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愈老愈值錢?

【李宇銘中醫博士撰文】

先說一個趣事。以前任教過一個大學中醫碩士課程,其中有不少學生都是年老才來學中醫,入學時已經60歲以上了。

曾經在我出門診帶教學生時,旁邊坐著三位實習生,年紀都比我大很多,他們都有白頭髮,就只有我是黑頭髮的。

試過有病人走進來的時候,看著幾位同學坐在我旁邊,就說:「今天難得幾位老師一起來,帶領實習生看病!」(翻譯一下,他覺得我是實習生,幾位老者是帶領我學習的老師)

有中醫朋友說:怎樣可以成為老中醫?就是到老的時候才去學,你就會一下子變成老中醫了!

(圖:freepik

這個現耐人尋味,就是很多人都相信,中醫是愈老愈值錢。

我自己剛出道的時候,一直在「裝老中醫」,以前總是穿唐裝,一副學究的樣子。後來年紀大一點,就倒過來裝年輕。

其實這都是以貌取人啦!那究竟怎樣的中醫更「值錢」?這樣想也是很市儈啊!很多事情不是用錢來算的,高明的醫師也不一定就事業有成,有可能大隱於市。

人們很多時都只看表面,例如看學歷、頭銜,或者穿著衣服、外表形象。其實更重要的是內在,可是內在不容易看清,就連我們中醫師去看其他同道,也很難判斷他的醫術如何。

那怎樣推薦醫師給朋友呢?我自己有一個簡單方式,傳統中醫有種觀念,叫做「德重於術」,醫德重於醫術。醫術高低不是最重要的,他是否一個可信賴的人、是否一個善良的人,這些更為重要。

再具體一點,中醫重視「治人」而不只是「治病」,看病的時候,這位醫師有沒有把你當做是一個人來看待?你有沒有聽得懂醫師給你說的話?有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

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比說起冷漠的專業術語更有溫度。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