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行李时想起了「分型论治」

 

有次去杭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出发前收拾行李时,友人发来一个「旅行物品清单」,提醒以免遗漏。想起来小时候去露营宿营,之前都总得要打印一张物资清单,「照单抓药」般收拾东西,后来去旅行次数多了,基本上不用再看这些清单,都懂得要带什么了。

 

去旅行要带什么东西?对于没有去过旅行的人来说,当然需要一张清单帮助,但假如去过好几次旅行了,就不用看着单子都懂得「抓药」了。一方面是因为记住了,更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已经明白有什么东西是必须要带的,为甚么要带这些东西?什么时候用的?东西该放在甚么地方?甚么东西可以在当地买?……就是说,明白了「旅行物品清单」是为甚么这样设计的。

 

这一件小事,让我联想到中医看病的「分型论治」。分型论治就是现在中医教材所教导的看病方法,例如感冒分四个类型:风热、风寒、暑湿、虚人外感等,每一种病都分几个类型。中医界常常疚病分型论治有太多问题,把中医简单化、经验化,难道中医看感冒就这么简单嘛?

 

我觉得,也不用批评他们太多,确实这些教材都是老中医用他们的体会而写成,问题有时候不在于「教材」,而在于「如何理解教材」。

 

就好像有些人去旅行之前,完全相信「清单」上所列的东西,结果却带漏或带多了东西。一张清单是否能够适合每一个人?适合每一个地方?适合每一个时间?这当然不行了,要视乎具体情况嘛,这个清单一直以来都只是「参考」而已,不是「标准」。更何况,这个世界有千千万万种旅行的物品清单呢!

 

要明白为何老中医会写出这种「分型论治」的教材。这就好像一个人去旅行去多了,变成一个「旅游专家」之后,你问他去旅行要带甚么东西?他就会跟你分析,有多少种类的东西要带。假如我们不理解为何要分这几个种类,以后去旅行都是看着单子来执药,这就永远都无法成为一个「旅游专家」了。实际上,当我们去旅行多了,明白到旅行的需要,就懂得自己设计这个清单,以后就不需要别人给你做的分类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