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许多人容易得热气的病证,例如怕热、汗多、痤疮、口疮、咽痛、牙肉肿、口咽干、心烦、失眠、胃胀、易饥、便秘、小便黄、皮肤红疹等等,许多病情均与热气有关,但是热气的原因,却可以因为受寒所导致!
(图:《信报》网页)
一般人认为热气是因为吃了热气的食物,例如煎炸油腻、肉类、辛辣等食物,的确这也是热气的基本成因,但是热气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在中医经典的理论认为,无论是受到了寒气、湿气、风气等,均有可能转化为热气。这是中医上的实热与虚热理论,以下简单介绍。
热气本是人体正气
首先说实热,又称为实火。实热怎样来?实热是指身体本身正气充实、正邪交争激烈而产生的热气,正气希望祛除邪气,例如受到寒气之后,人体用正气去驱赶邪气,因此将寒气转化为热气,然后再带走离开身体,例如从出汗、大小便等途径离开。
为什么寒气可以化成热气?这是因为正气之中有不同种类,其中一类正气叫作「营气」与「卫气」,是从食物转化而来的,卫气是负责守卫之气,能够帮助人体温暖、发挥脏腑的功能,以及抵抗邪气等作用,卫气的性质是温热的、流通快速的,因此从生理上而言,卫气充足则人体有足够体温、不怕冷。如果卫气虚弱的话,人体则容易受到寒气侵袭,导致怕冷、手脚冷,甚至寒气入内进入五脏六腑,产生各种病证。
各种毒素也可化热
当寒气进入体内,人体的卫气就会去与之抗争,如果卫气比寒气更多,那就可以将寒气转化为热气了。转化为热气,是驱除邪气的重要过程,因为寒气湿气都会内收阻塞经络,但是热气的特性则是向外流通的,所以转化了成为热气,目的就是希望排走这些邪气毒素。只是如果体内热气过多,同时如果津液水气不足够的话,就会变成干烧了!形成各种热气的病证不适。实际上不只是寒气,即使是湿气、风气,也可以转化为热气,这就是为何热气这么常见!
身体虚弱也有热气
以上是实热的成因,而虚热、虚火也十分常见,虚热的原因截然不同,并非因为卫气充足去抵抗邪气,相反是人体的正气有部分虚弱了,导致寒气湿气等邪气进入人体,然后因为卫气流通性质最为快速,因此卫气最快流通到该部分去填补其空虚,但是人体其他正气如营气、水气流通过去相对不足,导致阴阳失衡,于是体内热气过盛。
虚热实热两者有时候难以辨别,亦可以同时相兼出现。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两种热气的成因,也常见因为寒气湿气在体内导致,因此要治疗热气,并非一味清热!如果清热太过反而导致体内寒气湿气加重,是故病情反复难愈。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