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

李大夫很久以前已經聽說過「飯水分離」這種飲食養生方式,開始時覺得半信半疑,認為人們都習慣吃飯飲食喝湯,為何要分開?一直到後來聽到出版社社長陳昭川老師(羽田氏)來香港主講講座,才明白到飯水分離的智慧!

這種飲食方式有助提升人體陽氣,去除寒濕,尤其是針對各種腸胃病、水濕痰飲病情有幫助,例如容易感冒、鼻敏感、胃脹、腹瀉等,對於強身健體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種人人也應該嘗試的飲食方式。

 

getImage

內容簡介

打破營養學說的局限,超越醫學理論的視野
依循生命法則、創造生命奇蹟的終極養生之道

  韓國暢銷百萬冊、台灣讀者熱烈分享的終極養生之道

依循生命法則、創造生命奇蹟的全新飲食概念
只要將吃飯、喝水分開,不但能治癒各種疾病,
還能減肥、皮膚變好、變年輕漂亮,獲得新生命!

21世紀最震撼的健康飲食新概念
一種根據大自然原理所創造的自體治療奇蹟
一條神奇的自然治癒和生命之路

用身體喜歡的方式進食、喝水,就能啟動細胞無窮的再生能力
疾病自然治癒,獲得新生命!

實施「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奇蹟出現了!

  消除肥胖,變年輕變漂亮
  不但健康減肥、皮膚更有光澤;還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徹底的丹田呼吸,讓精神變好,專注力提升!

  強化自然治癒力
  提升身體自癒力,自然而然回復健康,遠離各種慢性病、難以治療的疾病和絕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腸胃炎、皮膚病、膽結石、腎臟病、心臟病、關節炎、骨髓炎、阻塞血栓性血管炎、骨骼疏鬆症、貧血、頭痛、感冒……等。

  獲得新生命
  身體和心靈澄淨後,思慮就會變得更深邃,情緒變得更穩定,並且充滿自信。

快來體驗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的健康奇蹟!
實踐後,每個人都能體驗驚人的變化!

 

詳細介紹請見網上書店【博客來


除了《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這部書之外,還有系列圖書,包括:

 

《無上命令:實踐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

getImage (1)

 

 

《飯水分離之四季體質養生法》

getImage (2)

 

 

歡迎收聽陳昭川老師,多次來到香港Club O主講的介紹會錄音:

飯水分離簡介(2016年4月23日)

「21日飯水分離體驗」簡介會(2016年9月17日)

飯水分離陰陽修煉法體驗(2017年3月16日)

(陳老師以普通話主講,廣東話主持)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

李大夫曾經有半年時間實踐一日一餐的飲食方法,對身體健康有莫大好處!成功實踐,除了是因為學習了魏鼎的辟穀食氣課程之外,亦參考了日本醫師南雲吉則的這本《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其中特別提到「享受飢餓感」的心法,實在是非常好的心得分享!

getImage

內容簡介

  .2012日本NO.1健康書!最受歡迎醫師南雲吉則親身見證分享!

他現年57歲,卻比30歲時還年輕!而且血管年齡只有26歲,骨質年齡28歲,腦年齡38歲!

.飽食時代,避免成為3高族群,你一定要知道的健康法!

吃太多是疾病的開始!糖尿病就是身體為了適應「吃再多都不會胖」而造成的。

三餐定時定量的營養觀,已不符合健康的需求,餓了才吃,順應身體的需要吃喝才是正道!

.肚子咕嚕叫,啟動健康長壽的「生命力基因」!

南雲醫師倡導的「自由式一日一餐」健康法,不需嚴苛禁食,連續施行52天,就能修復細胞損傷,讓身體由內而外煥然一新!

飽食是疾病的密友,健康的大敵!
外表的年輕、美麗,是身體由內而外健康的證據!

