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中医,总是喜欢问:「我究竟是寒底还是热底?」这种问题,在《黄帝内经》之中,竟然也有类似的记载!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
黄帝也像一般人的想法,听说人体有两大类体质,一种叫「阴人」、一种叫「阳人」,黄帝想知道这两种人如何区分,可是少师给他一个负面的答案,指出人的体质并非只有阴和阳两种,而是最少可分成五类,而该篇文中,更指出每一类又可再分为五类,亦即是有二十五类人!
换句话说,试图以「寒热」给人的体质作为区分,这就太简单了!人体状况十分多变,故此《内经》又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是一种分类方式,可以无限的往下细分,不胜枚举,但是我们最紧要抓住要领,只要知道「最健康」的一类体质,那就能够朝着正确方向去养生。《内经》把最健康的体质称为「阴阳和平之人」,说: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
这种最佳健康的人,他的生活安静简朴,内心没有恐惧,并不追求名利等欲望来让自己欢喜,待人处事柔顺泰然,与世无争,又能顺应时势,位虽尊崇却谦卑待人,是最佳的统治者。这种人为何有最佳健康?是由于他身体的血脉调畅,阴阳之气能够和平协调,故能保持最佳状态。《内经》还形容这种人的面貌: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暶暶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
这句话用了许多古代的形容词:雍容自得、举止大方、性格和顺、态度严肃、品行端正、和蔼友善、和颜悦色、光明磊落、目光慈祥、举止有度、条理分明…… 都是一些最好的赞美话,人们都称他为「君子」。
我们一起想想看,《内经》对最健康人的形容,竟然连一句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没有!却是花了大量笔墨在性格和修为上,认为身心与人伦关系是互为影响的。其实,在中医来看,要获得最佳健康,并非透过如何调养身体,而是要从小「修身养性」,从道德教育开始。故此中国文化十分着重人的修养,想要获得最好的健康?也就必须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