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病了吃甚麼好?

14

 

很多朋友見到中醫師的時候,喜歡問這一類問題:我常常覺得疲倦乏力,吃甚麼好呢?失眠吃甚麼好?皮膚乾燥吃甚麼好?高血壓吃甚麼好?哮喘吃甚麼好?……這一類生病了吃甚麼好的問題,假如沒有經過診斷,其實都是無法回答的。先看一看《黃帝內經》一段文字吧:

「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這裡提出一個常見的問題,熱病初癒,有時候還會餘下一些後遺症,比如說感冒過後仍然常常有咳嗽咯痰好一段時間,為甚麼會這樣呢?這裡解釋,原因是在生病的時候勉強吃太多東西,因而使病愈後仍遺留一些毛病。在熱病剛愈的時候,假如吃肉則容易死灰復燃,舊病再起,吃太多東西則會使病愈後仍遺留有其他不適,這些都是要禁忌的。

這段文字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生病的時候切忌吃太多東西!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例如家人生病了,通常特別關注他的「胃口」,總是覺得生病時要吃多點,才有力氣對抗疾病。殊不知在《內經》正唱反調,提醒我們吃太多東西的壞處!其實不單是熱病,很多時我們生病了,自然沒有胃口,這都是人體正常的反應,提醒我們要吃少一點,讓身體專心應付疾病,不要多吃損傷腸胃。

這段話還有一個重要思想:生病了不是先問要「吃甚麼」,而是要問「不吃甚麼」。在生病的時候切忌胡亂吃東西,先不要吃「幫助」疾病的食物,使病情加重,不要飲食過飽,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這段經文中還有一句話:「治之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這種病後的後遺症該如何治療?岐伯的回答十分「官腔」,說要視乎疾病的虛還是實,來進行調治,則必定能夠痊愈。

細心想起來,這種問題其實很常見,比如感冒之後剩下一些不適,就會問中醫可以吃甚麼調養啊?不吃藥可不可?可是按照岐伯的回答,即使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我們還是要視乎「虛實」,換句話說就是要經過中醫的診斷,知道了疾病的原因,才能夠說得上如何處理。

這就是中醫重視治病求本的思想。在中醫的字典裏面,沒有退燒藥、降壓藥、止痛藥,中醫不喜歡針對症狀而用藥,假如不知道疾病的成因,單說某某病就要建議吃點甚麼調養,這當然是妙想天開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13. 生病原因是什麽?

13

 

很多朋友見到中醫師的時候,喜歡問一類問題,譬如說:我常常腰酸,是否屬於「腎虛」呢?我失眠心悸,是否「心血虛」呢?我眼睛發紅,是否「肝火」呢?我肚子常常不舒服,是否裏面有「風」呢?……這一類問題的提問方式,將某某病對應某某中醫病因,實際上是相當難回答的!為甚麼?不妨看看《黃帝內經》如何回答類似問題: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者,何也?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這一段文字十分有趣,黃帝問了一個頗為常識性的問題:「為何肺會使人咳嗽?」其實人人也明白,咳嗽是肺的毛病,可是細心再想,為何肺會引起咳嗽呢?這問題或許我們很少想過,岐伯的回答是:「五臟六腑皆會讓人咳嗽,不單獨是肺引起啊!」然後在整篇文章裏,詳細論述了五臟和六腑各種咳嗽的成因,甚至指出咳嗽與天地規律也有關係。

岐伯的回答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他並非一開始就說:「咳嗽是肺的毛病」,他是嘗試糾正一種錯誤觀念,當人人都以為咳嗽是肺的問題時,他當頭棒喝的說,不是這樣!而是五臟六腑都有關。這正反映了中醫的思想,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牽一髮、動全身,五臟六腑都互有聯繫,「咳嗽」只是一個例子,即使代入各種其他病證也是一樣,「五臟六腑皆令人病」。

所以,開首說的一大堆問題,其實都是「不可說」的!在中醫的眼裏,每一種病都不可能只有一種原因,而是千絲萬縷、環環緊扣,每種病要講成因的話,都幾乎要把整個五臟六腑的理論講一遍,那就等於花幾年去學中醫了!

當然,在假若在一個具體的病人身上,經過醫師診斷之後,原因或許可以說上一些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醫師說我「腰痛是腎虛」引起,就跟其他人說:「中醫認為腰痛就是腎虛」!

