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病了吃甚么好?

14

 

很多朋友见到中医师的时候,喜欢问这一类问题:我常常觉得疲倦乏力,吃甚么好呢?失眠吃甚么好?皮肤干燥吃甚么好?高血压吃甚么好?哮喘吃甚么好?……这一类生病了吃甚么好的问题,假如没有经过诊断,其实都是无法回答的。先看一看《黄帝内经》一段文字吧:

「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里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热病初愈,有时候还会余下一些后遗症,比如说感冒过后仍然常常有咳嗽咯痰好一段时间,为甚么会这样呢?这里解释,原因是在生病的时候勉强吃太多东西,因而使病愈后仍遗留一些毛病。在热病刚愈的时候,假如吃肉则容易死灰复燃,旧病再起,吃太多东西则会使病愈后仍遗留有其他不适,这些都是要禁忌的。

这段文字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生病的时候切忌吃太多东西!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例如家人生病了,通常特别关注他的「胃口」,总是觉得生病时要吃多点,才有力气对抗疾病。殊不知在《内经》正唱反调,提醒我们吃太多东西的坏处!其实不单是热病,很多时我们生病了,自然没有胃口,这都是人体正常的反应,提醒我们要吃少一点,让身体专心应付疾病,不要多吃损伤肠胃。

这段话还有一个重要思想:生病了不是先问要「吃甚么」,而是要问「不吃甚么」。在生病的时候切忌胡乱吃东西,先不要吃「帮助」疾病的食物,使病情加重,不要饮食过饱,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这段经文中还有一句话:「治之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这种病后的后遗症该如何治疗?岐伯的回答十分「官腔」,说要视乎疾病的虚还是实,来进行调治,则必定能够痊愈。

细心想起来,这种问题其实很常见,比如感冒之后剩下一些不适,就会问中医可以吃甚么调养啊?不吃药可不可?可是按照岐伯的回答,即使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视乎「虚实」,换句话说就是要经过中医的诊断,知道了疾病的原因,才能够说得上如何处理。

这就是中医重视治病求本的思想。在中医的字典里面,没有退烧药、降压药、止痛药,中医不喜欢针对症状而用药,假如不知道疾病的成因,单说某某病就要建议吃点甚么调养,这当然是妙想天开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