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第三隻眼看中醫存亡

2012年《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一書在大陸出版,其中的後記,撰寫了李大夫對中醫發展的看法,如果你關心中醫界的現狀,這篇文章能夠能給你一個全面的概述。

 

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

《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後記

第三隻眼看中醫

 

兩年前在香港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中醫不切西瓜》,很高興今天這本書(較香港版擴充和修訂不少)能與內地讀者見面,當我再次閱讀書稿時,提醒我中醫如此迷人的原因——中醫和中國文化緊密的融合,中醫的理論又是那麼的「早熟」而完美,一直守護著中華兒女的健康;竟然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文明之林,正當各種古代文明早已煙消雲散,唯獨中醫和中國文化能夠延綿不斷至今。

我生於香港,在一個中西文化混雜的背景下學習中醫,從本來對中醫充滿懷疑,後來卻變成了尋根之旅,徹底成了中國文化的忠實「粉絲」,對中國人的身份日益認同。但也因為這港人的身份,對於內地的中醫發展狀況,總是有一種既內且外、若遠若近的感覺─要學好中醫必須要回到內地去,又抱著一種「局外人」的角度冷眼旁觀。

不知道會否「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到了本書的最後,想分享一些我對中醫現狀與展望的看法,看看這第三隻眼的角度,能否給您帶來一點啟發?

 

「會挑西瓜」的人怎麼了?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中醫藥一直受到重視,甚至在90年代初時已將「中西醫並重」列入國家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受到政府和民眾的日益喜愛。那麼,夾在其間的「中醫人」怎麼了?不妨看看一些宏觀的統計資料:

先說西醫的人數。根據註冊執業醫師數位,1952年的西醫人數為5.2萬;1963年14.3萬;1978年35.9萬;1985年60.2萬;1990年105.8萬;2000年119.5萬。西醫的人數,在近六十年來一直以倍數遞增,愈發壯大。

中醫又如何了?據了解,在1911年清末民初的時候,當時中醫大約有80萬左右,到了1949年新中國時,中醫約剩下約50萬(正式註冊的約有27萬),到了從2002年到2008年,註冊執業中醫人數一直保持在23-25萬人水準而略有升跌。從總體趨勢來看,中醫團隊日益萎縮,與西醫正好成對比,此消彼長。

再看2010年的最新統計,全國一共有241.3萬執業醫師(包括中西醫、以及助理醫師),其中中醫占15.4%即37.2萬,其餘西醫一共有204.2萬,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5.5。雖然中醫人數看似比過去有所回升,但由於這一資料與前述資料統計方式或有不同,未必能夠直接進行比較。(顯然中醫人數不太可能從08年25萬,兩年之後突然增加到37萬吧?)不管怎樣吧,假如這一個資料已經反映了「中西醫並重「,那麼中國的中醫夠厲害了,1個中醫「抵得上」5.5個西醫!難怪中醫可以愈來愈少了……

別以為全中國還有二、三十萬中醫,那樣還挺多的吧?不妨再聽聽一個殘酷的事實,由於「中醫師」可以允許開西藥用西醫治病,在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縣級基層中醫院之中,仍然會開湯藥治病的中醫大夫只占30%,說明大部分中醫已經不開湯藥。其實這個數字已經比較寬鬆了,過去更有調查顯示,現在真正懂得運用中醫理論來看病的中醫,大概只有10%,換句話說,聲稱自己是中醫、可是頭腦卻想著西醫的占90%,全國十三億人口裡面,真中醫大約只有兩、三萬人。

中醫就好像國寶大熊貓一樣,數量甚少、瀕臨絕種,需要花很大力氣去保護,不然以後要見到大熊貓的話,都只能在動物園裡,難以在野外自然生存了。甚至有名老中醫說過:「全國現在有熊貓300餘隻,而拿得出手的名老中醫比熊貓還少。」就是說這兩、三萬的真中醫裡面,要談上「高水準」的,不夠幾百個。