近年來引爆話題,被稱為抗老之鑰的「生命力基因」,正是掌握人類壽命的關鍵!然而,這個基因只有在飢餓的狀態下才能啟動。可是,現代人一日三餐加零食的生活,天天都在阻撓這個基因發揮功效。

本書作者南雲醫師,因為行醫壓力造成肥胖、便秘和心律不整,在用盡各種方法瘦身無效之後,他四處參考最新醫學報導,從茹素、一菜一湯一飯飲食法,逐漸進展到自由式的一日一餐飲食法,結果不但身體越來越健康,竟然連外表都看起來比30歲時更年輕。

當他將自己行之有效的飲食法,以及經過實證的各種健康新觀念撰寫成書時,立刻在日本引起轟動,短時間內,竟讓他成為三本著作同時登上百大暢銷榜的作者,備受讀者信賴!

南雲醫師提倡的自由式一日一餐健康法,能夠:

○1活化細胞,修復身體受損的部分
○2養成易瘦體質,維持個人最適當的體重
○3啟動體內抗老的生命力基因,使皮膚年齡逐漸年輕

更重要的是,按照他的步調進行,一日一餐+適量輕食,做起來一點都不難!

詳細介紹請參閱網上書店【博客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辟穀食氣大師魏鼎老師,是一位真正的開悟者,他在自己身體上做過千百次實驗,證明了人可以不用飲食而健康生存,更能開發出許多所謂的「特異功能」。這本書,是引領我們活出覺醒的啟蒙讀物。

 

1007990076566_L1

內容簡介

何謂辟穀:辟穀是道士用來修身的一種方法,通常在辟穀期間,不吃用火烹制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桑椹,黃精等。另外,在許多其他的宗教中也存在相似的修身方法,比如藏傳佛教。

英文辟穀的另一詞為breatharianism,意為「吸食空氣」。辟穀者稱作inediate或breatharian。

  敬告

闡述「辟穀」這個主題,我主要是希望傳達給有興趣一聽的人:

※ 辟穀時身體依然正常運轉的方法;
※ 辟穀的細節;
※ 人類辟穀的能力本身。

我編寫此書只是為了實現上述部分目標而已,請不要將本書當成一本辟穀指導手冊。我決定寫這本書,要達成的目標只是傳達訊息。

讓身體過渡到辟穀狀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需要您躍升到較高的靈性等級。此外,您最好向有經驗的人尋求建議或指導。

請記住,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一套個性化的方法,只對個人有效。有多少人辟穀,就會有多少種相應的方法。

  自我審視

首先,請認真思考下列問題,加以分析並回答:

一、為什麼人類吃下的幾乎所有食物都變成糞便、尿液、黏液、油脂、氣體、血液等排泄出來?這是否意味著人類這完美的有機體只是一台將所吃食物轉化為排泄物的機器?
二、為什麼諸多疾病皆由口入,辟穀或禁食卻不會引發疾病?
三、為什麼許多疾病(尤其是陳年痼疾)在禁食相當一段時間後自動消失?
四、為什麼禁食成為地球上現有的最具效率的物理治療方法?
五、在治療各種癮症(酒精、尼古丁、毒品、咖啡因、糖等)時,人體總會出現不適反應(臨床症狀),初級辟穀者也有同樣的症狀產生,為什麼兩者會有一樣的症狀呢?當戒癮者重拾舊癮,身體反應與辟穀後復食者並無二致,這又是為什麼呢?
六、研究顯示,有些人可以不吃不喝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有些人卻在辟穀數日後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七、為什麼擁有相同身高、體重的不同個體,他們攝取的食物量和營養成分各不相同 (每個人吃的都不一樣),而通通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呢?
八、為什麼有人只吃健康的食物卻常常生病,有人只吃垃圾食物卻百毒不侵?
九、不論人或動物,在生病時都沒有胃口。這種情況下,動物會禁食,直至恢復健康;若病人禁食,也會更快康復。為什麼身體會有這樣的反應?

除了上述九點,您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嗎?

詳細介紹可參與網上書店【博客來


魏鼎老師的書籍,免費開放版權,歡迎在網上下載閱讀,有多種語言可供選擇,可進入他的個人網站:http://inedia.info/

photo_2017-05-01_22-38-23

(與魏鼎老師在香港合照2017年1月)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

《零極限》是全球暢銷的身心靈療愈書籍,透過很簡單的方法,就是跟自己說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謝謝你」,就可以解決自己人生各種問題!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為甚麼這四句話如此有效,是很值得學習的療愈工具。

 

getImage

內容簡介

 

四句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讓心處於「零」的狀態,一切就會順利?

