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科學?」──淺談科學主義下對中醫的誤解

 

引言

中醫是否科學?我們往往不能直接回答,心裡充滿著許多疑惑,有人認為:「中醫屬於傳統文化,是古老的,而『科學』是現代的,因此不能以科學來形容中醫」;也有人認為:「中醫越來越能夠被現代『科學』所解釋了,因此中醫是科學的!」這些似是而非的說話,應該怎麼理解?近百年來,中醫不斷受到「科學主義」的衝擊,中醫本身的科學性備受質疑。中醫要衝出困擾,求得發展,必先走出科學主義的困惑。

 

甚麼是科學?中醫是否科學?

「科學」一詞,是從英文science翻譯過來的,源自拉丁語scientia,意思是「知識」。科學這兩個字引用到中國來後,最初的意思是「分科之學」,是形容西方知識的眾多不同門類。如果從「科學」一詞的含義來說,按照《辭海》的解釋:「科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強調現代的科學是指是有系統性知識的體系。

清晰了科學的含意,對於中醫是否科學這問題,我們便能夠很清楚地回答:是。中醫學有數千年歷史,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時期已經奠定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有著豐富的醫學內容。由於中醫具有系統性,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因此其科學性也是肯定的。

這時,我們腦海很容易會出現下一個問題:中醫始終不像西醫的那種科學?是,這問題十分正確!因為中西醫兩者的確不同,是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所以有著不同的科學性。這其實是分類的問題,科學有許多分類,西醫屬於還原性科學,中醫屬於系統性科學,兩者都是科學。如果堅持自然科學、還原科學才是真正的科學,是科學中的科學(或稱狹義科學),而把其他科學排除於外,這就開始走向「科學主義」了。

 

甚麼是科學主義?科學主義有甚麼問題?

「科學主義」Scientism,或稱唯科學主義、泛科學主義,是「一種哲學主張,認為只有科學才是真知識,只有科學方法才是通往客觀真理的路」[1],科學主義者「對科學抱著一種狂熱和迷信的態度,認為科學是萬能的,可以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除科學外,一切都不可信。」[2]「按照科學主義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還原為數學、物理、化學等規定,而這種規定同時又成為以科學構造世界的前提。」[3]

「科學主義」中的「科學」一詞,不是科學的本意,而是指以數理化為主的還原性科學,這類科學是在文藝復興後才得到長足發展,所以我們也習慣稱之為「近代科學」。科學主義,簡單來說就是認為還原科學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以其觀念來解釋評價世界一切事物的思想。科學主義者認為科學的實證性是「找尋真理的最佳方法」,但這前提卻是怎也不能被實證的,科學主義其實也是一種信仰。

究竟科學主義有甚麼問題?舉一個簡單例子,按照科學主義者的思想,如果母親的母愛,不能用還原科學的實驗方法來證實,那母愛就並不存在!有沒有母愛,是可以用我們的感知來判斷,世界上有許多的事情,是還原性科學不能解釋、或者不用解釋的。如果因為母愛不能被還原性科學所證實,便說「母愛不科學」,這又有何意義?「中醫不科學」這句話也是相同地無實質意義,只是告訴了我們,中醫並不是還原性科學而已,並不能說明中醫不是科學。

還原性的科學方法的確帶來了現代社會不少突破,讓人類在這幾百年工業革命後獲得了許多物質上的方便。但我們也要明白,還原性科學只是科學的一個分支,它本身也有局限性。比如還原科學所證明的「有」,卻不一定真的是「有」,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可以被推翻,而且還原科學更沒有能力證明「無」;還原性科學是隨著時代的技術水平而進步,今天看不到的東西,不等於明天看不到,今天不能證明某理論,不可以說該理論不成立。一切科學所證明的都只是「相對真理」,如果把科學等於「絕對真理」,那就是科學主義了。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科學不等於技術。近代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所輸的,是輸在西方的船堅炮利,是輸在技術上,而不是科學。那些太空船、飛機大砲、中國四大發明等等,都屬於技術。從科學發展的層次上看,科學是由經驗,到技術,最後才到理論,技術只是科學發展到理論層次的一個階段。我們不可以看到技術的成果而誤解為科學的成果。