究竟中醫出現了什麼問題?以上資料有點死板,不妨再聽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

我有一位中醫博士朋友,人品很好,聰明勤快,在學期間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讀碩士的時候也因為成績優秀而提前攻博。他在博士畢業之前,人人都以為他前途無限,他卻籌算著如何「改行」,不想當中醫。問他為何不想幹呢?這樣不是很浪費了嗎?他說:對自己的中醫水準沒有信心。雖然讀了這麼多年中醫,但是一直以來都是學西醫的多,假如說要獨立用中醫看病,我沒信心;再者從工作環境來說,畢業後假如要在大醫院行醫,在病房必須主要用西醫看病,實際上用不了多少中醫,與自己本身學中醫的意願有所違背;假如到小診所工作,那麼我花這麼多年讀博士來幹什麼?想來想去,不如早點換別的工作更好了。

這一個例子,是大部分學中醫者的心聲,只不過很多人沒這勇氣毅然改行而已。試想想,假如連中醫博士也不想當中醫的話,本科畢業的也必然有同樣問題。這也是中醫人數日益下降的原因,中醫界「乏人乏術」,老中醫大聲呼喊要挽救中醫,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關乎中華文明未來的重要問題,中醫的文明延續了兩千多年之後,難道就斷送在這一輩人的手裡?

當政府與人民都大力支持中醫的時候,為何中醫人卻不願意當中醫?欲了解這吊詭的現象,先從「中西醫結合」說起。

 

「切開西瓜」與「不切西瓜」能夠結合嗎?

「中西醫結合」這一句話,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經耳熟能詳,一般人可能以為,經過幾十年了,現在的中醫發展該很成熟了吧,兩種醫學已經互相融合了,亦即所謂「中西合璧」。可是,老百姓可能從未想過,原來中醫與西醫其實沒有融合,「結合」只是「一起」的意思,就是兩種療法「一起上吧」!

這也是中文裡面「一詞多義」的問題,「結合」一詞可以指融為一體、合一永不分離;又可一指結伴同遊、兩者相依相隨。即是有「是一」還「是二」的兩種情況:這就好像精子與卵子結合成了胚胎,再無精卵之分,只有「一」了;一男一女結婚了,兩個人「結合」在一起組織家庭,但其實二人沒有融為一體,還是「二」。中醫與西醫,現在是「一」還是「二」呢?大家不妨想想看。

究竟中醫和西醫,可否融化為一體?讀者在看了本書以後,應該有一些想法了。道理很簡單吧,例如挑西瓜有兩大類方法,一類是「切開西瓜」的,一類是「不切西瓜」的,若問「兩大類方法可否融合為一種方法?」如果是「先拍西瓜」、「後切西瓜」,分開先後次序當然可以;但是從方法上看,切開與不切開,本身就是相對的,怎樣同時切開又不切開?從方法上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立的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好處、亦無必要合二為一。同樣地,「打開人體」與「不打開人體」的兩大類醫學方法,永遠也是無法融合的,最多只能夠分開先後應用。

現在所說的「中西醫結合」,實質內涵是「中西醫配合」,兩者從理論上從未融合過,而是在臨床技術與經驗上互相補充,以達致更好的療效。

互相配合的觀念十分有價值!大家不用替兩者「無法融合」而感到可惜,每一種醫學也有它的局限性,大家一起來互相幫助,體現了醫學界的和諧共融。外國很少提倡中西醫結合,而中國則十分推崇,這亦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中西醫互相配合,目的是希望在「一個患者身上」結合治療,以達致最佳療效,不過到了後來,中西醫結合卻引申了另一種概念─中西醫學兩者在「一個醫生身上」結合。這種想法有甚麼問題呢?這是一個關鍵點,是中醫人數不斷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切開西瓜」與「不切西瓜」一起練習行不行?

如果中醫很容易學的話,肯定很多人願意投身其中吧!可是大家都知道,學中醫要背的東西很多、學習時間長、要懂得深奧的古文、還要有悟性、融會貫通,真是少點毅力也不行。

不過,學醫的難度自古皆有,難道現代人比古代人要笨嗎?不是。現代學中醫的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自民國至今,學中醫的已經不可以單純學中醫了,必須要同時學西醫。對此到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合理的事,卻有多少人反思過,為何在中醫必須要學習西醫的同時,可是西醫沒有要求學習中醫?

