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年纪大了,身边的朋友转换了,常有一种有趣现象:老朋友对你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过去,用过去的你去评价今天的你。
例如小学中学大学时认识的朋友,当你好久没见了,大家重聚的时候,总会说起过去的事,那时候又常常以为你「到现在都没变」、「还是那个样子」。比如认为你「过去是花心的」今天就还是会花心,「过去是冲动的」今天还是冲动。
当然,俗语说「三岁定八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情不易改变,可是人也肯定是会转变成长的生物。过去会偷窃的,今天可以改过自身;过去懒惰的,今天可以变得勤奋。
当老朋友重聚,因为多年没见,他对你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过去,他没有跟着你的成长一起改变对你的认识。故此当老朋友重聚,往往能够省察自己,多年来有没有成长。
有时候很惭愧,当见到老朋友的时候,发觉自己成长了,可是也提醒了自己过去的不足。甚至有时候,这种提醒甚至使自己「回到过去」,当见到老朋友,老习惯又回来了。
就像跟自己父母相处一样,当自己离开家人独立生活之后,总会成熟不少,但当又见到父母之后,自己又会回到自己小时候的那种状态,忍不住用旧的方式跟家人相处。而从父母的角度,又总是觉得你还是小时候的那个你,总觉得你没有成长,于是用过去的方式跟你相处,如果稍一不慎,又变回孩子了。
见到老朋友,总会想起以前的自己。例如当我见到大学同学,十多年过去了,才发觉自己变了不少,差不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同学告诉我当年的自己是怎样的,让我觉得很陌生,这个我是否真的是我?怎么当初会是如此的?老朋友因为多年没见,又不知道你现在原来变了许多,还是以过去的认识去评价你今天。
其实,这种种差距还是值得庆幸的,因为看到自己有所成长嘛。过去的那个自己,不论功过,也让他继续留在过去吧,活在今天的我才是真正的自己。每次见到老朋友,就是一次反省自己是否进步了的时候吧!
所以也要提醒自己,当我们要正确认识「老朋友」,也不应该停留在过去,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要知道人会变,我们应该看这个人的现在,而不只以过去的他去评价他,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待人处世。
四书《大学》之中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正心」就是这样,我们认识朋友,应该有不偏不倚的心,那样才是真正「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