中醫跟西醫的思維很不一樣,西醫在解釋疾病成因時多傾向於「單因素、絕對性」的解釋,而中醫則喜歡找尋疾病的「多因素、相關性」,認為每一種疾病都跟許多因素相關。

  其實,所謂生病的「原因」,都不單有一個答案。假如說腰痛的原因是「腎虛」,那麼為甚麼會有腎虛?與先天因素有關嗎?跟情緒性格有關?飲食、氣候、季節、職業、家居環境、社會因素……其實都有關係!高明的中醫就是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裏,發現這生病的「關係圖」,只要「搞好關係」,自然不會生病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12. 為何中醫能夠當宰相?

12

 

香港人過海關的時候可以走電子通道「e道」(电子快速通道),因為同音的關係,每一次用「e道」時都讓我想起韓劇「醫道」!可是,究竟中醫裏的「醫道」指甚麼?原來醫道一詞是出自於《黃帝內經》!書中記載黃帝向其弟子雷公,詢問了同樣的問題,說:「子知醫之道乎?」接著黃帝詳細的解釋:

「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假如你要學中醫,究竟要學一些什麽內容?這裡替「醫道」定出了上到下的最大範圍。天文與地理,並非指現在的天文學和地理學,而是更大的概念,是指天之道和地之道。天文就是日月星辰等星體的「宇宙規律」,也包括了風雨雷電等的「氣象規律」,就好像月亮影響潮汐一樣,這些天上的規律會也影響人體,也就是中醫說的「天人相應」。地理就是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這些環境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

至於人事,是指人情事理、人與人之間的人倫關係,而更廣義的說,人事是指一切由人所發生的事。但是,人世間的一切知識和學問,其實都是由人產生的,那麼當一個中醫,要懂得的東西可真無窮無盡啊!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確實是一門「通識教育」。學習中醫要求的知識面極廣,自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開始,已經要求中醫必須是「通才」,掌握萬事萬物的共同規律,能夠明白天地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夠治病救人。亦因此中醫裏有一句名言:「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就是指當「中醫」與當國家「宰相」性質其實差不多,既然這個人通曉了天地人之事,治病與治國,都能遊刃有餘。

有人笑說:「當中醫能夠做一個國家的元首,西醫則只能夠做各部門的首長」,這並非是要貶低西醫,而是指出了兩者的醫學理論的特點。西醫學要求的是專精,一個越高明的西醫,就要在一個專科內鑽研得非常深入,而不可能所有學科都精研,從政府職能而言就是能管理個別部門;可是中醫就不行了,必須要通博,有廣泛的知識,整體融匯貫通天地人之事,在政府的職能而言,就是能夠溝通各個部門,負責最高的領導工作。

所以,中醫還有一句話說:「下醫治病,中醫治人,上醫治國」,就是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學習「醫道」的最高理想。原來,學中醫的最終歸宿是可以從政呢!哈!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11. 同病吃藥不相同?

11

熟悉中醫的朋友,都會發現一種現象:假如兩個人患了感冒,一起去看中醫,大家的處方卻不一樣。為何會有這種現象?《黃帝內經》中有討論到這個問題: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黃帝內經》的作者,與我們有同樣的問題,為何中醫治病,同一種病,治療不同,卻是都能治愈?這裡說了其中一個答案:與地理環境有關。

實際上地域不是唯一因素,中醫常說「三因制宜」,就是指診治疾病時需要以「時、地、人」等三方面去作考慮。「因時」就是時間,例如四季,甚至不同年份有各自的氣候特點;「因地」就是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會影響人的身體,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可造成疾病發生的不同土壤;「因人」就是只指每一個人有不同的體質狀況,而這種體質又與以上的「時地」有關。

因此,即使得了感冒,在每一個人身上,可以有不同的原因,處方自然也不一樣了。中醫治病時需要考慮到每一個人的獨特情況,就好像量身定做一件合身的衣服,每個人不同。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即使吃的東西一樣,可是人人都有不同的身體。

中國傳統的思想正是如此。例如教育孩子,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需要「因材施教」;又例如擇業工作,每人有各自的才能和喜好,需要「因人而異」。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假若我們能夠因應能力給予栽培,也是一種「順應自然」,使人人得以成材,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在中醫上,則稱為「同病異治」,雖然同一種病,用了不同的治療方法,卻也能達到治愈的效果,就是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走不同的路線,皆能達到目的地。

所以《黃帝內經》又說:「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為何不同的治法亦能使病康復?《內經》解釋,就是因為我們知道病的原因,知道治療的方向,所以就算用不同的手段,均能夠達致同樣結果。在海上航行,海這麼大,當然可以隨意選擇航線,但假若沒有指南針,失去了方向,就無法走出迷霧了。諺語說:「發現問題,比回答問題更重要」,假如不知道疾病的根結,縱使你手上有千萬張藥方,又如何能治愈疾病?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10. 中醫是否反對吃素?

