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何中医能够当宰相?

12

 

香港人过海关的时候可以走电子通道「e道」(电子快速通道),因为同音的关系,每一次用「e道」时都让我想起韩剧「医道」!可是,究竟中医里的「医道」指甚么?原来医道一词是出自于《黄帝内经》!书中记载黄帝向其弟子雷公,询问了同样的问题,说:「子知医之道乎?」接着黄帝详细的解释:

「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假如你要学中医,究竟要学一些什么内容?这里替「医道」定出了上到下的最大范围。天文与地理,并非指现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而是更大的概念,是指天之道和地之道。天文就是日月星辰等星体的「宇宙规律」,也包括了风雨雷电等的「气象规律」,就好像月亮影响潮汐一样,这些天上的规律会也影响人体,也就是中医说的「天人相应」。地理就是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这些环境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至于人事,是指人情事理、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关系,而更广义的说,人事是指一切由人所发生的事。但是,人世间的一切知识和学问,其实都是由人产生的,那么当一个中医,要懂得的东西可真无穷无尽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是一门「通识教育」。学习中医要求的知识面极广,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已经要求中医必须是「通才」,掌握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能够明白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治病救人。亦因此中医里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就是指当「中医」与当国家「宰相」性质其实差不多,既然这个人通晓了天地人之事,治病与治国,都能游刃有余。

有人笑说:「当中医能够做一个国家的元首,西医则只能够做各部门的首长」,这并非是要贬低西医,而是指出了两者的医学理论的特点。西医学要求的是专精,一个越高明的西医,就要在一个专科内钻研得非常深入,而不可能所有学科都精研,从政府职能而言就是能管理个别部门;可是中医就不行了,必须要通博,有广泛的知识,整体融汇贯通天地人之事,在政府的职能而言,就是能够沟通各个部门,负责最高的领导工作。

所以,中医还有一句话说:「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学习「医道」的最高理想。原来,学中医的最终归宿是可以从政呢!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