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存在嗎?

【李宇銘中醫博士撰文】

疫情流行,很多人急病亂投醫,感染了病毒,還沒什麼症狀,就趕快找藥來吃,可能會好心做壞事!

比如在還沒感染病毒,就去服一些中藥湯包、茶包;或者剛感染還沒有多少症狀,就吃某些中成藥,現在常用的是「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及「藿香正氣」等,又或者開始發病了,不管怎樣只要自己檢測陽性了,手上有這哪種中成藥就直接吃了,覺得這就是對治這種病毒的藥。這些做法,其實都相當危險。

(圖:Freepik

面對新冠病毒,很多人知道西藥沒什麼好方法,因而轉而找尋中藥預防。這種心態本身是好的,希望找尋更好的途徑去幫助自己,可是如果將中藥變成西藥的代替品,而不明白中醫的原理,這只是用了消費的心態,覺得買了東西就安心了,其實只是自己騙自己。

  • 究竟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存在還是不存在呢?
  • 這問題有兩方面回答:「存在,又不存在。」

先不要急,一起了解中醫上的預防疫情是怎樣的。

第一: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並不存在

要說能夠預防新冠病毒的一種中藥,或者一個處方。這在西醫上跟中醫上,嚴格上都難以存在。

先從西醫上說,西醫上要認為能夠預防新冠病毒,那就只有疫苗,而疫苗到目前也未有肯定的研究,說明使用了疫苗就能夠免於感染,更何況中藥呢?西醫上要有研究說明一種中藥能夠預防這病毒,甚至說不只是這新冠病毒,中藥上有沒有一種藥能夠預防某種病毒?這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你用了什麼藥,都總會有人照樣感染某種病毒的。

這不是中藥的問題,要明白中藥的理論思維。因為中藥治病的原理,並非藥物直接去殺毒、殺菌、祛邪,而是以中藥的藥性,輔助人體正氣去對抗邪氣,亦即是幫助人體自我療癒的理念。如果要去觀察「中藥怎樣抗病毒」,這是一種西醫的想法,如果中醫的想法則是:「中藥怎樣提升人體正氣,從而人體自我抵抗病毒」。

第二,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是存在的

如果說是透過中藥幫助提升人體正氣,從而預防病毒感染,這是可以做到的。現在有不少人,身邊家人都感染了,經常跟他們接觸自己卻沒有感染,這從中醫上就是正氣充足的特徵了。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當人體正氣充足,正氣就會幫助你免受外來邪氣入侵。

可是,每個人的正氣狀態不同,需要辨別五臟六腑、表裏氣血的狀態,提升正氣的方法,並非只是吃補品就可以。

中醫的基本理論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正氣虛弱的人要補身體,但是正氣太過旺盛的人要瀉走太多的正氣;體內有寒的就用熱藥平衡,有熱的就用寒藥去平衡。這就是過猶不及的思想,並非一味補身。

中醫上要提升正氣,預防感染新冠病毒的中藥,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也不一樣。再說一次,因為中藥的觀念這不是針對病毒,而是針對人體,每個人的體質、病情也不一樣,必須要個體化來安排藥物。

因此,不可能有一種藥、一個處方,可以幫助所有人預防感染病毒。

沒有經過診斷,不宜亂服中藥

就算有人送你某種中藥,說這可以幫助預防或治療這病情的,除非他是中醫師,給你詳細診斷了,不然最好不要胡亂吃藥。

在《漢書》之中,提到一段名言叫做:「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醫」並非指中醫師,而是指中等水平的醫師。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如果要找中等水平的醫師看病,倒不如不要看!」因為生病都可能會自己好,但是治療錯誤可能反而延誤病情,傷害身體!不妨來看一看這段話的原文: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漢書・藝文志》

這段文字前部分提到用中藥治療的原則,而後半段就提到「及失其宜者」,就是指沒有用對中醫藥的診治理論,用錯治療方法,例如熱病卻用了熱藥,寒病卻用寒藥,這樣會導致體內的精氣受傷,可是這些受傷,是「不見於外」的!意思是說,吃錯藥未必會在外面見得到。有時候病人以為自己表面症狀反而減輕了,但是可能卻是因為吃錯藥所導致的。

例如不少這類「抗病毒」的中藥,是偏於寒涼的。比如很多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無論有哪些症狀,中醫上都可以理解為人體正氣抵抗病情的現象。可是使用了寒涼藥之後,不管你體內是有寒氣還是熱氣,這些寒藥都會作用在人體的正氣上,有可能會削弱體內的正氣。而當正氣減弱之後,抵抗病情的力量也會降低了,結果症狀也會減輕!因此表面好像病情好了,可是實際上病情是更嚴重了。

臨床上經常看到,不少病人雖然病毒檢測轉陰性了,可是因為之前用了錯誤方法治療,於是身體變得更虛弱了,反而變成了其他病情,得不償失。身體本身已經虛弱、患有多種疾病的人,如果在這個時候感染病毒,還選用了錯誤的方法去預防治療,那就有可能在這時候賠上自己的性命。

趁著疫情,重新學習找回健康

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是想找到一種藥、一個藥方去預防某種病毒,這種「簡單的思維」,往往才是導致我們容易反覆生病的原因!這種想法,往往會導致自己生病的時候,例如感冒,總是想找一種簡單的藥去壓抑它、解決它,而不想去找尋自己感冒生病的原因。

凡藥三分毒,藥物一般是生病的時候才應該服用的。如果還未生病的話,更應該從生活作息、飲食、情志上幫助提升健康,預防生病。

趁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好好學習正確面對生病的預防和治療方式,不要再壓抑自己的正氣了!人體本身擁有做好的抵抗力,就好像大自然的各種動物,生病都是靠自己好過來的。

所謂「邪不能勝正」,只要不傷害自己的正氣,每個人都有自癒能力,面對疾病的挑戰。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