10

有些人以為,補養身體一定要吃肉,煲老火湯一定要放肉才行,甚至推論中醫反對素食,這些其實都違背了中醫的思想。自古以來,不少著名醫家非常提倡素食,例如唐代大醫孫思邈,他說「常須少食肉,多食飯……」他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活到了一百多歲。

雖然《黃帝內經》不反對吃肉,但應該說是較為支持素食的,有一段話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營養學」概念!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已經有類似營養金字塔的說法了。

仔細看這四大類,嚴格來講不是平等地位,而是有不同層次的,不是說每天四類各占一份就最好。穀類是「供養」人生命的,所以最為基本、必須吃!水果是「輔助」的,而蔬菜則是讓人「充滿」,給我們吃飽的。所以按等次說,穀類應該吃最多,蔬菜水果為其次。

至於肉類,其作用是「益」,這個字用得非常巧妙!益是指「有益」,是好的意思,這樣看肉類似乎不是必需品,就好像現在的「營養補充劑」那樣,它對身體可以有益處,但是並非沒有它就會死掉。

可是,「益」字在古代的本意是「溢」,即「滿溢」,水滿瀉出水庫外,是好是壞?當然是浪費了、太多了!所以「益」字在《內經》中有時候也屬貶義,有「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的過猶不及思想,它雖然有益處,可是很容易走到反面。

因此,《內經》記載了很多吃肉而導致的疾病,例如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是說一個人剛感冒初癒,千萬不要給他吃肉,吃了容易使病情復發。可是我們現在很多時都是倒過來,剛感冒好了,稍有點胃口,就立刻吃肉;又或者剛生孩子的婦女,就天天喝雞湯,其實都對身體不好。

還有說:「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高梁是指「膏粱」,是脂膏、細糧的意思,亦即是肉食和精細的食品,細糧可理解為經過加工,就像在超市裏能面買到的各種食品:蛋糕、罐頭、薯片、糖果、雪糕……

這段話作出嚴厲的警告!例如消渴、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痿弱、氣喘等病,是肥胖、富貴人才得的,都是因為吃「膏粱」太多引起吧!《內經》有這樣的記載,看來歷史還是不斷重複,即使到了今天,為何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這麼多?原因很簡單吧,都是富貴病、文明病,是吃出來的。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9. 新年該吃甚麼好?

9

農曆新年快到了,很多人都問中醫,新年吃些什麽好啊?我會斬釘截鐵的說:「吃素好!」

這可不是胡說的,而是根據《黃帝內經》的思想,有一段講四季養生的話這麼說: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這裡強調春天需要「生而勿殺」,換句話就是不要殺生吧!為何這樣說?就是因為經過冬天的沉寂後,春天漸見生機,這時候殺生,就違反了自然之道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

不殺生、吃素,並非一種盲目的清規戒條,而是有重要的養生意義。吃肉在傳統上叫作「葷」,葷通常指肉食,而在《說文解字》說:「葷,臭菜也」,佛教把「五辛」即蔥、蒜、韭菜等食物列為「葷」,意思是指這些食物會讓人頭「昏」腦脹,不能平靜。所以在春天吃素的意義,是強調有一個平靜而舒暢的內心環境,它所重視的是一種心態,而由心態決定你的生活習慣,再而影響健康。

春季養生非常強調精神調養,重點是「以使志生」,意思是人的精神情緒,經過冬天的內斂之後,是時候開展了。所以《內經》教導我們,可以早點起床,起床後在庭院裏散步,把束起來的頭髮放開(古人大都留長髮),試想像這幅圖畫,是否像放假去旅行的樣子,感覺放鬆舒暢?上文還提醒我們要多佈施、獎賞,而不要掠奪、懲罰,做好事,心情一定好極了!

春天確是素食的好時候,從身體機能上講,由於春季的陽氣逐漸生長,人的腸胃消化能力相對較弱,素食都是比較容易消化的,對身體特別有益處。

可是,在農曆新年的喜慶日子,我們往往會大魚大肉,吃得飽脹,這樣吃的話,會有甚麼後果?《內經》最後一句話,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有趣的是,結果往往不是眼下就能看到,而是到了夏天的時候,才會出現寒性疾病。這是因為在春天的時候,我們吃太多、太好,吃傷了腸胃,「殺」了剛剛初「生」的陽氣(殺生?),下一個季節不夠用,就出現毛病。