同時左手用毛筆寫字,右手用鋼筆寫字,恐怕大部分人做不到;如果老師要求你從整體的去觀察一幅圖畫,同時又叫你用放大鏡看某一部分,你肯定會說「怎麼可能」?當一個中醫學生,要同時學習中醫和西醫,腦袋常常會打架。

這裡不是排除一個人同時掌握兩套醫學知識的可能,但這往往只出現在絕少數的精英身上,而且這一類醫師,都是先學會某一套醫學之後,再學另一套醫學,過去一些高水準的老中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再者,就算是能夠把握兩套醫學的高明大夫,在診治疾病的時候,也必然是分開先後的,兩種醫學理論分開思考,而不可能同時進行。

應用與學習是兩件差別很大的事情,現在的中醫學生,由於中西醫一起學習,混淆迷惑占了大部分學習時間,頭腦沒怎麼清醒過,導致學習停滯不前。舉例說,中醫「心肝脾肺腎」的概念與西醫的臟器完全不同,由於西醫形下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而中醫的形上概念較難把握,到最後,總是西醫「學」進去了、中醫「啃」進去了,老師美其言說「先背誦、後理解」,縱使到畢業了,大部分中醫學生也是迷迷糊糊。由於中醫學生未必能夠清楚理解中醫與西醫的思維差異,傾向用西醫的角度理解中醫,或用中醫角度評價西醫,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懷疑;反觀西醫學生,則甚少有人懷疑自己的醫學理論,專心一致求學。在這樣的環境下,現在學習中醫,可謂難上加難。

這裡也不是反對人應該有「懷疑精神」,科學的態度應該是實事求是,對事物保持懷疑的態度加以研究,是值得推崇的。可是這裡有一個「研究」與「學習」的區別問題,研究強調懷疑是對的,但是學習則需要先相信,不相信一種知識,就算能記住也不想應用。

中西醫一起學習的問題,我深有體會。在港澳台、以及全世界大部分有中醫的國家,其實都是不允許中醫開西藥、不允許中醫使用任何西醫的治療方法,換句話說,中醫就是要乖乖的只用你的中醫,西醫也只可以用西醫,河水不犯井水。

香港這種做法,得到了本地中醫的認同,大家覺得這樣很合理,中醫也不希望西醫「踩過界」來開中藥吧。身為中醫,本應該只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好像做建築師的,哪會要求做測量師的工作?就算是西醫,精神病科的就不會爭取同時幹婦科。

可是,當我跟內地的中醫學生分享這種情況,得到了兩種極端反應:一,這真好啊!中醫本身就應該這樣吧,那樣才能夠學好中醫!二,這不就局限了療效嘛?既然西醫有效,不給中醫用西醫方法,這是對中醫的不公平啊!不管是哪一種反應,實際上大部分內地的中醫學生,在臨床看病時候,無法不採取西醫的角度思考,亦即無法單純用中醫解決問題、診斷疾病,腦袋裡籠罩著西醫的陰影卻不自知。

進一步說,其實問題也不是來自學習西醫的知識。我們在香港學中醫時,課程跟內地的相約,也是中西醫兩者一起學,可是我們跟內地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差異─學習態度。我們知道,學習西醫的知識,是為了方便與西醫溝通,了解患者病情,由於我們日後卻無法運用西醫看病,因此對待西醫知識的態度,「了解」就可以,迫使自己必須學會單純用中醫看病;可是內地的中醫學生,無法像我們那樣輕鬆了,由於他們畢業以後,無論在哪一個醫療單位工作,西醫都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就算中醫學不好也不要緊,假如學好了西醫,起碼可以生存,避免醫療糾紛,即使「治不好也治不死」。這就決定了普遍內地中醫學生的學習態度,必須先「掌握」西醫,先西後中。

這就歸咎到根本處了!為何現在中醫人數愈來愈少?為何學中醫的人之中,沒多少人學好中醫?這雖然與很多方面都有關係:法規、制度、教育、臨床、科研……而這些因素最後共同加力在一個作用點上,形成了如斯的學習的態度。

 

如何練好「不切西瓜」的方法?

這不能怪罪中醫學生,「天下無不是的孩子,而只有不是的父母」,有這種態度,不是他們所想,也是為世所迫。年輕人本來高高興興報讀中醫院校,希望學好中醫,到頭來卻發現並非這麼簡單,在學好中醫之前必須滿足許多先決條件,既然沒有另一條路,就只能順應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吧,順勢而行,不喜歡搞對抗。

