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亦称为「惊慌」,是相对于「思」的一种情志,在《黄帝内经》说:「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假如一个人突然受惊,往往会有心慌心悸、精神恍惚、紧张出汗,头脑混乱的感觉,这在中医来看,就是因为惊使心神不安,干扰气血所致。
惊与恐十分相近,所以有「惊恐」这一个词语,都是指「害怕」,两者的区别,一方面惊慌是较为轻度的恐惧;另一方面,恐让人感觉收敛、下沉,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会周身乏力、怕冷软弱,可是惊则没那种阴沉的感觉,惊会引动人的气血,特点是一个字:乱,胡思乱想,精神错乱,而恐惧的人通常害怕得甚么都想不了。
适度的惊可以说是警惕,是对人有益处的。例如说约了一个朋友,怕他会迟到,不如早点打电话提醒他吧,这一种惊是非常轻度的,是对事情走向负面的预防提醒,这种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做好准备,让事情做得更好。
但是,假若惊走向了极端,例如每一次约见朋友之前,你都给他打十多次电话,又或者每一位朋友你都会这么担心,那完全不是对方的问题,而只是自己本身信心不足,容易受惊了。
在现代的社会里面,不少人都有「易惊」的性格,就是惊弓之鸟,警惕心过强,俗语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有些人就是把这种思想用到极处了,身边连一个可信朋友都没有,不敢敞开自己内心。说穿了,惊就是「信任不足」,对身边的人、事物、外在环境都不能信赖,那样就容易害怕发生甚么不好的事。由于我们见到这个世界太多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天灾、人祸、黑心食品、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奸淫掳掠,人心莫测……数不尽的问题,假如我们内心只是聚焦在这些负面事情之中,教人如何不惊?
如何解决这种易惊的性格?这其实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内心平静与否。这就好像辨认「伪钞」的道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钞票层出不穷,假若我们知道这么多造假的方式,不禁让我们心寒,似乎没法逃过伪钞的骗局?但是,辨认伪钞其实很简单,我们不需要每一张假钞票都辨认清楚,只要知道一张真钞票是怎样的就够了!同样道理,要让自己不易惊,不要将专注力放在负面的事情上,只要知道正确的事怎样做,凡事看到正面之处,那就能够让自己有信心,面对风浪也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