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百病生于气之「怒则气上」

18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与健康紧密联系,在《黄帝内经》中尤其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指出了各种情志如何影响人的健康,从今期开始,将会逐一探讨,首先谈「怒」。

很多人都认为发怒是不对的,但是中医强调过犹不及,其实适当的怒是有益的。例如有成语说:「鲜车怒马」,其中的「怒马」即是指马匹的壮健,而不是说牠发脾气,还有如春笋怒发、草木怒生、心花怒放……这些「怒」,都形容旺盛、迅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有生长、发展的意味。又比如说消防员在火场上英勇救人,这一种勇气亦可称为「怒」。

所以,很多时适当的怒对人生很重要,怒是一种上升、扩展的力量,有「怒气」则每天精神充沛,工作有目标,人生有动力;相反,缺乏怒则使人懒惰、逃避、退缩、怕事。

但是,当怒太过的时候,则可以使人生病。《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怒则其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很多电视剧情,都描写当人暴怒以后立刻可出现吐血,这就是因为当这一种上升的能量太过了、失控了,则人体的气血亦向上冲而见呕血;文中还提到一种「飧泄」的病,其实就是指吃东西下去不能消化,未消化的食物直接排便出来,这是由于这种太过的气血上升,使在下面的胃肠不能消化食物了。

不过,除了暴怒以外,另外一种怒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隐藏的怒,或者现代喜欢称之为「郁怒」。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十分多见,我们所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逐渐累积了抑郁、怨恨、愤世嫉俗,对生活上诸种事情都觉得不满,这些负面能量的累积,也就成为了我们潜藏的怒。这种怒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更大呢,因为它是长期的、慢性的侵害我们,由于这种怒是缓慢渐进的增大,我们也逐渐的适应了,不容易察觉它的存在。

那么,如何可以预防怒气太过?「息怒」则是十分重要的法则。息怒可包括两种层次,一种是「释怒」,当愤怒的情感来临的时候,不是每每的去压抑它,而是要适当的去释放它。当然了,假如怒气累积到非常厉害的时候才释放,那就容易出毛病了,故此要学会从怒气很小的时候,就要释放它。这就牵涉到要「析怒」,需要理性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自觉地省察当下的情绪,当怒气初生即消除它,那就能够心平气和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