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经验重要吗?

 

现在整个中医界,都在担心一件事,就是中医后继乏人。一方面老中医一个又一个离我们而去,年轻一代又学不好,形成青黄不接的局面。要挽救这种状况,不少人提倡一种做法,叫作:「挽救名老中医经验」,就是希望透过总结、研究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帮助年轻一辈学好中医。
究竟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能拯救中医?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想要先说清楚,甚么是中医的「经验」,仔细来说要分成大两类:

 

第一类「经验」是指彻彻底底的新知识。例如我们说,治某一种病,老中医用某某药有独到经验。这种经验,虽然也是有价值的知识,但是也是相对粗浅的知识。比如说你咽喉痛,误打误撞的吃了一粒冰糖,发现可缓解疼痛,你以后就不断推广冰糖可以治咽喉痛,但后来肯定会发现了,不是所有人的咽喉痛都可以有效。说这种经验是比较低层次,就是因为它是「对症治疗」,往往不明所以,没有理论,也不能广泛的推广出去。

 

第二类「经验」是老中医将临床体验联系上的中医理论。这类学问则有价值多了,比如记载在中医经典古籍上的某种理论、某个药方,很多时我们不明其意、看不懂,可是老中医用了他毕生的时间,去深入体会这理论,尝试具体应用,所得出来的精华总结,那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了,能启发人心。

 

明白了两类不同的「经验」后,我们就知道哪一类值得我们学习了。前一类不是不可学,而是我们要知道学习的重点,应该摆在后者,就是如何将中医理论融会贯通、灵活的应用出来,不然就在重复张仲景的感叹:「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名老中医「经验」的价值,当这经验还在这中医的脑子里头,这非常有价值,因为这是包含了他亲身的体会在内,是老中医悟性的体现。但是当这经验抽离了出来变成知识的「片段」、「碎片」,离开了老中医本身的体验,也离开了老中医自己「整个」对中医理论的把握时,那这就失去了一大块最重要的价值了。也就是说,「老中医经验」脱离了老中医这个人之后,剩下的「经验」知识就价值不大了。

 

其实,名老中医的经验,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别人的东西,这种经验,你体会过,不一定我也能有体会;我体会到的,跟你的体会未必一样。也就是说,知识是外在之物,假如不能进入我的生命,也是死的。对于老中医的经验,这本来是别人的知识,对我来说有没有价值,还要看能否将之化作我的东西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