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夏季天時暑熱,要避免中暑,是一般的常識。可是,所謂過猶不及,如果夏天只是避免過熱,經常在清涼的地方生活,那樣對健康也未必有利。
(圖:《信報》網頁)
傳統中醫對於夏季的養生,相當有智慧,例如在《黃帝內經》之中,對於夏季的養生要點,特別說了四個字:「無厭於日」,意思就是不要討厭太陽!對啊,很多人不喜歡夏天的太陽,覺得太熱了!容易渾身大汗,口渴煩躁。《黃帝內經》卻告訴我們,夏季的太陽是好的,這有什麼好處?
夏季祛寒好時候
夏天的太陽可以幫助我們,祛除之前秋冬春積累下來的寒氣,那樣我們身體才能恢復健康。一年之中,尤其是冬季的嚴寒,使身體內累積了寒氣,怎樣好好驅除它?春夏天氣暖和炎熱之時,正是最好時候!
傳統上認為春夏是登高、郊遊的好季節,夏天適當的曬太陽,到戶外活動,讓自己熱一點,身體的寒氣自然去除。可是,通常很多人會問,夏季多去曬太陽的話,不怕中暑嗎?
是的,這裡不是叫人猛烈去做,還是那句「過猶不及」,凡事不要太過,做到自己能夠承受的程度就好。尤其是體弱者、生病者,通常先注意的是「不要過熱」、「消暑」,適可而止就好;讓自己「熱一點」的方法,屬於鍛煉的強身方式,較為適合無病者,中醫稱之為「治未病」。
夏季出汗好處多
夏季去除寒氣的方式,最佳的方法,是讓自己好好出汗!想想看,身體內的寒氣,要透過甚麼樣的方式離開身體?除了直接透過熱氣往外散開,也可以透過各種「排水」的途徑帶離身體,包括出汗、流鼻涕、咳吐痰、大小二便等等,其中出汗是最全面的途徑,可以祛除身體各個部位的寒氣。
怎樣可以讓自己出汗多一點?做運動是直接的方法!在夏天這炎熱的季節,就算不怎麼活動,只是坐著也容易出汗了,如果再加上一點運動,那就更容易出汗。甚至也有人夏天去焗桑拿、泡溫泉,那是更高強度的訓練方式!當然這也不是人人也能做到了。
另一方面,夏季不宜經常在寒冷的環境中!按照中醫的理論,春夏秋冬、生長收藏,順應夏季氣候,熱一點才是順應自然。可是如香港這大城市,大部分商場、交通工具上的冷氣也相當冷,除了容易受寒之外,也不利身體熱一點,違反自然規律,不能祛除寒氣之餘,更容易令身體受寒。又如很多人晚上習慣開大冷氣睡覺,卻蓋上厚被子,夏季時人的皮膚毛孔疏鬆,比冬季更容易讓寒氣有機可乘。
如果夏季還要受寒,那麼這些寒氣就很難再有機會祛除了。於是很多人一年四季也在反覆感冒、鼻敏感,容易生病,這跟夏季「不夠熱」有密切關係了。
作者為香港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