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撰文】
每逢参加婚礼,见到新人感动流泪的场面,就让我想起了一种称为「离苦感」的错觉,很多人误将此当成快乐、幸福。
离苦未必真得乐
就好像结婚那样,在婚礼上宣布正式结为夫妻,这一刻,情侣的感情会突然增加了吗?不会,感情是长久来建立出来的,不会因为证婚人一句话而影响。婚礼上每每见到新人流出感动的热泪,这泪水,往往不是因为浪漫,而是离开痛苦的释怀。
要知道,当今举行婚礼并不容易,筹备最少大半年、花费几十万,过程中的辛劳,真是有苦自己知。当到了婚礼的这一刻,就代表辛劳过去了,终能渡蜜月休息了!婚礼当日正是最艰难痛苦的一天,亦是「离开痛苦」的转捩点,熬过咬紧牙关的艰难日子,始能享受到放松的愉快。
「离苦感」相当普遍
很多人以为「离苦」就自然会「得乐」。虽然某程度来说,离苦之后恢复平静,也算是一种快乐,可是这与许多人心中的快乐,还是差距甚远。
比如经过考试,交卷后的轻松感觉,很多人以为这是「开心」,实际上这也是「离苦感」。考试结束只是代表辛劳过去,试后往往感到「空虚」,正因这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却仍未有新的得着。试后只是离开了之前的痛苦,还未进入「得乐」的境界。
就好像看「拯救地球」的荷里活英雄片,每在地球有危难、残破不堪之际,英雄出手相救防止人类灭亡,坏人被击败的那一刻,观众所得的感动,其实也只是离苦感而已。故此看完了这类电影,往往让人感到空虚,若有所得但又说不清楚。
离苦感相当普遍,往往出现在压力过后,比如工作相当繁忙,过后想要庆祝一番,其实也是告别痛苦而已。
被美化的离苦感
离苦感并非一些值得骄傲的事情,却往往被那种似幻似真的快感所迷惑,以为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就好像许多大学生「上庄」(参与学生组织当干事),策划一些年度重头活动,比如要出版一本刊物、搞一个大型活动,就算结果不怎么理想,可是因为一班人曾经付出过,就会给千万种理由去做「美化工程」,认为——
「结果并不重要,最紧要享受过程」;
「我们一起付出了努力,有共同的美好回忆」;
「现在未必明白其意义,日后你就会明白了」。
到后来,纵使这种活动意义不大,亦会鼓励后辈坚守前路,形成了一种「长辈文化」——「纵使事实并非如此,当人人都说这有价值,你自然会觉得有意义。」(一个谎话说了十次就成真话。)
不是这样吗?就像搞婚礼,就算没有隆重仪式,简简单单对二人的爱情也是一样的,可是当人人结婚都经历了这种辛劳,被离苦感所感动,于是就继续渲染,鼓励后来的人也要隆重其事。更有人会说一些似是而非之论,认为「经过隆重婚礼的辛劳才能够锻炼爱情」,没错这的确是一种锻炼,但却非最佳途径,是否要破坏了地球才懂得保护环境?是否必须经过了考试才能够证明你学到了知识?
人生很多时都是这样,努力追寻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苦短,看透「离苦感」的假象,才能追求真正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