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铭博士「望而知之谓之神」讲座(Youtube video)

2016年6月6日晚上,李宇铭博士于台中中国医药大学,主讲了「望而知之谓之神——《灵枢》明堂诊法的原理与示范」讲座,与两百多名中医学生与医师共聚一堂,展开了精彩的学术交流!

DSC09759

 

感谢学士后中医学系系学会、中医学系会同学的努力,将讲座拍摄录影,可供各位中医同道分享,交流学习。收看讲座录像请点击:【李宇铭博士望而知之讲座】(普通话)


此外,2017年4月 20日晚上于香港浸会大学以广东话主讲同一题目,讲座录影与大家分享:

【讲座介绍】

讲题:「望而知之为之神——《灵枢》明堂诊法的原理与示范」

《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为四诊之首,其中透过观察面部气色以断证之望面诊法,在现代中医几近失传。其实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之《五色》篇中,已经有面部与五脏六腑、头面肢节对应部位的明确记载,后世称之为「明堂诊法」或「五色微诊」。本次讲座,李博士将介绍他多年研究学习此法之心得,讲解望面诊法之基本理论,并且即场示范望面知病的看病方式。


【台湾讲座后同学感言】

老师您好~我最近几次有去听您的演讲,没能亲口跟您说,真的非常谢谢您带给我们这么棒的讲座!
您的专注、热情、诚恳让我深受感动,而对中医的热忱也让我更喜欢中医~
希望能在困顿或迷惘时,回想起这次内心的悸动。

—-

我想,各种诊法仍不离其宗,锻炼的过程和目标,去感受明了心性,发现最根本处
「其实没有事情困住你,是你自己困住自己」
如此真诚的医者,真的是一场好演讲~
想啊想啊想,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呢?

—-

听完老师今天的演讲收获满满,想起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觉得老师是一位很真诚、很替病人着想的医者,身为学生应当向老师多请益学习,再次谢谢老师!

—-

谢谢你远道而来台湾分享中医的心得给我们,演讲真的很棒,谢谢你。

—-

李教授,谢谢您这几天的演讲,我听了第一四五场,虽然仅仅还是个后中医的学生,但真的受您启发良多,实在感恩!法喜充满!

—-

谢谢老师加好友,也谢谢老师您带给我这初学中医的后辈一个心灵飨宴.不管是老师对中医的热情与研究精神,或是视病犹亲的医德,一直都很喜欢中医,听完老师的演讲更深深觉得中医很有趣.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也了解伤寒论等经典是应该要如何去学习,听到老师曾休学一年钻研伤寒论,让我也燃起想要效法老师钻研伤寒的斗志.希望将来学有心得能和老师讨论交流~最后谢谢老师~也祝您身体健康,晚安~

—-

在台中听了三场李教授的演讲,场场精彩,觉得李教授对于中医的热诚及待人处事的诚恳都是我们后辈要学习的,也很幸运能听到教授过去的学习经验,非常有收获,教授无私的分享与谦虚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非常感谢。

—-

老师您好, 我是中医系大三的学生。 老师昨天的演讲非常精采! 让我对中医再度燃起热诚! 老师谢谢您!

—-

李医师您好,我是中国医药大学的学生,前两天听了您的演讲:望而知之谓之神,获益良多。非常感谢您不吝分享自己的临床心得,您对中医的热忱是后辈的好榜样,再次感谢您!

—-

谢谢李教授昨日有趣的分享,上的好开心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有您这样的中医前辈真是我们的福气 🙂

—-

谢谢李教授精彩的演讲,能够把内经中的内容用这么生动且真实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真的是大开眼界!!!
希望您之后还有机会来台湾演讲交流!!!

—-

李教授,今天很感谢你回答我关于「中医学习教材的问题、还有当学生该怎么样面对」 真的觉得我的问题真的冰释了,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教材、师资,其实也是我们同侪相当烦恼的一件事,经过您的讲解与文章的提醒,我觉得我就是文末那个学心浮躁的人,谢谢您的点醒
这几天听了您三场演讲,真的收获良多,心境也为之一转,以前的我虽然爱中医,但学习上总有一种救亡图存的急迫、焦躁感,这次您不但给我在伤寒、内经明堂诊法的示范,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医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底气。十分感谢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