這就好像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很多科學家都說,我們耗掉了這麼多石油,排出了溫室氣體,可不是在當下立刻見到惡果,而是到了下一代才出現問題,要後悔已經太遲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8. 看中醫的三「不」

8

看中醫之前,大家都知道有一些事情是不可做的。例如不可以化妝,讓中醫看不到自己的氣色;又例如不可以喝染色的飲料,會使中醫看錯舌頭的顏色;還有看病前不可以剛做完運動、或者剛吃飽飯、喝酒,這都會影響脈象的準確性。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原來《黃帝內經》對病人有三個「不」的重要忠告:

第一個不:「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最後「至德」的意思,是指最高深的醫學道理,整句話就是說:對於哪些拘守於鬼神之說的人,我們是不可以跟他們談論醫學道理的。

這句話的基本意思,就是向人類宣告,中醫不是迷信的東西,中醫學跟鬼神無關!不要將中醫跟巫術放在一起談論。但再想深一層,既然中醫本身是一門科學,為何不可以向哪些迷信的人去討論?這是因為中醫的道理淵博深奧,假如一個人本身只是希望接受權威的命令而不善於思考,跟他們談醫學則是對牛彈琴。因此,假若看中醫時想讓醫師給你多作解釋,大家應該知道要怎麼做了。

第二個不:「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這是說,憎厭針石治療的人,是不可以跟他們談論高深的醫學技巧。當然了,假如一個病人害怕針灸,你怎麼跟他說要用針,都是多餘。其實怕針刺是人之常情,也有人會怕吃藥,或者再深一層次,許多人生病了之後,都害怕要改變自己。比如有些病是因為吃得太多而引起的,以後要叫他每一頓飯不可吃太多、太好,或許是難比登天的事。

第三個不:「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這句話表面上看似很無聊,病人不給醫生幫助,當然不能治好嘛!其實不僅如此,好些患者雖然表面上是在治病,可是內心卻不是。有些病人一邊治病,一邊在覺得自己的病還是治不了的,總覺得自己是得了大病而醫生沒有診斷出來,總是認為自己是得了絕症才「安心」。

有些西醫上診斷為癌症的病人,剛聽到自己患癌的消息,就好像是死神突然降臨,精神瀕臨崩潰,於是心存放棄,無論醫生有什麽方法,自己也無心亂戰。有了這種心態,會給治療大打折扣,假如自己都不願意康復,無論醫生怎麼幫助,都是徒勞無功的。人的心理、情緒是會影響療效,積極的信念對於康復是非常重要的,從這角度想,這真是「信者得救」啊!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7. 為甚麼人要疼痛?

7

中醫裏有一句諺語,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其實這句話是後人在《黃帝內經》的思想中總結出來的,原本的話是這樣說:

「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這段話的意思是,人體的經脈之中,氣血是循環不息的,但是當寒氣入侵之後,就會使氣血受阻不通,因而突然作痛。

當然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了,就好像在中國的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河面也會結冰,水不能流通;抑或在街道上遇上撞車了,交通堵塞,難以行走;又或者像家中的下水道,假如有東西堵住了,污水沖不走,家裏肯定臭氣燻天!

雖然原文中說是由於寒氣入侵,但我們應該理解為一種舉例,中醫很多時說「傷寒」,實際上也包含了多種致病的因素在內。換句話說,只要是各種因素導致經脈不通的話,都可以引起疼痛。

比如說頭痛:受寒太久,吹冷氣、受冷風,會引致頭痛;在外曬太陽受熱太多,中暑了,也可以頭痛;經常吃冰淇淋、喝冷飲,可以讓人頭痛;心情不好,時常發脾氣,俗語也說「怒髮衝冠」,當然也可以頭痛了。

倒過來看,疼痛對人來說其實很重要!因為出現了疼痛,我們就知道體內有「堵塞」了。它是一種內在狀況的反映,中醫說「有諸內必形於外」,假如人體不暢通了,自然會響起疼痛的警號。這個警號就好像火災時響起了警鐘一樣,是叫我們要去逃生、去救火,假如我們不管身體疼痛的原因,見到疼痛就吃止痛藥壓下去了,那就好像火災時直接關掉警鐘,當作沒事發生那樣,任由火勢蔓延。

其實「不通則痛」,這個痛也是舉例而言,實際上應該說「不通則病」。中醫經典《金匱要略》裏有一句話說:「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假若人的臟腑氣血暢通,人自然不會生病了。所以做中醫,其實就好像作一個「管道工人」!只要搞通人的氣血,病自然離你而去。

因此,如何獲得健康?那就是要保持暢通!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靜;每天保持「三通」:大便通、小便通、出汗通;飲食節制,保持「出入口」正常;注意避「寒」(記得上面說寒是甚麼意思嗎?)。若能做到如此種種,就能夠確保體內的氣血通暢,身體健康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6. 如何成為智者聰明強壯?