不妨問一個問題:為何中醫必須要學習西醫?難道中醫本身無法成為獨立的醫學?沒有西醫的幫助中醫無法看病?難道西醫比中醫要高明得多?統統都不是。這有一個歷史背景,在清末民初之時,列強入侵中國,中國人的自信都被西方的船堅炮利所攻破了,人人都感染了「文化自卑症」,當時更加提出了廢止中醫的議案,雖被中醫界強烈的反對,可是中醫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必須要妥協,後來就開始了所有中醫必須學習西醫的要求,目的是要「改造中醫」,讓中醫變得「現代」一點,這種思想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不少中醫強調臨床可以運用西醫,原因是可以補充中醫的不足。這種想法就好像一個說中文的人,口中混雜幾句英語,感覺很時尚,但卻遭人批評這是中文水準的退步,其實兩種語言也沒學好。難道單純用中文不足以表達自己?其實,強調中醫應該要用西醫的人,往往是自我安慰,在這種環境下,假如還堅持純用中醫,反而成為異類了。

中醫被矮化,原因是文化自卑、自信不足,西醫剛傳入中國之時,中醫還未認識清楚西醫為何物,無法講清楚中西醫之間的差別、中醫自身的特點,無力抵抗外來文化的強勢入侵。可是時至今天,隨著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日益提提升,中醫也逐漸地抬起頭來,愈來愈多外國人相信中醫、學習中醫,中醫也清楚了自身的優勢,既然如此,中醫是否依然必須學習西醫?必須同時應用兩套醫學?

現今社會講求「分工」,每一種職業愈是仔細則愈是專業,為何唯獨到了醫學就出現例外?其實,「中西醫結合」(配合)最佳的方法,就是一個專業的西醫與一個專業的中醫,兩個人誠懇地互相合作,為患者制定最佳的醫療方案。一個人同時扮演兩個角色,顯然就不夠專業了。尤其在現代的中國,缺乏的不是西醫(西醫已經有兩百萬大軍了),而是嚴重缺乏純正的中醫大夫,在中醫瀕臨消亡之時,還要求中醫要懂得西醫,而不是反過來要求西醫懂得中醫,這樣當中醫怎教人不累?

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卑症」,其實已經治癒得七七八八了,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漸增,是時候冷靜下來重新考慮,給中醫從當初的改造束縛中解放開來,讓中醫可以好好的展現真我、活得自在。

無論學習任何東西,怎樣能夠學習得好?最重要的是貴乎「專」。假如一個人能夠專心一致的去學習一件新的事物,無論它有多大難度,都必然能夠學好。

學習中醫也是一樣呢,有一句話說:「環境改變不了,就改變自己心態吧!」,也像是中醫對疾病發生的看法:「內外因之中以內因為主導」,中醫學生只要「頓悟」明白這一狀況,擺正自己的心態「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心直搗黃龍,成功指日可待!

 

不切開就能夠挑好西瓜,為何還要將它切開來?

除了讓中醫自身發揮的角度考慮,讓中醫能夠獨立走自己的路、分清中西醫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節省醫療資源。

在全世界人口爆棚、人類資源缺乏的今天,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貧窮下,在缺醫少藥的環境生存,珍惜醫療資源、減輕政府的醫療開支,是當今的重要議題。世界上很多人連單純接觸西醫或中醫都不足夠了,現在談中西醫要互相配合,其實是城市人、富有人的一種奢侈。

這裡並並非說不允許醫學進步,而是不要忘記醫學的根本目的─「治病救人」。能治好病、提高臨床療效,解決民間疾苦,這就是醫學的最終目的。面對全世界這麼多貧苦大眾,只有富有者得到更多的服務、需要最好的醫術,這就不太公平了。醫療與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醫學的真正進步,也應該是用最簡便的方法,給人們解決問題,使人人得到保障。這也是科學的理想,科學並非以複雜為佳,而是以「簡單為美」,愈是精煉而簡明的理論愈有價值。

順帶一說中醫的「科研」問題。由於國家非常支持中醫的發展,近年投入了億萬元的科研經費,但若真幫助中醫發展了,為何現代會用中醫看病的人數還是那麼少?這反映了科研成果與臨床脫節,科研只為了科研的發展。其實,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是運用了西醫的角度來研究中醫,目的在於說明「中醫的科學性」,通俗點講就是證明」黃大媽是姓黃的;西醫的研究,從來沒有用來證明「我是科學的」,都是幫助自己不斷向前。

