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經常問身邊的朋友:「你人生最想做的是什麼?」「你怎樣才死而無憾?」這問題我也一直問自己,直到最近這一個多月,我終於知道自己的答案。
我的人生使命——復興仲景醫學!
自從學中醫以來,受到師長的熏陶,我一直將「復興中醫」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就如恩師李致重教授在《中醫復興論》說:「中醫正處在即將消亡的邊緣,也處在新的突破的前夜。」【中醫為何消亡?可參考:香港人第三隻眼看中醫存亡】
李致重教授年輕時已有復興中醫之抱負,為中醫奉獻所有生命,即使退休後仍為中醫奮力呼籲,我深受感動!我們深信中醫定能在當代復興,是救治時代各種問題的「靈丹妙藥」之一,例如環境、心靈、政治等之問題,復興中醫亦即復興中庸之道的中國文化思想,亦為修身治國之一途。
至於復興中醫的進路,自從大學三年級後,我就一直鍾情於研究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醫有四大經典,而張仲景的著作佔了其中兩部,可見這書在中醫界的地位,可以說,如果要復興中醫,復興仲景醫學是其攻關要塞。
尤其是在大四之後,我額外花一年時間,到了南京中醫藥大學成為交換生,專心研讀《傷寒論》;一直到讀博士時一口氣寫了四部學術著作,至今我仍專注在《傷寒》經方的研究,已經有十多年了。過程中我經常在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我如此迷醉在這研究上?
【靈魂使命】
最近有朋友告訴我,怎樣確定自己的靈魂使命?他說有三個條件:
- 這件事情你一直都堅持在做,並不是新的事情;
- 這件事情是利益眾生的事情;
- 要做這件事情的過程雖然會面對艱苦,但會越做越感覺正確。
最後補充一點,當你找到這個靈魂使命,結果會怎樣?如果你全身投入去這件事之中,上天一定會讓你足夠生活下去,甚至生活比以前更為富足!
我明白到,恢復張仲景的醫學,是我此生的使命!仲景之書,自從一千八百年前面世至今,一直未被完全理解,有如珍寶藏在土裡,雖然只是嶄露頭角,已經令醫學界神魂顛倒,若果這寶藏全盤挖出,這將會是何等影響深遠。
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是中醫界的第一人物。如果《黃帝內經》是奠定中醫基礎理論的著作,那麼《傷寒論》就是統一中醫理論、使中醫理論標準化的著作,建立整套中醫整套理法方藥、辨證論治體系之經典,至今仍未有醫家能出其右。
仲景之書有「活人之書」、「眾方之祖」的美譽,是「中醫之魂」,若要復興中醫,使中醫重新興盛,全面解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最為關鍵。
只因為這事情難度太大,千百年來,仲景書是最多註家的中醫古籍,單是《傷寒論》的註家已達千家,現代研究亦以仲景學說最為活躍,可是至今依然未有滿意答案,反因解釋繁雜,令後學如墜五里雲霧之中。
余專於研究仲景學說多年,一直以來力求鑽入仲景之初心,使我的研究有了許多新的發現,只能不住讚嘆仲景醫學之奧妙,「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吾人以復興中醫為使命,而我的進路,是透過復興仲景醫學,誓願此生復興中醫之輝煌!
【實踐夢想之計劃】
要復興仲景醫學,並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需要眾人參與才能成事。而我在當中的角色,主要為研究與教育,我替自己訂立了以下兩項目標,而以目標一為關鍵:
【目標一】
在未來2-3年,完成最少10部仲景醫學的研究著作
出版著作題目包括:
1-2.《仲景原理——張仲景基礎理論研究》(預計出版著作2部)
3-6.《仲景內科學——張仲景病證理論研究》(預算出版系列著作約4部)
7.《仲景脈學——張仲景脈法理論研究》(預算出版著作1部)
8.《仲景量效——張仲景14種常用藥劑量功效關係研究》(預算出版著作1部)
9-10.《傷寒原意》、《金匱原意》(預算出版著作2部)入門讀物、對原文直接解讀
11.《傷寒溫病論》(預算出版著作1部),以張仲景理論解釋後世溫病學理論
12.《仲景虛熱論》(預算出版著作1部),以張仲景理論解釋後世各種火熱理論
另外,尚有多部《黃帝內經》理論研究、望診研究,以及其他中醫大眾著作計劃,待適當時機努力完成出版。
【目標二】
建立仲景學派,凝聚上百人的仲景醫學研習、應用群體
除了上述學術研究之外,期間亦會積極推動教育、推廣工作,例如:
- 拍攝網上免費課堂,讓人人也可以進入《傷寒》之門
- 開設facebook討論群組,促進學習交流
- 開辦課程,講授仲景醫學精髓,提升水平
- 師承授徒,與門生一起研習仲景醫學
- 臨床實踐,將仲景醫學全面應用於今天
此外,我還有另一個夢想,創立「中醫身心靈醫學會」,旗下設立「中醫生活書院」、「身心靈整合中心」、「中醫經典研究所」。由於這夢想更大更遠,而實踐這夢的前提,必須要讓仲景學派全面恢復,因此這夢將在未來兩三年醞釀,凝聚更多有志者共同完成。
【如何達成?】
為了完成夢想,我已經遞交辭職信,將於2017年3月中旬離開大學工作。未來2-3年,我要專心實踐夢想!
每週工作安排具體計劃:
每星期最少有3-4天專心閉關研究,其餘1-2天門診,或其他講學、社會服務等工作。
大學老師雖然是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是當中繁雜事情太多,各種行政工作,以及外來加諸的框框,實在難以有時間專心研究。若要今生完成此夢,就必須要跳出來,專心才能事成,如《醫門補要·自序》云:「醫貴乎精;業貴乎專」。
為了完成這目標,我已做了充足準備。十多年來研究的基礎,出版了超過一百萬字的學術著作和發表四十多篇論文,喜見我的書已成為長銷書多次翻印(李大夫著作);前幾年更以仲景醫學為題完成博士後研究,而以上計劃撰寫著作的題目,皆是博士後研究課題的延伸計劃,只待進一步完成。過去這一切,均為我的夢想打下堅實基礎,清晰指引我邁向下一步的人生路。
現在離開的決定,就好像當初花三年時間去北京讀博士那樣,專心追求學問,只是現在不同的地方,當初讀博士是要為了進入框框,而現在則是跳出框框,創造自己人生。
2017年我將到36歲,這是我的本命年(雞年),趁這時機,勇敢踏出一步,實現自己夢想。孔子云:「四十而不惑」,願我能在四十歲之前,在仲景醫學上進入不惑之境,完成使命,死而無憾。
【呼籲你的參與支持!】
誠心邀請您和您身邊的朋友,支持我這個夢想!無論是經濟上、物質上的支持,人脈關係、學術交流、經驗分享等支持,你也可以為我祈禱,一起想象這個願景實現,又或一兩句祝福鼓勵,這些都對我相當重要!
在此先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您的信念投入,定必帶來更大的力量,共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李宇銘
2016年12月27日
最後送上Prince Ea的短片,鼓勵你也追尋自己的夢想!
「你人生最想做的是什麼?」
「你怎樣才死而無憾?」
Prince Ea – Everybody Dies, But Not Everybody 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