這聽起來很扯,卻有效得驚人!

原在夏威夷島上的一位神奇治療師,卻轟動全美和日本,因為他運用的「零極限」法,宛如吸引力法則的終極版本,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

★日本「企管之神」船井幸雄熱切推薦並親身實踐。
★靈性作家張德芬、宗教學博士許麗玲感動推薦。

故事從一個世界上最奇特的治療師的傳說開始……

《祕密》的作者之一喬.維泰利,從朋友那兒聽說有位心理醫生不必見到病人,就治癒了一整個醫院裡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這些犯過罪的病人,雖然帶著手鐐腳銬,還是會不時攻擊工作人員。醫院裡每月都會有心理學家離職,工作人員也經常請假不上班。但從修.藍博士來到這家醫院幾個月後,原本重度依賴藥物的病患,慢慢停藥了;被單獨囚禁的病患,不再有攻擊行為,可以在院區自由走動。工作人員開始喜歡上班,病患慢慢被釋放,最後整個病院也不需要存在了……

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勾起了維泰利的好奇心,他決定去找尋這位神奇的治療師,向他學習。過程中,維利泰發現修.藍博士用的是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來清理自己,這個清理的過程是一種夏威夷的傳統療法,叫作「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這個方法不僅讓精神病患被療癒,也讓一位過敏氣喘了五十年的婦人,在一夕間神奇治癒,還有許多在人際關係、工作、健康等成功運用此法的真實故事都蒐錄在書中,帶你逐漸揭開這個方法的神祕面紗。

如果你用不受框限的眼光看世界,讓心智回到「零極限」的狀態,每一件事都是可能的。你能更自在、優雅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從而獲得財富、健康、平靜與快樂。

讓我們:不只不抱怨,更要說「我愛你」!

作者簡介

喬.維泰利(Joe Vitale)

行銷顧問公司「催眠行銷股份有限公司」(Hypnotic Marketing, Inc.)總裁,因為兼具靈性和對行銷的敏銳度,而被稱為「網路菩薩」。他的客戶包括紅十字會、美國公共電視網、赫門兒童紀念醫院,以及許多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著有《相信就可以做到》《快速成交的催眠推銷法》《我夢想,因為我不絕望》《每分鐘都有顧客誕生》《The Key:啟動正向吸引力的鑰匙》,以及超級暢銷的有聲書《無恥行銷力量大》。他也是熱門電影《祕密》裡其中一位見證名人。

伊賀列卡拉.修.藍博士(Ihaleakala Hew Len, PhD.)

「宇宙的自由.大我基金會」榮譽主席,教授解決問題和釋放壓力的課程長達四十年,並曾在夏威夷州立醫院擔任了三年的臨床諮商心理學家,治癒了醫院裡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這些年來,他已經與超過上千人一同工作過,包括聯合國的許多團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類合一會議、世界和平會議、傳統印度醫學高峰會、歐洲和平療癒者,以及夏威夷州立教師協會。

他從一九八三年起就在全世界教導新版的荷歐波諾波諾療法。他曾經三次與夏威夷治療師莫兒娜.納拉瑪庫.西蒙那一起在聯合國發表這個療法。

修.藍博士經常與有發展障礙的人,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和他們的家屬一起工作,經驗豐富。現在他常常與喬.維泰利博士一起到各地講學,帶領他熱愛的夏威夷療法工作坊。

 

詳細介紹可進入網上書店:【博客來

 

還有《新·零極限》,是《零極限》的進階版——

getImage (1)

 

 

《零極限之歌》廣東畫版,在綠野林首演——

「對唔住,原諒我,多謝你,我愛你」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食生——21世紀不病不老的A++級飲食法》

周兆祥博士是筆者最重要的恩師之一,他是我大學時期「師友計劃」的導師,他的言傳身教、敢言敢作的變革精神,極大地開闊了我的眼界。他早年已在香港推動素食文化,近年更身體力行的實踐「全生食」,晚輩實在望塵莫及,要努力追上才行!這書是香港首本「生機飲食」的系統理論與實踐的著作,為關心飲食健康人士所必讀之書。

 

ETA934_017_IMG_6649

 

21世紀不病不老的A++級飲食法

我們每年竟吃下五千多種食物添加劑?
熟食會破壞酵素,令我們易病又易老?
煮過的食物原來會令人體細胞變異?