由於中西兩種醫學理論的不同,中醫是在兩千多年前已經成熟的理論,而西醫則是近兩百年的產物,現在的問題可說是:西醫處於年輕時期,還未理解中醫學這老人家在想甚麼,所以抱有非常好奇的心態希望認識中醫。假若西醫希望研究中醫,這本來是好事情,只不過現在中醫這老人家,聽到年輕人說了現代的科技多麼的新潮,老人對自己一直抱持的智慧失去信心了,也希望找年輕人來幫助自己變得年輕一點。

再從「創新」的角度看,現今社會鼓勵創新,那麼醫學上要創新的目的是什麼?提高臨床療效。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透過不斷努力的去繼承古人的醫學理論,研究清楚過去的醫家是怎麼看病,從而提高現在的臨床療效,那完全是「創新」吧!就好像我們用中醫方法,能治癒西醫治不好的病、比西醫更有療效、治療費用更廉宜,這都是創新。從這個角度看,中醫要創新不是向外尋找,而是更要向內挖掘,全面發揮自身優勢,是當今中醫的機遇與挑戰。

話說回來,這一個挑戰,嚴謹的說,一個中醫師在臨床處方的態度,應該是「能用兩味藥治好病則不用三味」。這句話還可以不斷的延伸,例如「兩根針能治好病則不用三根」、「兩劑藥能治好病則不用三劑」、「5g中藥能治好病則不用10g」……這除了是要求看病的準確性外,更多的是醫療資源的考慮,要求中醫自身節省資源。

在中西醫之間,「假如能單純用中醫治好病,則不需要用西醫」,此即所謂 「能中不西」、「先中後西」,再不行才「中西結合」。這「三步曲」在很早以前已經提出來了,可是現在中醫界似乎忘記了前面兩部,一下子就跳到第三步去,或者更遠的跳到第四步「先西後中」、更甚是第五步「能西不中」,這四、五步本應該是西醫說的,可是到了今天,只會開西藥而甚少開中藥的「中醫」,或者已經成為中醫的主流了。

怎樣能夠全面提高中醫水準呢?方法很簡單,不妨參考港澳台的中醫模式吧!就是專心在「能中不西」,不考慮第二、三步的選擇。我們在香港學習中醫,正是迫使自己,必須要單純使用中醫解決問題。這就好像在古時的中醫無法透過解剖形下的角度認識人體,繼而走上形上醫學的路一樣,由於這種環境因素,使香港的中醫必須要掌握好中醫,不可以依賴西醫的幫助,不斷提高自身水準。

內地的中醫學子們,雖然在法制上可以允許你們運用西醫,但若想提高自己的中醫水準,不妨給自己定立更高難度的目標吧!學習上可以允許自己學習西醫,但是看病時,要求自己單純運用中醫看好病,堅持能中不西,非必要時不退守「第二步」。有這學習態度,「大熊貓」的數量自然節節上升了。

 

如何將「不切西瓜」的方法推廣出去?

很多人也關心一個問題,如何將中醫「國際化」?如何讓更多外國人接受中醫?其實,中國的中醫已經不夠了,自身基礎不夠穩健,還要想著向外跑,這就只能夠出現兩種不良結果:一是,如果標明「中國製造」的東西品質不好,讓外國人感覺中國「出口」的中醫水準不高,西方更不相信中醫;二是,最高品質的東西,都被外國人買掉了,中國就留不住最好的中醫了,咱們的病誰來看?其實,這些已經在發生了。

假如中國的中醫,已經解決了前述一大堆問題了,是時候可以邁出一步,將中醫走向國際的話,我想說一個獨特的觀點,或許不是一下子可以消化,覺得不夠現實,不妨請您放開自己的內心,嘗試體會我這親身的感受,這更是我對中醫的夢想─我相信中醫的未來在「農村」。

為何這麼說?首先,在城市裡面,中醫是不太受歡迎的。城市人的特點,在於物質生活,由於人們生活富裕了,對生活各樣事情也有要求,無論起居飲食都有講究,對於健康更莫過如此。人民富裕後更加追求健康,希望花錢買長壽,結果買的是保健品、補益品,在這個層面上,已經不再是傳統治病養生的中醫了。城市人對於醫療服務,就好像購買商品一樣,認為花錢就可以買回健康,假若醫生無法給您治好病,就認為你是騙他,故此在城市裡面,醫患關係十分緊張,經常有醫療糾紛打官司,醫生每天提心吊膽地救死扶傷。可是,中醫跟西醫很不一樣,中醫的看病全在腦子裡面發生,不像西醫那樣有一些外在的資料,那麼中醫在城市裡面看病就更容易吃虧了,很容易受到病人質疑,不相信中醫。