6

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智者?竟然《黃帝內經》有告訴我們具體方法!只有八個字——「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重要是能做到「察同」;相反,愚笨的人就只能做到「察異」。察同,就是觀察事物之間的相似、相同之處,察異則是強調事物之間的不同點了。

《內經》在這一句話之後,緊接還說:「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原來成為了智者,不單會有智慧,還會耳朵聰慧、眼睛明亮,更會輕身強壯,即使年老也相當壯健,正值壯年時更比普通人強壯,這些都是愚者所不具備的。

為甚麼智者身體會特別健康?主要是因為他們懂得了養生的方式,因為他能夠「察同」,就是懂得了自然的大道與養生之道,亦即是天道與人道的共同點,能夠順應自然而生活,因此能夠獲得最佳健康。

其實還不單如此,還因為智者這種思考模式,讓他減除不少煩惱!不是這樣嘛?就好像我們學習讀書的時候,假如想掌握每一件事情的獨特性,可是世界上的知識汗牛充棟,窮一輩子也無法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會,假如我們把自己的目標定在「察異」上,我們的人生實在太累了。當我們能夠做察同,學習的目標是在觀察事物的共通點上,我們就能夠做到融匯貫通,舉一反三。

 因此,《內經》還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意思是世界的事物,假如我們以陰陽去仔細區分,可以有成千上萬的差別,但是假如我們能夠掌握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中醫就是以陰陽與五行的方法,來把各種事物串聯起來,讓我們明白事物之間的關係。

「察同」還可以用在人際關係上。孔子的名言說:「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雖然每一個人都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君子就能夠做到和睦共處。為甚麼君子能夠做到這樣?正是因為君子能夠觀察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似之處,而不強調彼此的不同點。智者實際上亦即是君子呢!可是小人就不是這樣了,也像是愚者只會「察異」、「同而不和」,表面上雖然與你好像關係很好,實際上卻各懷鬼胎,無法真正的溝通。

既然智者能夠有非常好的人際關係,與人們和諧相處,必然心情愉快,難怪會有最佳的健康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5. 如何成為聖人治未病?

5

如何能成為一個聖人?在《黃帝內經》中有不少記載,對聖人的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需要做到「治未病」: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鬭而鑄錐,不亦晚乎!」

這段話是說,聖人不會治已經發生的病,而只會選擇在疾病尚未發生時就治理,假若在疾病已經發生之後才治療,就好像臨渴才去挖井,戰亂發生才鑄造兵器,不是已經太晚了嗎?

「未病」即是疾病尚未發生的意思,那麼,病還未出現,為何要進行治療?這就是中醫的高明之處了!雖然疾病的病徵尚未顯露,可是病根已經種下,以後還是會發作出來的,因此及早治理,則能防範於未然。

「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大家都非常清楚,可是「治未病」的含義,遠不止「及早預防」這麼簡單。你可以到醫院中詢問一下患病的人,他們得病前是否知道要及早預防的重要?相信大部份人都知道,可是到了真實生活中,往往都被我們忽略了。

這種忽略,也不能怪責誰的,確實「治未病」並非任何人都能做到,不是每年去做身體檢查就已經足夠。《內經》強調,這是聖人的獨有能力,「治未病」的重點,其實是強調「洞察力」,在醫理上說,就是強調中醫的診察能力,能夠見微知著;又或者說,就像做一個好領袖,需要具備「遠見」的素質一樣,提前看到問題的存在。

治未病的思想,不單可以用在治病,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說,有一些年輕人誤入歧途,染上毒癮,這種「病」,要說成因可有一大堆,但是我們追溯可發現,這些年輕人大都有不完整的家庭,家裡缺乏教育、關愛所導致。可是作為父母的,往往就是未能「察覺」問題的存在,沒有在問題尚未發生的時候就去解決它,因此到問題發生了,已經不能回頭。

又例如夫妻之間關係不好,出現了婚外情,這種「病」,要說是誰的錯,其實已經太遲了。假如夫妻之間一直以來溝通良好、相親相愛,哪會出現這問題?問題就在於我們未能及早洞察問題的存在,到問題出現了,已經很難挽回。

要成為一個「聖人」,其實也並非想像中之難,但確實需要我們細心觀察,不允許有「拖延」的習慣,要積極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否讓自己的生命活得健康,就看我們會否「治未病」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