食物煮熟之後,維他命B平均損失了50%。
食物煮熟之後,維他命B1損失達96%。
食物煮熟之後,維他命C平均損失達70至80%。
食物煮熟之後,對健康最珍貴的酵素損失接近100%!

食生,即是吃仍然有生命的、富含酵素的食物。
轉變為食生一族之後,所得好處多不勝數:

~ 擺脫對食物的依賴,真正享受到食的樂趣。
~ 時常感到愉悅自在,內心常懷喜樂。
~ 絕少生病,睡眠質素高,容易休息充足。
~ 傷口特別快痊癒,即使受到感染亦能迅速復元。
~ 能保持最理想的身材和體重,窈窕又健康。
~ 能逆轉衰老,頭髮由白變黑、皮膚回復嫩滑漂亮、各種斑紋消失、性功能恢復。

只要做到50%至70%食生,健康狀況已經煥然一新,完全食生後,更會有意想不到的美妙體驗,生命不再一樣!

周兆祥博士已經親身體驗、證實了這個超棒的A++級飲食法,現在真誠邀請你一起享受不病不老的A++級健康生活!

 

還有這書的姐妹書——《食生——實踐版》

10489714_10204164274258026_5862683978548801169_n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救命飲食》

《救命飲食》是最權威的飲食營養學著作,這本書英文名字叫《The China Study》,本書內容並非個人經驗,而是透過科學研究調查,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範圍包括了歐美亞洲。當中尤其是調查了全國中大部分的地方,總結了最健康長壽的飲食方法——植物性飲食。此書為關注飲食健康者必讀!

 

¦C¦L

 

「愛吃高熱量圾圾食物」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早在2004年,就曾因為心臟動脈嚴重阻塞而送醫進行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然而事情並未因為手術成功就畫下完美句點,錯誤的飲食習慣讓柯林頓的膽固醇和血壓值都在超標或危險邊緣。這顆不定時炸彈在2010年2月再度爆發──他因為胸痛緊急送醫,八卦媒體甚至傳出他只剩六個月的壽命。這對女兒雀兒喜婚期近在眼前的柯林頓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同時,柯林頓也收到了寶見女兒的最後通牒──改變飲食並減重15磅(約7公斤)。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柯林頓轉而向2位美國著名醫生奧尼什和考德威爾,以及有「營養學界愛因斯坦」之譽的健康權威──柯林.坎貝爾博士求救,坎貝爾曾寫過《救命飲食》,他花了四十餘年研究飲食和健康的密切關係,並對中國、台灣地區的飲食與疾病的關聯進行了相當深入的田野調查,最後發現,「低脂的全食物蔬食」,才是拯救人類健康的最強力的武器。

頓按照《救命飲食》的建議進行飲食革命的柯林頓,不但在短短6月個月內減重了10.9公斤,整個人也變得更加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重拾健康的感動,讓原本已開始列「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之事」的柯林頓,在女兒的婚禮上有感而發,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並力薦《救命飲食》──讓每一個會場的佳賓瞭解,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最大基礎,而《救命飲食》就是變健康、變幸福的重要鉅作。

本書特色

 

1.全新增訂:國內外知名人士、媒體、專業醫師&營養師60名聯合讚譽&迴響!
2.最暢銷的學術營養學書籍──全世界翻譯14種語言、300家電視&廣播&報章雜誌報導!

 

3.挑戰營養學歷史的偉大鉅作!

