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疫情逼在眉切,全民嚴陣以待,中醫怎麼看疫症?從中醫的角度,疫症的流行因「非時之氣」,與整個氣候環境失常有關,例如天氣過冷、過熱、過濕,或者季節該冷不冷、該熱不熱等,現在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也有密切關係。
(圖:《信報》網頁)
正氣虛弱致病
進深一步看,凡是生病跟「正邪」兩方面有關,正氣與邪氣,生病是內外因互相作用之下,而以內因為主導的結果,因為人體正氣虛弱,邪氣才會容易內侵。疫症亦然,疫症出現反映某地區的人民普遍身體虛弱,在古時多在戰亂、饑荒、天災之後,才會出現疫症,乃因這些災害導致人民虛弱而容易患病。
或問,現在沒有這些天災人禍,為什麼會體虛?香港是全球工作時數最高的地區之一,樓價負擔也是冠絕全球,人民生活負擔極重,少休息、運動不足,這些都是容易患病的基礎條件,即使在中國內地,大城市亦有類似的生活壓力問題。疫症出現是為了提醒人們,要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過符合自然的生活。
染病不一定生病
中醫看待疫症特別著重「正氣」,單純看外在因素,容易造成恐慌。不少人覺得,感染了病毒,就會病重甚至死亡,那樣未免太悲觀了。以2003年沙士為例,當時香港感染沙士入院有1756人,299人死亡,可是2004年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的一項研究發現,發現03年部分捐血者的血液含有沙士抗體,以此數字推算沙士爆發期間,有近三萬市民感染沙士病毒,卻沒有發病,這數字比官方公佈的沙士患者超出25倍!
這項研究的解讀,悲觀的人會覺得:「竟然這麼多人感染了病毒而不知道!多恐怖,這麼多人是隱形患者到處傳播病毒……」樂觀的人則會這樣想:「原來感染病毒並不了怕,25個人感染病毒只有1個人會發病,100人感染才大約有1個人死亡,而且大部分香港人都沒有感染。」
邪不能勝正
悲觀者總是覺得自己就是那「幸運兒」,其實是過於憂慮了,用中醫的觀念看,正氣就是防疫的最強工具,就算染病也不一定會發病,發病也不一定病重,病重也不一定會死亡。
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之中有一句名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本身是指怎樣面對疫症患者,古代沒有口罩、手套等的防護工具,醫者怎麼預防?原書之中提到,要注意呼吸,透過冥想方法,可保護自己免受感染。當中的原理類似於現在提倡的正念靜觀Mindfulness方法,就是幫助人專注,從而減少頭腦的恐懼、思慮,人體的正氣就會充足和流暢,因此不容易染病。
要預防疫症感染,保持內心平靜、心情舒暢,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悲觀恐懼則容易染病。全面活出健康生活,提升正氣是最佳防疫方法。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大醫道」——大眾的醫學院開業】
很高興告訴您,李宇銘博士新開設了療癒學校名叫「大醫道」,於2019年6月正式開業,地點位於太子,交通十分方便,主力策劃「望神療癒師」系列課程,歡迎推薦你身邊喜歡中醫的朋友一起來學習!
【大醫養生系列 — 運氣調神之道[第四屆・實踐練習篇]氣血流暢百病自消 | 李宇銘博士講授】
課程資料
2020年3月2、9、16(週一)、20日(週五)- 共4堂課、12小時
時間:晚上07:30 – 10:30(10:00-10:30為課後討論,自由參加)
地點:太子 – 大醫道(太子地鐵站E出口步行1分鐘)
對象:
- 適合任何人士參與,尤其希望擁有整全健康,渴望認識自己的人士;
- 適合容易生病、亞健康人士,學習功法以強身健體,預防生病。
課程詳情:http://leeyuming.com/qiflowcourse202003/
報名:https://forms.gle/dmM5AyahuqFkGNjB9
【李大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