 

科學主義下對中醫的錯誤認識

科學主義在近百年來,對中醫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不單讓中醫發展停滯不前,更讓中醫自身出現了許多錯誤觀念,不單影響了大眾對中醫的信心,更阻礙了中醫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科學主義對中醫的影響甚為廣泛,這裡提綱挈領地舉一些例子。

常常有人說:「西醫有實驗比較客觀,中醫沒有實驗,所以不夠客觀。」實驗,基本意思是實踐和檢驗,能夠重複實踐證明的,就是客觀。難道中醫沒有實驗嗎?只有西醫的實驗才是實驗?就像剛才提到「母愛」的問題,母愛是可以用我們的感知和生活的實踐來證明。世界上不是任何問題也可以、也需要用西醫的還原性實驗方式來證實的。中醫辨證論治過程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思維的反覆判斷,從四診收集臨床表現資料開始,到逐一分析病因病機,到最後決定治則治法方藥,每一步也是經過理性的思考,這個思考過程,是客觀實在的,是可以重複的,怎可以說中醫沒有實驗?如果說西醫的實驗方法才是唯一的實驗,這就是科學主義的思想。

或問:「中醫的名詞術語十分抽象和古老,可否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這就是希望「中醫現代化」的背後思想,但其實這當中反映了許多相關問題,這裡讓我們一一思考:第一,「現代化」是甚麼?今天我們所理解的現代化,往往是「西醫化」,就是以西醫的概念來解釋中醫;第二,一些深奧的概念,有時候的確不能容易理解,但,不理解就不是科學?現代化不應是簡單化,不是說淺白了就是好,相反,一個學科的發展,應該是越來來越深入的;第三,在病人的角度看,其實也不一定明白西醫上的所有概念,病人聽不懂西醫的說話就覺得是專業,聽不懂中醫術語就覺得不科學?比如西醫上說你患了風濕性心臟病,這是心臟病我知道,但甚麼是風濕性?跟中醫的風濕有沒有關係?對於病人來說,很多時是一知半解。但這不要緊,我知道我得了心臟病、我知道我該怎麼吃藥、怎麼預防養生,在於病人來說已經足夠,不一定要尋根究底;第四,關於普及教育問題,現代人普遍接受的是數理化的教育,一般人對西醫上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但由於中國的文史哲基礎薄弱,對於陰陽五行等概念一竅不通,又怎能容易理解中醫的概念?第五,中醫跟西醫在學科特性上的不同,中醫用的是類比概念,西醫用的是具體概念,中醫說的是「像甚麼」,西醫說的是「是甚麼」,其實類比概念所說的十分容易明白,但如果堅持以具體概念來理解類比概念所表達的問題,當然會覺得抽象難明;第六,翻譯問題,「準確、完美的譯文,深入詳盡的注釋,以至創造性的闡釋和發展,是只能接近而難以完全達到的理想境界。」[4]中醫的文字古老難懂,但如果翻譯了變成白話,是好是壞?凡由一種文字轉化到另外一種文字的過程,必然會損失一些信息、一些背後的文化,這就是之所以中醫到現在還不能離開學習經典古籍的原因。

還有人說:「社會是進步的,現代當然比以前好!」「中醫這古老傳統的東西,已經是過去的,現代的西醫當然更好。」這可能是受到了進化論物競天擇的思想所影響,但進化論的思想可應用在某個範圍,卻不代表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也能適用,如果將之泛化,這就變成類似科學主義的思想了。傳統跟現代怎麼分界?傳統的東西,在現代還能夠應用的時候,這是傳統還是現代?如陳之藩所說:「有些知識,好像是變得很少,是越來越值錢;有些知識卻是變得很快,變得很多,是越新越可貴。」[5]傳統的京劇和現代的電影,我們不會因為新舊的問題而說那個好那個不好,這是兩種不同文化,只可以說各有各好,中西醫關係也是如此。文化是這樣,科學更是這樣,應該是無分國界、超越時空的,我們怎能說現代的必然比以前好?

