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易發流感?

【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隨著全球暖化,冬季不冷,暖冬逐漸成為常態。雖然暖冬會令人感覺舒服,可是傳統中醫的觀點認為,這會容易導致春季的外感病增加,例如現代的流行性感冒爆發流行。

2051284_1f22f5008ebf01e82a7c09432eb6c352_620

(圖:《信報》網頁

暖冬不夠收藏

在《黃帝內經》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如果人身體的精氣充足,收藏在人體內,到春天就不會患發熱的疾病,反過來說,如果人的正氣不足,到春季就容易發燒,流感正是其中一類病情。

傳統醫家認為,冬季是藏精的重要季節,冬天萬物要閉藏,如果冬季天氣不冷,身體就沒有很好的收藏,這就好比一天之中如果只有晝日而沒有黑夜,那人就休息不好。

《黃帝內經》另一段話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陰陽之中如果兩者不和,這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某些季節,例如有春夏而沒有秋冬,或者倒過來有秋冬而沒有春夏,這都是對健康不利的。

 

熱帶容易受寒

中醫的觀點認為,四季分明的地方,對人體健康較佳,如果在熱帶生活的人,身體容易虛弱。筆者與許多中醫同道,曾經到熱帶地區義診行醫,發現當地人大多身體偏寒!按理熱帶人似應體質偏熱,但實際上卻相反,這雖然跟許多因素有關,例如飲食寒涼、冷氣環境、勞累等因素,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熱帶地區一年四季也是春夏,缺少冬季,因此導致人體缺少收藏,正氣就容易虛弱。

從這種觀念來看,即使不在熱帶地區生活,可是如果冬天變暖,人體就容易變得虛弱,也因此容易受寒受濕等各種因素,百病叢生。

特別留意,別以為冬天不那麼冷就不容易受寒了,寒熱是相對而言的,想想看,一個人身體虛弱的時候,即使在夏季大熱天時,也會怕冷渾身發抖。只要身體虛弱了,相對外在的環境溫度也自然變成寒。

 

如何應對暖化

科學家已經表明,暖化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實,我們怎樣預防自己變弱,容易生病?這可以向熱帶地區的人學習。我們往往覺得,熱帶地區的人民生活比較閒散,甚至批評他們不勤奮,為甚麼他們會這樣生活?正因他們缺少冬季,如果一年四季也努力工作,那就容易耗損精氣了,於是必須每天給自己製造更多休息時間。

實際上,冬季是一年之中最需要休息的時節,如果天氣嚴寒,人們就會減少活動、增加休息,天暖則活動較多。想要避免生病,冬季讓自己多休息,減少勞累,是最基本的原則。為甚麼現在流感容易爆發?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城市人生活,往往冬季更為忙碌,無法休息,於是種下病根了。

 

載於2019年2月1日《信報》

作者為香港註冊中醫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