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撰文】
「中西医结合」,是人人听上去也觉得美好的名字,可是这糖衣包装里面,藏着的苦你却知多少?
当香港要建立「中医院」之前,还要在西医院中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导计划」,显然,这一所中医院,不管其名字是甚么,其本质也只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究竟中西医结合的真相是甚么?
糖衣里包著了甚么?
对于普罗大众,听到中西医结合,就会想:「中西合璧,当然好吧!取长补短,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当然更好啊!」
这些想法,在我们学中医之前,都是这样想。可是学了之后,就明白这些都只是一场幻想,说得更直接一点,是妄想!根本不是理想和梦想,这是因为,中西医是永远不可能结合的!如果发生了所谓的「结合」,那只是中医被西医吞并,或者相反中医吞并西医。
中医和西医两者的思想截然相反,中医着重整体,西医重视局部;中医用形而上、系统的方式认识人体,西医则用形而下、还原的方式;中医着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顺应自然,西医基于西方文化,重视抗争、人定胜天。中医和西医,根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两者只能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而无法从理论上「结合」融为一体。
究竟是「一还是二」?
所谓「结合」,有两种理解的角度。第一,当然是指「融合」了,就好像卵子与精子结合,就能够孕育出新生命。中西医结合,肯定不可能是「融合」,如果中西医已经融合了,那就再不分你我,中医与西医也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第二,「结合」可以是指「在一起」,两者发生紧密关系。例如结婚,男女二人「结合」,实际上两个人没有真正的融合,只是两个人关系变得很密切。当然,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一起用」,是两者互相「配合」。
中西医结合的两种方式
在中西医「配合」的想法中,具体也有两类操作方法。一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结合在「一个人」身上,即是一个人接受了两种医学的培训,于是一人同时使用两套方法给人看病,所谓「结合在医生身上」。这就是中国内地的模式。
二是,两位医师,一位西医和一位中医,一起看一位病人。理想的是二人同时看病,但实际上,病人先看了西医,后来再看中医,这种患者自身结合的情况,在民间普遍出现。在香港以及多个发达国家,都是采取了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西医的专业地位,不允许中医「踩过界」。
这两种方法,其实也是没有「结合」,也未必能谈上「配合」。前者一位医师学两套医学,绝大部分情况,两者都是学得「半桶水」;后者两位医师就算一起商量,可是双方的哲学思想如此相反,有可能「和而不同」吗?如果治疗出了问题,谁说了算?
中医院的真相
在中国内地,医院有三类名字:西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但实际上只有两种:西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就是说,中医院都是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大陆差不多三千家中医院内,没有一家纯中医院。
而这里所说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其实都只是中医和西医「一起上」!中间究竟有多少经过研究,说明两者并行的可行性?这其实根本无法证明,很简单吧,应该用中医角度去证明、还是用西医角度证明才算准?
香港要建立的中医院,实际上也只是建立一所,中西医方法一起用的医院;又或者在西医控制底下,被改造的中医医院。既然中医无法按自己的方法去看病,那自然也不是「中医院」了。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到目前还未有真正的「中医院」,而我们也还未预见得到,香港未来所兴建的,是一所「真中医院」。
解开「中西医结合」的糖衣
既然「中西医结合」问题多多,为何这么多人还热衷于这方面的推动工作?两个字:「利益」。就像文首就说的,「中西医结合」这个名字多好听啊!人人听到都觉得这是正面的、是美好的、是向往的、是中医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诱惑」之下,谁抢到这个名字,谁就升官发财、一劳永逸、前途无限……
香港,能否建立真中医院?全赖你我的醒觉,破除糖衣的迷惑,认真体尝中医面临之苦,中医才有可能真正向前。
延伸阅读:
《六十名中医师联署:不要伪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