 

4.非醫師的個人經驗、亦非病患抵抗疾病的親身歷程,而是一個最頂尖的專家團隊、花了40餘年的時間研究調查出來的成果,其研究範圍甚至橫跨美、歐和亞洲。

 

5.坊間類似書籍或論點,可能都是在《救命飲食》的研究實驗結果上作發揮。

 

6.本書不是要說服你,而是將事實的真相呈現在你眼前,也因此讓本書更顯得震撼人心。

 

7.不枯燥,將專業論述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道來,好看、易讀、深入,又發人省思。

 

作者簡介

 

T.柯林.坎貝爾(T. Colin Campbell)

  美國康乃爾大學榮譽教授,被譽為「營養學界愛因斯坦」。40多年來,坎貝爾博士一直位居營養研究的最前線,並撰寫超過300篇的研究論文。在營養這門科學的領域上,每個人都是站在他這位巨人的肩膀上!他,是全球最受敬重的營養學權威,由他所主持的「中國營養研究」,是生化研究史上,涵蓋範圍最廣泛的一次關於人類飲食、生活型態和疾病的調查,而根據這項調查所完成的《救命飲食》,則是健康和營養領域中,最全面而完整的研究著作。

湯馬斯.M.坎貝爾二世(Thomas M. Campbell Ⅱ)

  康乃爾大學1999年的畢業生,在紐約州以色佳市出生長大。他的身分多重,身兼作家、演員和長跑健將,曾參加兩次馬拉松比賽,並在倫敦、芝加哥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部分州登台表演。此外,他也愛玩美式足球、滑雪、登山,而且最愛鑽研健康品牌。他非常高興能將自己對於文字和健康的熱愛結合,擔任《救命飲食》的共同執筆人。

目錄

 

名家推薦
序言
前言
引言

Part1中國營養研究
Chapter1什麼問題?如何解答?
Chapter2蛋白質王朝
Chapter3癌症不要來
Chapter4到中國取經

Part2有錢人的富裕病
Chapter5破碎的心臟
Chapter6吸金黑洞肥胖症
Chapter7老少通吃糖尿病
Chapter8頭號殺手──癌症
Chapter9自殺的自體免疫疾病
Chapter10吃植物防病痛

Part3最佳營養指南
Chapter11吃得對活得好
Chapter12怎麼吃才健康

Part4為什麼你以前沒聽過
Chapter13科學的黑暗面
Chapter14科學簡化論的死胡同
Chapter15嗜錢如命的產業科學
Chapter16愛民或害民的政府
Chapter17醫療帝國暗黑心
Chapter18歷史重演

附錄
附錄A大鼠實驗中的蛋白質作用
附錄B中國營養研究的實驗設計
附錄C維生素D的作用網絡

各界迴響&讚譽
國內好評
國際迴響

 

 

 

推薦是「拋磚引玉」的功能,磚是什麼?玉又是什麼?

  應追述二十年前,坎貝爾教授早已被尊為營養學界的愛因斯坦,如雷貫耳地啟發我,從一介庸碌平凡、隨波逐流的醫師,急流勇退,走一條自己的路。

  回想何以能如此自我期許?「手無寸鐵,卻可以力挽狂瀾;手無一針一藥、一刀一剪,卻可尋找天下無毒的食物,來改善病情,使頑固疾病得以痊癒。」因為《救命飲食》給我一方堅固的礎石。

  一個人窮一輩子四十至五十年的光陰,專業且專注地投入「真正營養的探討」,涵蓋七百五十項參考書,數百冊科學刊物,焠鍊成一本書,以既深奧且廣泛的知識學術為後盾,又消化成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如珠貫串、欲罷不能、引人入勝的筆力,來貼近閱讀者。不知不覺中撲朔迷離的真理內涵,已被雋永有趣的蜜糖包裹般而融入普羅大眾的心田中,如玉入懷,珍重無比。這是閱讀此書的動容處。

