单一的想法。在多元的社会之中,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健康生活方式,接纳不同的医学思想,而非只有一种医学最好。

如果有人没有注射疫苗,他生病了之后「传染」了给他人,这种想法就是上文说的「外因决定论」;如果以中医学正气为本的观点来看,如果人体健康,根本不会被染病。这两种医学态度,一种经常将责任交给别人,一种将责任交给自己,两者截然不同。「别人没有注射疫苗,我就因而染病」,这种想法总是希望去改变别人,也实在太累人了,与其要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写于2017年6月25日)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