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月经不调?

【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女士月经期间有各种不适,中医上怎么看?可以从虚、寒、瘀、热,四个部分去简要解说,各种不适的成因。

(图:《信报》网页

虚寒瘀热四大成因

首先是「虚」,是指气血虚弱,尤其是肝肾的气血不足,邪气(如寒气湿气)入侵下腹部,导致各种妇科疾病。在症状上,月经量偏少,月经期间容易头晕、乏力等,也是因虚所致。

第二是「寒」,寒气进入下腹,导致气血不通,因此出现痛经、下腹胀痛,也可导致月经延迟来潮,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偏暗,月经时出现怕冷、手脚冷、腹泻、以及一身的各种痛证,例如乳房胀痛、腰酸痛、头痛,肌肉拘紧等不适。

第三是「瘀」,当寒气进入血脉之中,因为寒性凝滞,导致血行不畅产生瘀血。瘀血的病情,直接的现象会在月经期间见血块排出,但如果瘀血堵塞比较重,可以堵塞在体内而没呈现血块,痛经亦可以是瘀血的症状。此外,经血颜色偏于暗黑、粘稠,嘴唇干燥,脸色晦暗有色斑也是体内有瘀血的特点。

第四是「热」,有虚热实热的区分,实热是气血比较充足,将体内寒气湿气转化而来;虚热则是因为血气比较不足,体内自生之热。无论是那种热,也会导致月经提早来潮,月经量多,月经颜色鲜红,月经期特别出现怕热、烦躁、失眠、手脚心热、便秘、口咽干等不适。

没痛经反而是虚?

有些女士月经的不适,是又怕冷又怕热,又有痛症又有失眠,那是寒还是热?那就是寒热并见!在中医上,寒热并非截然相反的,可以是同时出现的病情。以上四种成因,实际上往往相兼出现,是一种组合,主要看哪种比较多。

例如常见是「虚+寒+瘀」,如果寒气比较重就会出现痛经,可是如果虚比较多的时候,就反而不一定疼痛了!这就好像堵塞了的水管,如果没甚么水通过,那就不一定知道里面有堵塞,除非水一下子多了才会突显问题,人体也是一样,身体太虚弱的时候,里面有寒气、瘀血堵塞,不一定感觉得到。所以许多女士在年轻时有痛经,但是在年老体虚或者产后就不痛了,往往不是因为身体健康,而是因为气血虚弱了,所以才没感觉。

又如「虚+寒+热」,身体就会又怕冷又怕热,月经的周期可能有时候提早、有时候延迟,视乎该月身体的寒热状态偏向,月经有时候便秘、有时候腹泻,两边摇摆。

还有月经前、后出现症状的区别,如果月经前出现症状,例如月经前见头痛,往往相对较为健康,是因为月经前是一月中气血最充足之时,这时候则突显了体内的堵塞;如果月经来潮后或月经期间头痛,则反映身体较为虚弱,出血后容易受寒生病。

载于2020年11月9日《信报》 

作者为注册中医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