中醫現代化,應該是指用更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中醫的概念。其實每一個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修正自己的概念術語,所以在中醫裡,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釐清自己的概念,正本清源,然後再努力用準確的現代術語來表達,這才是中醫發展的正確路向。

說到底,科學主義對中醫的影響,就是我們常說的「西化中醫」,就是以西醫觀點來評價中醫的思想。就以「水」為例,歷代中醫運用不同的水作為治病的甚多,《傷寒雜病論》中載有甘瀾水、清漿水、潦水、泉水、井花水等,《本草綱目》收載藥食用的水如雨水、露水、冬霜、夏冰、流水、節氣水、溫湯等達43種之多,各有不同功效。現代中醫所用的水是甚麼?只有「自來水」。可能是因為化學上認為水只是有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水就是水,怎可能有這麼多功效?因此,中醫界在近代對水的研究完全輕視,絕大部分中醫對《傷寒論》中甘瀾水「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這個做法甚為質疑,即使有相信者,有誰會在苓桂草棗湯上這樣用水?但反看國外,如日本的江本 勝博士所研究,從水結晶的實驗中發現水是有記憶力的,這跟水份子的波動有關;[6]源於德國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其所用的藥物是植物、動物和礦物溶在水的稀釋液,稀釋到水中再找不到任何原始物質分子的程度,但這種藥物卻是十分有效,即使在動物身上也有效果,說明不是安慰劑的效應。

這些外國的研究,一再說明「水」這東西,不是只有H2O這個物質,而是還有很多其他信息、能量,有待我們去研究。更可況,就連西醫也明白,雨水、泉水等含有不同礦物質,當然有不同功效,為甚麼中醫比西醫更迷信科學主義,只剩下一個「自來水」?我們中醫卻放棄自己幾千年來累計的知識,對水的認識甚至退步到張仲景兩千年前的水平,這又何苦呢?顯然,這都是科學主義的影響。近百年來,中醫中藥被西醫的思想所影響,不斷被驗證、被改造,中藥以西藥的方法作研究,中醫理論需要西醫作解釋才是科學!如果中醫不能走出科學主義的影響,中醫將難以復興。

 

結語

怎麼正確認識中醫?學習或者研究某一個學科的時候,必須按照該學科的特色、研究方法,把它放在該歷史文化背景下去研究學習。如學習英文,必須用英文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切忌用中文的語法來套用在英語上;比如研究《傷寒論》必須以張仲景時代的文化歷史背景去研究,切忌用現代的東西來解釋過去。在我們學習認識中醫的時候,切忌用近代科學的思維、用西醫的理論去評價、去理解中醫,就是不應該把中醫當作研究對象來以西醫的方法去「研究中醫」;我們要清楚了解中醫本身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用中醫自己的理論特點來學習、來做「中醫研究」,這才能讓我們對中醫有正確的理解。

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範式」,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人體,就如玩撲克牌的那樣:撲克牌固定有52張,但不同國家有不同玩法,不同人數有不同規則,玩法千變萬化。今天我玩「鋤大地」,但你卻堅持「橋牌」才是最正統的玩法?更堅持以「橋牌」的規則來套在「鋤大地」上!不同牌類遊戲的玩法,也是按照不同牌的排列或者分數來計算,但都不能離開這52張牌的範圍。同理,中醫和西醫兩者雖然都離不開這個人體,但兩者有著不同「範式」,有不同的研究對象,運用不同研究方法,從不同角度來去認識人,兩者是不可通約的,怎麼硬要用西醫的理論來解釋中醫?為甚麼堅持只有西醫才是科學,中醫就不是科學?

 

參考文獻

 

[1]關啟文:《我信故我思──真理路上的摯誠探索》(香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頁127。

[2]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dict/,民國八十七年四月版。

[3]楊國榮:《科學主義:演進與超越──中國近代的科學主義思潮》(台灣:洪葉文化,2000年第一版),頁6。

[4]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譯:〈出版說明〉《形而上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頁2。

[5]陳之藩:《一星如月》(台灣:遠東圖書公司,1995年第一版),頁21-22。

[6]江本 勝著.長安靜美譯:《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台灣:如何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李宇銘.〈「中醫不科學?」──淺談科學主義下對中醫的誤解〉. 《杏林新綠》第7期,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頁23-25, 2006.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