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减少思虑的一种「逛街」练习,即是走路的时候只专注在各种感官上,帮助自己头脑甚么都不要想,从而减少思虑,这一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活在当下」的练习。
活在当下,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生活在现在,而不是在过去、在未来。可是我们现在的人都习惯了「一心二用」,一边逛街、一边想其他的事情才有「效率」,这在中医来看,假如这种一心多用的思考是主动的要解决某些问题,那还算正常,但是假若这种思考是被动的、无法控制的,心里不由自主的跳出杂念,那就是思虑过度了。
其实,不单是逛街的时候可以做这种练习,应该把这种态度贯穿在整天每一个环节。有云:「生活处处皆是禅」,做饭是禅、打扫是禅、耕作是禅,也是同一道理,例如在我们洗澡的时候,就专心一致的洗澡吧,不要想甚么过去未来的事情;一边吃法就专心吃饭,不要看电视、不要聊天;一边睡觉就睡觉,睡觉前不要回顾整天发生的事、不要筹算明天要干什么。如此种种,若能让自己整天都处于当下,时刻察觉自己内心,思虑自然不会萌起。
减少思虑最的首要条件是「自觉」。这就好像家中有孩子十分顽皮,不自觉做功课,常常嚷着要玩耍,作为父母的,怎样可以让孩子乖乖的停下来?我们脑袋中的杂念,就好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失控的跳出来捣乱,要怎样才能够让它停下来呢?那就需要好好教养,让孩子懂得自觉。
要整天观察著孩子,这不容易啊!同样,要整天观察我们的念头,这也是非常难的事。但是,当孩子学乖了,不会胡乱捣乱了,父母就不需要整天监督;同样地,当念头平伏了,杂念不会随时生起,那就不需要整天都保持警觉。
听了这些减少思虑的建议,是否会觉得,一个人要「一无挂虑」,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现代社会里面,哪有人能够甚么杂念都没有?是的,这确实是难事,但亦同样地,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生病啊!假如不去锻炼自己,又如何可以奢望获得健康?
《黄帝内经》认为长命百岁的人,第一条件就是要做到「恬淡虚无」,具体来说,长寿者在生活上要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显然,「内无思想之患」就是活在当下、一无挂虑,是对于健康的最高要求,活过百岁则是真心追求健康的人才能获得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