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铭中医博士撰文】
就算有人送你某种中药,说这可以帮助预防或治疗这疫情的,除非他是中医师,给你详细诊断了,不然最好不要胡乱吃药。

在《汉书》之中,提到一段名言叫做:「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里的「中医」并非指中医师,而是指中等水平的医师。这段话意思就是说:「如果要找中等水平的医师看病,倒不如不要看!」因为生病都可能会自己好,但是治疗错误可能反而延误病情,伤害身体!不妨来看一看这段话的原文: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
这段文字前部分提到用中药治疗的原则,而后半段就提到「及失其宜者」,就是指没有用对中医药的诊治理论,用错治疗方法,例如热病却用了热药,寒病却用寒药,这样会导致体内的精气受伤,可是这些受伤,是「不见于外」的!意思是说,吃错药未必会在外面见得到。有时候病人以为自己表面症状反而减轻了,但是可能却是因为吃错药所导致的。
例如不少这类「抗病毒」的中药,是偏于寒凉的。比如很多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无论有哪些症状,中医上都可以理解为人体正气抵抗病情的现象。可是使用了寒凉药之后,不管你体内是有寒气还是热气,这些寒药都会作用在人体的正气上,有可能会削弱体内的正气。而当正气减弱之后,抵抗病情的力量也会降低了,结果症状也会减轻!因此表面好像病情好了,可是实际上病情是更严重了。
临床上经常看到,不少病人虽然病毒检测转阴性了,可是因为之前用了错误方法治疗,于是身体变得更虚弱了,反而变成了其他病情,得不偿失。身体本身已经虚弱、患有多种疾病的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感染病毒,还选用了错误的方法去预防治疗,那就有可能在这时候赔上自己的性命。
趁著疫情,重新学习找回健康
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是想找到一种药、一个药方去预防某种病毒,这种「简单的思维」,往往才是导致我们容易反复生病的原因!这种想法,往往会导致自己生病的时候,例如感冒,总是想找一种简单的药去压抑它、解决它,而不想去找寻自己感冒生病的原因。
凡药三分毒,药物一般是生病的时候才应该服用的。如果还未生病的话,更应该从生活作息、饮食、情志上帮助提升健康,预防生病。
趁著这次疫情的机会,好好学习正确面对生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不要再压抑自己的正气了!人体本身拥有做好的抵抗力,就好像大自然的各种动物,生病都是靠自己好过来的。
所谓「邪不能胜正」,只要不伤害自己的正气,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面对疾病的挑战。
【李大夫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