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身心靈?

【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中醫怎麼看「身心靈健康」?中醫是重視身心靈合一的醫學,「身心靈」是近年流行的說法,過去多說成「身心」或者「心靈」,三者結合,是為了更強調三者的緊密關係。

1733906_e5a8f51c4cd068ee919adb8b1d67040f

 (圖:《信報》網頁

「身」就是肉身、形體,是物質層面的。人不是機器,人如果死掉,只有肉體很快會腐爛,這就讓我們知道,肉體是依靠背後的無形部分來存活。身必須要跟心靈結合在一起,如果分開了,那就基本上不是「人」了。

 

「心」就是心智、心思。它不是指肉體中的心臟,而是形而上層次的心,如成語「心不在焉」、「心無旁騖」的心,也是中醫上的「心主神明」的心。心能夠產生各樣的感覺、情緒、思想,在《黃帝內經》中說:「任物者,謂之心」,心負責「任物」,就是接納、承擔各種事物的能力,亦即是指我們的心,能使我們認識世界。透過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接觸到各樣事物,但是要認識事物,產生各樣思想情感,那就是心的作用,心透過身就能夠產生人的各種能力。故此在中醫上,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心就好像皇帝統領國家一樣,掌管人的一身。

 

心是靈魂居所

「靈」就是靈性、靈魂,又或者傳統上又稱為「神」、「神靈」、「精神」,如在《大戴禮記》說:「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兩者含義基本互通,如傳統上多稱為「心神」,現代則習慣稱為「心靈」。靈是人的無形部分、無形的身體,一般肉眼看不見,屬於非物質的身體。靈在我們肉體形成之前已經存在,透過天地之精氣而生,《黃帝內經》說:「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神進入了人的身體之後,可以再分為魂和魄,然後藏在心中,行於周身。中醫上說的「心主神明」,意思就是神進入到人的心中後,人就能夠「運作」了。

 

「靈」跟心有密切關係,心是我們的神靈所產生出來的,神靈又是藏在心,透過心可以持續的認識這個物質世界,故此心就是連接物質與非物質世界的重要地方。而「靈」最特別之處,他是來自天地,與天地相通,本身與萬物之氣是一體的,當神來到人的肉體之中,跟天地分隔開來,局限了自己,就變成了人。如果你問「我是誰?」人的靈才是更根本的我。

 

「身心靈」三者本來是合一的,如果能順應自己的心靈來過活,那樣的生活自然是綠色的、順應天地的。但人們也經常分開三者,常見的是將身體跟心靈分開,如治病只是治療肉體,或選擇食物只考慮肉體需要;也有人只重視靈性而忽視身體,那就是「離地」的生活,身心分離落不到實處。身心靈合一,是終極健康的目標。

 

載於2017年12月29日《信報》

 

作者為香港註冊中醫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