在農村就不一樣了!我曾經多次到菲律賓一個農村去做中醫的義診服務,讓我深有體會。在農村,儘管人們不認識你中醫是誰,但是由於當地醫療資源不足,就連西醫也不足夠了,還如何談選擇?這不像城市那樣,這個醫生不行,明天就換另一個。在農村裡,醫患關係十分簡樸,縱使未必有法律來管制你,當然你看好了病,病人非常感激,以後健康性命全交到你手上,成為你長期的朋友。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農村裡缺少醫藥,即使嚴重的病證,也可以給醫生看到,可是在城市裡,各種急危重病,中醫都基本無法插手,中醫被逼成為「慢郎中」。農村裡完全發揮到中醫「簡、便、效、廉」的四大優勢,中醫的療效更為凸顯。

城市人對於中醫的想法,每每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西醫看不好了,就看看中醫吧!對中醫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多抱怨中醫煎藥不方便、扎針很痛、喝藥很苦、不明中醫口中所云……可是農村看病,得到了醫生的基本尊嚴,患者的信賴與感謝,這與我們在城市的感覺形成強烈對比,是儘管賺取多少金錢也無法獲得的滿足感!這,才是吸引中醫人堅持成為中醫的根本動力。

由於我們運用中醫給患者解決了大量問題,當地人民十分感激中醫,非常歡迎中醫的到來,完全配合中醫的各種治療。這也是為何我們這麼多年輕中醫,願意參與海外的義診服務,有人不明白我們為何這麼艱苦的跑到老遠去看病?其實,不單是患者得益,我們身為中醫的,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中醫的發源地,本身就是來自農村。在艱苦的環境之中,強迫著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治病。最開始,《黃帝內經》的時期,主要用針刺的方法治病,後來也逐漸使用各種草藥,這些都是簡單廉宜的方法。自古以來中醫都是生存在民間,當中醫走進去「城市」了,在古代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去皇宮當太醫、御醫吧!對於醫生來說,當御醫地位雖高,卻不是一件享受的事,給皇上治病諸多制肘,為了避免人頭落地,御醫往往不敢用藥,導致用藥平和,治病效果緩慢,這也是為何古代眾多大醫家都不喜歡做御醫的原因,寧願在民間作一個普通的「赤腳醫」。那麼,當中醫走到現代去、走到城市去,實際上人人都成為了御醫了!城市裡中醫被綁手綁腳,無法自由的發揮自己。要讓中醫發揮真正優勢,必須讓中醫回到「原生態」的環境,「農村」自然是中醫的家鄉了。

當今全世界醫療資源缺乏的時候,中醫的「簡便效廉」正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西方人日益重視中醫,是因為他們明白到西醫的局限性;西方在呼喚中醫,正是希望原汁原味的中醫學,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用一種不太完全的比喻:西醫是有錢人的醫學,中醫是貧窮人的醫學。不是嗎?西醫是講求科技的,費用昂貴、形象新潮;中醫講求文化,廉宜,形象傳統。不是中醫無法給有錢人看病,而是說中醫更適合解決貧窮問題。

世界上八成的人還是生活在貧困當中、農村之中。既然如此,真正的國際化,必須要將中醫帶到最多人生活的地方去,讓中醫做最有意義的事。我深信,中醫藥學,能為這個世界作出更多貢獻,中醫與中國文化正是解決世界問題的妙方!

就像當初西醫學透過傳教士傳入中國,為貧苦百姓服務,同時帶進了整個西方文化;正直中國在世界上崛起之際,如何將中華文化傳播開去?把中醫之術帶給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心以德服人,將是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一途。讓中醫回到自己的家鄉去,是當代中醫的真正復興,是發展中醫的最佳途徑,也是中醫走向國際的最終歸宿!

最高層次的醫生,就是未病而治的聖人、無為而治的太上統治者、隱世的僕人領袖。絕頂優秀的中醫,哪裡可找到他們?在鄉郊深山的杏林吧。

 

 

作者

壬辰年春分於北京

 

2013-01-06 16.15.58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One Comment:

  1. Pingback: 迎風追夢【復興仲景醫學】 - 李大夫 · 上醫方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