  本書的英文版原書名The China Study,中文版卻譯成《救命飲食》。我個人的忖度是坎貝爾教授宅心仁厚,飲水思源的立意。因為在1980年以前的營養研究,侷限於實驗室及動物階段,1980後的二十年,在中國得到更廣大的社群,更詳細的實驗值生活史,文化史的田野研究,發現真相不是脆弱的火苗,而是永不能熄滅的真理。為了紀念這段流行病學研究對人類、對世界、對地球的貢獻故。

  如今崛起的中國,在經濟實力展開無比的威力時,若能珍重這份研究:「唯有捨棄動物性來源,攝取植物性來源的飲食法,才能救命。」因曾幾何時,這樣的觀念宣導,協助美國人從1990年以後,癌症發生率得以下降。老談心切再再提醒:經濟生活改善後,更要活得健康而真正富裕,千萬莫重蹈西方社會因生活富裕而失去健康的覆轍。

  柿子文化獨具慧眼、深具良知能選擇譯著,書名更直截了當、直指關要,扣入要命的飲食會造成富裕文明病,「救命的飲食」卻可逆轉這些難纏要命的疾病,真是一針見血!

  我雖渺小,卻以能參與這本歷史性的大書、真理懷玉的問世,感到沾光且染喜,只能真摯地道一句:「何其有幸!何其有幸!」書是掘寶的指南,最終所獲寶藏卻來自閱讀者內化後無比的影響力與執行力。

──姜淑惠,身心靈整體健康專家

坎貝爾博士專訪 (You tube)

 

本書簡體版

s6810950

 

英文版

the-china-study-dvd-57955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讓陽光自然播灑——劉有生演講錄》

本書是農民劉有生的演講錄,他是學習了民國聖人王鳳儀的「講病」方法,指出了家庭倫理與疾病的關係,書中記載了大量神奇治癒的案例,是一本濟世活人的善書!有感此書功德無量,筆者曾訂購過此書一百本,在門診上贈與有需要的患者,實在值得一讀再讀!

 

T1Q5A8Fb8eXXXXXXXX_!!0-item_pic.jpg_210x210

 

 《讓陽光自然播灑:劉有生演講錄》(劉善人講病)是劉有生先生的演講結集,告訴我們如何將稟性化除,讓天性回歸,從而使生命轉向健康的軌道。
  全書分為立志與實行, 講病, 病因與好病方法, 倫理與疾病, 重立人根,生活與修行六個部分,講述劉善人自己得病、好病和出來為大家講病的緣起,倫理和疾病的關係,以及好病的方法。所講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語風趣、契理契機。
  先生說自己是個農民,沒有什麼高深的知識和能力,他講的做人的準則和道理,都是從生活實踐中得來的,都是身體力行做出來的。先生言傳身教,立足於正己修身,着眼於家庭倫常,於無聲處深入三界、五行、四大界,教導後學盡人合天,在當今的天時下,正有其“重立人根,一救萬古”的偉力。

 

作者簡介

  劉有生善人,是一位東北的莊稼老漢,1939年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雙河鄉(原濱河鄉)實心村人,小學文化。
  20歲時身患絕症,得了肺病、肝病、腎病……25歲時身體徹底垮了。家裡窮又沒錢治病,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有個老人送來一本王鳳儀先生的《篤行錄》,並講述王鳳儀善人的性理療病原理,劉有生先生頓然開悟,馬上從自身做起,運用性理療病的方法很快就戰勝了絕症。
  病好之後,劉有生先生就立志:“如果還能活下去,我就不再為自己活了。一不為錢財,二不為名利,也不再為自已這個身,而是為他人的需要而活。雖然我是個農民,我也要把自己所經歷的、所感受的這些好處告訴人,讓更多的人也能解除身心理的痛苦。”自己默默的去做。怎麼做的呢?發現從前虧了孝道、也虧了悌道,那就開始去補這兩個道。並潛心研習王鳳儀先生的學說,並推廣性理療病之法。1982年開始用這門學問治療病人,1994年在黑龍江北安市曾開辦“性理療病矯治所”,先後為很多重病患者帶去了福音。
  心裡充滿陽光的劉有生先生,幾十年如一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陽光灑給大家,勸人避惡揚善,自覺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實踐,無數人為之感動不已,勸好的病人無計其數,在民間被尊稱為“劉善人”。

