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博知源 · 李博士《信报》专栏】
不少人认为,一天要喝八杯水才健康,其实西医现在也没有坚持这种说法,尤其是杯子的大小不同,根本难以作准。喝水太多也可以致病,这也是医学的基本常识,甚至喝水也可中毒!(别以为说笑,一下子喝水太多是可以致命的)。不少人囿于「一天八杯水」的咒语,以为一天要定时一杯一杯水的喝下去,那样才能「排毒」养生,这种想法未必适合所有人。
从中医的传统理论看,喝水到了胃里头,水也需要消化的!这传统称为「腐熟水谷」,又称作「气化」的作用。就是当水进入身体之后,胃就好像锅炉一样,能够将水煮熟化成「气」,水气就能够给人体流通周身使用。如果水化不成气,例如胃的火力不够,那就成为「一潭死水」,中医上称为「水湿痰饮」的病情,除了可以导致咳嗽咯痰之外,更可以有其他病如水肿、腹泻、肠鸣、湿疹、呕吐、鼻塞、流涕等等,周身各种不适。
由此可知,喝水不单讲求喝多少,还要看胃肠的消化能力强弱。能力强者,喝多一些还能够气化,猛灌两杯水下去还能够受得住;弱者多喝则能成病,甚至病重胃虚弱者,就连一点水也不想喝了。因此从中医上看,一个人应喝水多少,因人而异。
喝水的两条原则
对于胃肠比较虚弱、健康一般的人来说,喝水最少有两条注意原则。第一:口渴时才喝水。口渴是身体需要喝水的反映,如果身体里面有足够水,那就未必需要喝水,多喝也是浪费,尤其是不想喝水的时候,不应该勉强自己。当然,如果预计得到自己即将要口渴,例如将要剧烈运动,那也可以提前先喝。不少人习惯一天定时喝水,或者没事也喝点水,例如到茶楼喝茶容易不自觉地喝,对于胃肠虚弱者则不宜。相反,尤其是容易患痰多咳嗽等水湿病之人,本身体内水湿已多,不渴的话则应少喝一点了。
第二:喝水应当一口一口的喝。就好像吃饭一样,应该要仔细嘴嚼才吞下,喝水虽然容易吞咽,但胃虚弱者也需要逐步消化,故此应当像品茗一样,一口一口缓缓呷下,不宜一下子猛灌。尤其现在不少人以为,早上醒来灌一杯水下去,认为这样可以排毒,如果肠胃本身不弱者还好,肠胃弱者则容易产生水湿痰饮,未能排毒之余却反而产生了毒素。
以上说的,也是指向肠胃虚弱的人而言,对于胃不虚弱之人则不在此限。健康人一下子猛灌一杯水,或者不渴的时候喝各种饮料,也不见得有问题,也可算是对胃肠的一种锻炼,就好像现在许多人肚子不饿也能吃饭一样。只不过,人有没有这种需要,会否导致「浪费食水」?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
隔周五刊登
Pingback: 「解开疲倦束缚,享受舒服养生」课堂问答 – 李大夫 · 上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