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铭中医博士撰文】
近年很多人都在谈论「吸引力法则」、「秘密法则」,原来《黄帝内经》第一篇就有谈论这个问题,不得不令人惊讶!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段话是说:身体的气流畅通顺,这时候就能够顺从自己的欲望,所有心愿也能够达成!

(图:Freepik)
这样看的话,好像是说只要气血流畅,就可以达到心想事成,当然不是呢!这是断章取义,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境界?读经典需要看上文下理,不妨看清楚原文说甚么。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智愚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段话首先是来自上古圣人的教导,怎样可以活得到长寿百岁,而且是圆满健康的状态,到老还是身体动作不会衰退。这首先有两方面的要点:
- 第一,避免伤害身体虚弱的因素,例如太过的风寒之类;
- 第二,内心恬静、喜悦、虚无,这时候气血就会流畅,精神内守,人就不会生病。
其实除了不生病之外,整个人生也不一样啊!达致一种完美健康的境界,我们再来看看三个身心状态形容:
- 「以志闲而少欲」——心志安闲,少欲望;
- 「心安而不惧」——内心平安,没有恐惧;
- 「形劳而不倦」——形体劳动工作,但不觉疲累。
如果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境界,那人的修为已经很高层次了!
后面才说那句「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意思是这个所有欲望都能够达成,是有前提的——就是这个人本身的欲望也不多!
他也没有执著一定要怎样才算成功、不一定要达到怎样才叫快乐,这样的人当然无论怎样的结果,都会乐天知命,随时享受到快乐。
怎样才是心想事成的人生?
我们再看看,这样的人,他的整个生活是怎样的呈现?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这段话不是说他经常要挑选美食来吃,而是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美好,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都会乐在其中,没有特别一定要生活在哪里才快乐。面对不同高低阶层的人,也不会互相羡慕或嫉妒,能够跟不同的人相处。
这种状态称之为「朴」,就是指最原始的、没有加工修饰的天然状态,人人都可以做到。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智愚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各种欲望也不会控制了他的眼目,让他的精神劳累;各种太过、极端、偏执的事情,例如是非对错,也不会让他的心感到困惑,即使是智慧和愚笨、贤能和无能等不同层次的人,也不会因为各种事物的变化而恐惧,这就是符合道的生活方式。
皆得所愿 VS 心想事成
用心感受《黄帝内经》这段文字提到的「皆得所愿」,跟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心想事成」可能很不一样!
一般追求心想事成的人,希望达到无穷的愿望,比如想要中彩票、巨大的财富;想要财务自由,无需工作,吃喝玩乐;想要身边的人都可以听自己的话,想他人改变。
《黄帝内经》说的皆得所愿,就不是这种无止境的欲望,正正在前一段文字还提到: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就说当时很多人,放肆自己各种欲望,将各种狂妄的生活当作正常,例如将酒当作水来喝,喝醉了行房事,这些都会耗散自己的精气。这些人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满足、喜悦,没有守护自己的正气和精神,只是追求一时的快感,但那并非真正的快乐,因为起居生活不符合节度,因此就活到五十岁就已经衰老了。
其实这种生活方式,到今天依然很多人还是一样,不知道怎样过真正健康和喜乐的生活。
要做到「皆得所愿」,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内守」。
愿望是从哪里来?
《黄帝内经》说:「心藏神」,就是要知道心中所藏的神的愿望——究竟我这个人要怎样才喜悦?
每个人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形格特点,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不断向外寻找,尝试做其他人的需要,那就永远无法满足自己。
比如一个人吃橙子会很开心,可是别人说吃苹果比较营养健康,于是你就不吃橙了,离开自己的快乐;比如一个人天生好动强壮,可是却一直不去运动,觉得运动浪费时间、无法赚钱有成就,因此就很难体验到自己的才能;比如一个人很重视感情,可是却一直在努力工作,不去找伴侣恋爱,那么就算他得到了多大的事业成就,到头来还是会感到一场空。
所以什么是「皆得所愿」?愿望是要从自己的心神发出,而不是从其他人的心去发出。不是人云亦云、人有我有。如果知道自己真心的需求,这种欲望将会很容易达成的,因为这是上天赋予给你的天命,亦即是你的天赋才华所在。
心中所愿,其实就是「我愿意」,你愿意为自己的生命付出所有吗?
谚云:「快乐不在乎拥有得多,而是在乎需要得少。」
每一个人也无法成为其他人,这辈子唯一需要做的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李大夫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