 

目錄

 

序 讓陽光自然播灑
第一講 立志與實行
 一、立鐵志  
  (一)得病與好病  
  (二)立志與實行  
 二、盡倫常  
  (一)盡悌道:照顧嫂子一家  
  (二)盡慈道:為侄子成家  
  (三)淡泊名利,立身行道  
 三、妻子助我行道  
  (一)助我齊家  
  (二)助我講病  
第二講 講病
 一、內五行的病  
  (一) 肝病  
  (二)心病  
  (三)肺病  
  (四)脾胃病  
  (五)腎病  
 二、外五行的病  
  (一)頭上的病  
  (二)腿腳上的病  
  (三)四肢上的病  
  (四)腰上的病  
第三講 病因與好病方法
 一、病因  
  (二)病由心生:氣與火  
 二、好病方法  
  (二)解疙瘩  
  (三)不怨人  
  (四)觀自在  
  (五)認不是  
  (六)找好處  
  (七)樂一樂  
 三、倒病步驟  
  (二)倒病步驟  
  (三)別怕倒病  
  (四)大變活人  
第四講 倫理與疾病
 一、孝道  
  (一)報父母恩  
  (二)孝老人的身、心、性  
  (三)孝有多種  
 二、悌道  
 三、慈道  
  (一)領教而非管教  
  (二)多為兒女培德  
  (三)別給孩子灌毒  
 四、姑娘道  
  (一)姑娘是人類的源頭  
  (二)姑娘性如棉  
 五、媳婦道  
  (一)媳婦性如水  
  (二)娶媳婦是接神  
  (三)孝敬公婆  
  (四)喜愛丈夫  
  (五)倫常不能顛倒  
  (六)生一個好孩子  
 六、夫婦道  
  (一)夫妻和合  
  (二)男剛女柔  
  (三)四大界夫妻  
  (四)互不管轄  
  (五)相互溫暖  
  (六)不要輕易離婚  
 七、老人道  
  (一)老人性如灰  
  (二)不專制兒女婚事  
第五講 重立人根
 一、家庭六步教育  
  (一)第一步:根本教  
  (二)第二步:胎教  
  (三)第三步:襁褓教  
  (四)第四步:乳教  
  (五)第五步:嬰兒教  
  (六)第六步:家庭教  
 二、崇儉結婚  
  (一)結婚的四個目的  
  (二)合理訂婚  
  (三)崇儉結婚  
  (四)擇偶不宜求高  
第六講 生活與修行
 一、性命雙修  
 二、當人之道  
  (一)會當人就是活佛  
  (二)各盡其責  
  (三)酒色財氣是苦海  
  (四)知足常樂  
 三、深信因果  
  (二)認賬,受了  
 四、積德行善  
  (一)善有善報  
  (二)不爭不貪  
  (三)無求行善  
  (四)度世化人  
  (五)無私助人  
 五、立志  
  (一)不受磨,不成佛  
  (二)立絕志  
 六、低矮力行  
  (一)力行  
  (二)人往低處走  
 七、感恩國家  
附錄
 生理寶錄  
 悔過的淚  
 叫性歌  

 

本書在網上有流傳「功德版」可供下載閱讀:《劉有生演講錄》

 

如果讀了這本書後,想進一步學習,可看王鳳儀的相關著作,如《王鳳儀性理講病錄》

21081469-1_u_2

 

 

 

王鳳儀的相關言論著作一套共有十本呢!——《王鳳儀倫理思想精選集》

22631838-1_u_1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破譯疾病密碼》

此書是著名作家柯雲路又一力作,有趣的是柯先生並非醫生或心理專家,可是這書對疾病與心理的關係說得非常透徹,這可能是他能夠拋開諸種束縛的好處吧!這書是難得中國人寫的、明確指出身心疾病成因的著作,相當精彩!

