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为何中医要知道你住哪里?

31

 

有些人给中医看病的时候,会被问及「平常喜欢吃甚么?」「你住在哪儿?」问这些事情究竟有甚么用?为何中医需要「查家宅?」竟然这问题在《黄帝内经》

中也有提及!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文中说,医生看病必须要询问患者的饮食状况与居住地方。假如患者是「暴乐」或者「暴苦」,抑或「先乐后苦」,这两种情况都会耗损身体的精气,影响健康。这些乐与苦,跟饮食与居处有何关系?当然密关系了!人生的快乐与痛苦,很多时被环境转变牵着走,除非是圣人才能处变不惊,时刻保持心平气和。

因饮食或居处苦乐所生的疾病,也是在临床上常见的,例如到落后的地方旅行,因为饮食口味转变,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容易生苦、继而生病;到富裕的国家旅行,连续一周都吃好住好,当回来正常生活的时候,这就感觉「暴乐暴苦」了;小孩子在舒适的家中生活,突然要到农村家乡去,这可以是一种「先乐后苦」。由于这些情绪的变化,影响身体气血,最后导致身体受损,看看《内经》怎么解释: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这里说暴怒会伤害人的阴血,这是由于怒气是往上行的力量,上行太过导致人体的阴血不能下行收藏;暴喜会伤害人体阳气,喜也是一种上行的力量,使气血通畅、和缓,但是上行太过也有问题,暴喜加上暴怒,一起使气血向上、向外走,导致脉象摸上去好像很壮实、充满,但是身体里外都是虚弱,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病情,如果医生不懂诊断,就无法作出治疗,患者身体日益亏虚,自然容易虚脱生病了。

所以,了解病人生活上的状况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饮食与居处也是举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情绪苦乐改变,也是会伤害身体的,简单如失去了心爱的物件,严重如突然失去了至亲,这都是苦的原因。

其实,「苦」与「乐」总是相对而言的,别人觉得苦的事情你未必会觉得苦,例如在山区生活的人普遍十分快乐,但是城市人到山区去则不觉得好受。因此,习惯将苦的事转化成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换位思考」,才是让我们获得长久快乐的方法,也是身体得到健康的捷径。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