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骗术

【李宇铭博士撰文】

今天下午,看了台湾疫情指挥中心的记者会,其中有某大医院的院长,告诉大家要「打好打满」,要「相信科学」。

这种「催针」的宣传,相信各地方都差不多,其中听到「相信科学」一句,觉得真的很有趣!

我们先说一个比喻:

(图:元气网

如果你买了一台滤水器,用了没多久,发现没过滤效果,你询问厂家情况,他们说那可能要换新的滤芯,于是你换了。

但是没多久问题又来了,你觉得奇怪,不可能这么快就要换的!询问厂家,他们说可能你那边水质特别脏,建议更换,于是你又换了;然后过没多久,又出现问题,他们说这可能又要换了……

这样的话,你会不会觉得,可能是这产品的品质有问题?发现自己可能受骗?

同样道理,如果你打针了,打了两剂、三剂、四剂……

你还会一直打下去吗?


科学不是宗教信仰,无需「相信」,科学是为了帮我们求真,科学本身就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我们无需「相信科学」。科学一定有局限性,科学研究之中,有大量东西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证伪、被淘汰。那么我们是否也要相信假的东西?

科学的精神是「实事求是」,保持怀疑,不盲目相信,这本身就是科学的态度。换句话说——「相信科学」跟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如果一个人总是说:「你相信我吧!」——这背后是什么意思呢?

这反映他不被信任,甚至说他自己也怀疑自己。如果他真的信任自己的话,就无需要呼吁他人相信。

这就很有趣了!打针这事情,其实人们都会怀疑,这样打针下去,是否真的有用?还要打多少剂?打了长远会否有问题?不打是否真的不行?……

全民打针,本来就是一个政治决定。

如果以科学态度去看,不肯定这个产品的效果就推出市场,就要告诉使用者:你们都是白老鼠,可能要一直打下去,直到……

(写于2022年4月7日)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