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疫情逼在眉切,全民严阵以待,中医怎么看疫症?从中医的角度,疫症的流行因「非时之气」,与整个气候环境失常有关,例如天气过冷、过热、过湿,或者季节该冷不冷、该热不热等,现在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暖化也有密切关系。
(图:《信报》网页)
正气虚弱致病
进深一步看,凡是生病跟「正邪」两方面有关,正气与邪气,生病是内外因互相作用之下,而以内因为主导的结果,因为人体正气虚弱,邪气才会容易内侵。疫症亦然,疫症出现反映某地区的人民普遍身体虚弱,在古时多在战乱、饥荒、天灾之后,才会出现疫症,乃因这些灾害导致人民虚弱而容易患病。
或问,现在没有这些天灾人祸,为什么会体虚?香港是全球工作时数最高的地区之一,楼价负担也是冠绝全球,人民生活负担极重,少休息、运动不足,这些都是容易患病的基础条件,即使在中国内地,大城市亦有类似的生活压力问题。疫症出现是为了提醒人们,要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过符合自然的生活。
染病不一定生病
中医看待疫症特别着重「正气」,单纯看外在因素,容易造成恐慌。不少人觉得,感染了病毒,就会病重甚至死亡,那样未免太悲观了。以2003年沙士为例,当时香港感染沙士入院有1756人,299人死亡,可是2004年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的一项研究发现,发现03年部分捐血者的血液含有沙士抗体,以此数字推算沙士爆发期间,有近三万市民感染沙士病毒,却没有发病,这数字比官方公布的沙士患者超出25倍!
这项研究的解读,悲观的人会觉得:「竟然这么多人感染了病毒而不知道!多恐怖,这么多人是隐形患者到处传播病毒……」乐观的人则会这样想:「原来感染病毒并不了怕,25个人感染病毒只有1个人会发病,100人感染才大约有1个人死亡,而且大部分香港人都没有感染。」
邪不能胜正
悲观者总是觉得自己就是那「幸运儿」,其实是过于忧虑了,用中医的观念看,正气就是防疫的最强工具,就算染病也不一定会发病,发病也不一定病重,病重也不一定会死亡。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中有一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身是指怎样面对疫症患者,古代没有口罩、手套等的防护工具,医者怎么预防?原书之中提到,要注意呼吸,透过冥想方法,可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当中的原理类似于现在提倡的正念静观Mindfulness方法,就是帮助人专注,从而减少头脑的恐惧、思虑,人体的正气就会充足和流畅,因此不容易染病。
要预防疫症感染,保持内心平静、心情舒畅,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悲观恐惧则容易染病。全面活出健康生活,提升正气是最佳防疫方法。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大医道」——大众的医学院开业】
很高兴告诉您,李宇铭博士新开设了疗愈学校名叫「大医道」,于2019年6月正式开业,地点位于太子,交通十分方便,主力策划「望神疗愈师」系列课程,欢迎推荐你身边喜欢中医的朋友一起来学习!
【大医养生系列 — 运气调神之道[第四届・实践练习篇]气血流畅百病自消 | 李宇铭博士讲授】
课程资料
2020年3月2、9、16(周一)、20日(周五)- 共4堂课、12小时
时间:晚上07:30 – 10:30(10:00-10:30为课后讨论,自由参加)
地点:太子 – 大医道(太子地铁站E出口步行1分钟)
对象:
- 适合任何人士参与,尤其希望拥有整全健康,渴望认识自己的人士;
- 适合容易生病、亚健康人士,学习功法以强身健体,预防生病。
课程详情:http://leeyuming.com/qiflowcourse202003/
报名:https://forms.gle/dmM5AyahuqFkGNjB9
【李大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