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开首的第一段文字,黄帝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听闻上古的人都能够活到百岁,而且身体动作都没有衰退,可是到了今天,为甚么人们到了五十来岁,就已经衰弱了?
《内经》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黄帝说这段话时,是指比两千年前更上古的时间,而他当时说的「今天」,已经发现这种现象。这一个问题,到现在我们还是非常关心,可是现在五十岁衰老好像是一件常事了,甚至有些年轻人都在概叹,为甚么到二、三十岁就变老了?活到百岁真有可能吗?
于是,《内经》中记载了岐伯的回答:「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为甚么上古的人能够活过百岁呢?道理说出来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天道」。这个「道」,就是指万事万物的正常规律,这规律体现在人身上,我们就会叫作「生命之道」,或者「养生之道」了。
懂得养生的人,就是懂得按照天道的法则来生活。尤其「节制」二字,是中医的智慧养生窍门,凡事过犹不及,讲求中庸之道。这里还举了一些具体例子,主要还包括了三方面:饮食饥饱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劳作安逸有节度等,就是饮食、生活、运动三方面,只要都做好了,健康就距离我们不远了。
但是岐伯还指出了反面情况,为何半百就早衰?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种无节制的生活,大家都会感到不健康了,可是在我们身边,却有许多人都是这样过日子:有人为了满足食欲,饮食过饱过丰;有人为了追求享乐,生活没有规律;有人为求生计工作忙碌,弄得精神身体劳累不堪,却又缺少运动……
其实,无论是两千年前,抑或是今天,情况还是一样。这就是读古人书的价值了,《黄帝内经》之所以被誉为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就是因为她讲出了千古不变的道理,值得我们反复细味。
怎样让自己活到百岁?下期再谈。
(专栏Pdf版本:http://www.vegsochk.org/yueso/ys172/V3-6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