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吃了肉类、辛辣、煎炸、油腻食物太多之后,会使体内积热,热气上升头面继而出现各种不适,这种情况民间则称为「上火」或者「热气」。其实,除了饮食的因素之外,在《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更重要的原因: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
这里讲了一种疾病叫「煎厥」,这种病会出现眼睛突然盲了看不见东西、耳朵聋了听不见东西,其实就是形容人在中暑之后,突然昏倒的情况,失去意识了。
煎厥的原因,是由于过于烦劳之后,使人体内的阳气向上向外张弛,结果使人体内的精气耗损了,如此长期反复耗伤,再到了夏天刚好也是阳气外展的季节,则使阳气外张更加严重,于是突然病作。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暑」就是因为夏天酷热,受热太过之后就出现这种病,可是细心想想,例如大热天时一群人去爬山,每一个人都面对同样环境,却为何只是少部份人中暑?在《黄帝内经》里面有了清晰的解释,其根本原因是「烦劳」。
「烦劳」包括了两方面:心烦与劳倦。由于思虑太多,心浮气躁,心烦即是一种「上火」的表现;过于劳累之后,身体气血耗伤了,亦容易使火气上炎。
当然了,《内经》这里只是举例而言,「煎厥」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假若「烦劳」程度较轻,而又不在大暑之节,人体内的阳气仍可因「烦劳」而外张,可出现各种「上火」的表现。
因此,假若要问自己为何常常容易「热气」?一般人只会用「饮食过于热气」来解释,这就好像得了中暑就将原因单纯归咎于「天热」,其实只是将责任推卸给外在因素而已。中医看病虽然认为外在因素有所关系,但更认为内在因素在发病上起决定性的作用。环观我们的四周,「烦」与「劳」都是现代都市人共有的通病,
为何现在这么多人有上火?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原来自己的「身」与「心」,需要负上更多的责任。
很多人问:假如得了上火,是否喝点凉茶、吃点清凉的东西就能够解决问题?从上述的讨论,大家都会明白到,热气的原因不单在于「热」,吃清凉的东西虽然能够解决其中的一部份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还有更根本的问题需要解决。不求身外,寻诸于己,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http://club-o.org/newsletter/CO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