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醫好你?

【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多年前聽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可以醫好你的病:一是上帝(上天),二是你自己。」人們都覺得,生病找醫生,是醫生醫治好你的病,可是卻忘記了,真正療癒的發生,是必須要靠自己。

2095230_069f849b94e32a06dc3e78a44c96530c_620

(圖:《信報》網頁

就算醫療技術有多高明,例如做手術將你腹部打開了再縫合,如果你人已經死了,將兩塊肚皮縫合起來,自己可以長回來嗎?當然做手術會有幫助,可是真正讓你痊癒的是自癒能力。

 

發揮自癒力

就算是中醫開藥治病,比如感冒受了風寒,吃藥祛風寒,其實都不是藥物可以直接祛除風寒,而是藥物輔助人體的正氣自己祛除。

一切療癒的發生,都是自己幫助自己的。醫生的角色就像一個教練,給你調整方向建議,人體本身有自癒能力,醫生就是幫助人發揮潛能,如何誘導身體恢復。醫生只是一個指引者,路還是需要自己走下去,如果想要加快療效,就必須要自己的努力。

筆者與許多中醫朋友,曾有到海外貧困地區義診的經驗,發現在那些地方的診治療效,往往比在大城市中更好!治某病在那邊吃一兩劑藥就好了,同一種病在香港就最少要三、四劑,甚至更多。為甚麼會這樣?這有許多可能,可以因為當地人生活比較簡單,又或者空氣環境較好,較少吃中藥西藥等有關,而我與醫師們討論之後,大家也有一種結論,患者較容易痊癒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患者較為相信醫師!」

 

發揮意志力

因為在當地看病,患者沒多少醫師可以選擇,我們去做義診,就好像他們的救星一樣,患者十分相信醫者。而如果在香港看病,一般患者如果看某醫師病沒有好,就會找另一位醫師去看,這樣的心態就是不信任醫師了。實際上,看不好病的原因未必在於醫師,而是在於自己生活有沒有改變,明白自我療癒的方法,如果依賴了治療,就是沒有去改變自己。

後來我們更深刻的思考,發覺在貧困地區義診有更佳療效,還有更關鍵的原因——是因為「患者更相信自己!」由於我們去義診的時候,只是一次性的服務,我們希望患者徹底痊癒不再復發,不用依賴治療,會盡力跟患者解釋生病的生活原因,如何從作息、飲食、情志上改變自己,而因為患者知道如果不改變自己,病就不會好了,於是他們往往會「很聽話」,按照醫師的建議去改善生活。這其實就是患者因為醫師的引導,相信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夠解決疾病。

這就是自我療癒的關鍵!一個人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自己解決自己問題,而不只是將問題交給醫者、交給別人。這也是信念的力量,也是所謂「求生意志」,願意改變自己,才能拿回療癒的力量。

 

 

載於2019年3月29《信報》

作者為香港註冊中醫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