 

853160_ddbc8769f47df439df688715ba4227fc

 

 

 

我們總是對疾病懷着敬畏又憎恨的心理,希望永遠不要生病,永遠健康。但在某些時刻,我們又在“無知”地利用它,獲取生病的“好處”。甚至某些疾病就是我們自己心理長期鬱積、長期作祟的結果,當然這並非我們本意。“病由心生”的學說早已經被科學論證,只是人們還缺乏對這個真相的認知。柯雲路身心靈兩部曲:《破譯疾病密碼》和《走出心靈的地獄》從“病由心生”和“心靈救贖”兩個角度,一“破”一“立”。用實例結合理論,解析心理與疾病。作者希望讀者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審視疾病,從而增長不生病的信心,學會不生病的智慧,重拾健康的權利!相信,讀了這兩本書,大家一定會有所收穫。
疾病由何而生,健康從何而來?人為什麼選擇生病的方式折磨自己,折磨家人?當代著名作家,柯雲路身心靈代表作——《破譯疾病密碼》重磅上市!破解疾病密碼,解析疾病產生的心理機制!增長不生病的信心,學會不生病的智慧,重拾健康的權利!

 

作者簡介

 

柯雲路,當代著名作家。他始終關注社會人文問題,其創作既在文學之內,也在文學之外諸多領域展開。在文學領域,著有政治小說《新星》、《龍年檔案》、《黑山堡綱鑒》,以及百科全書式全景描繪中國社會的長篇小說《夜與晝》、《衰與榮》、《芙蓉國》等二十餘部,並多次引起轟動。在文學以外,作者廣泛涉獵哲學、心理學、生命科學、東方文化等學科,著有文化人類學專著《人類時間》,歷史研究專著《極端十年》,心理學專著《焦慮症患者》、《破譯命運密碼》、《心靈太極》,教育學著作《情商啟蒙》、《中國孩子成功法》、《把孩子培養成學習的天才》,婚戀研究專著《今天我們為什麼結婚》、《婚姻診所》、《交換愛情》等,皆受到讀者歡迎。近年來,他特別關注當代人的生存境況,以博客為平台,與網友廣泛交流心理健康、職場減壓、婚姻戀愛等問題。其總結的《大愛健身法》簡便有效,新近更在網友中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競相轉送的“健康禮物”。《走出心靈的地獄》、《破譯疾病密碼》是作者關注當代人身心健康與人生智慧的代表性作品。

 

目錄

 

序 

第一章疾病新概念的提出
一面在吃毒藥,一面在拚命尋求解毒之葯。這是許多人在健康問題上陷入的誤區。
因此,應該刷新我們的思維,要擦亮眼睛,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要知道疾病由何而生,健康從哪裡來。
我們的自信與力量,首先建立在對疾病的揭示上。破譯了疾病密碼,人類的疾病將被掀掉許多偽裝。

第二章多層次意識論
“多層次意識論”是一個有重要意義的理論。這個理論建立在意識即物質、意識與生理相互全息、意識與宇宙相互全息幾大原則的基礎上。
人的意識由六個層次構成。

第三章疾病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圖畫
人類相當多的疾病都是潛意識顯示出來的圖像。
情緒本身也是潛意識顯示的圖畫。它可能也會通過生理、心理對應的機制直接製造疾病,但它自己首先要被潛意識製造出來。
情緒是潛意識的“心理外貌”。
疾病則有可能是潛意識的“生理外貌”。

第四章夫妻及父母子女關係病態情結的凝固:婦科病
大量的婦科病都與夫妻(或戀人之間)生活、夫妻感情有關。雖然婦科病的原因很多,絕非都和夫妻(或戀人)關係有關,但反過來,夫妻(或戀人)關係上的負面狀況卻大多會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婦科病。

第五章思想消化不良的生理圖畫:消化系統疾病 
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因素,常常比飲食上“消化不了”的因素更主要地成為消化系統疾病的原因。
潛意識在這裡製造疾病,充分運用了製造夢與神經症等相似的手法:隱喻與象徵。
思想中消化不了,以飲食中消化不了的生理圖畫表現出來。

第六章不堪重負的象徵:肩背疼及脊椎病
生理上的不堪重負(負重勞動)常常伴隨一個人心理上的不堪重負。因此,它最終是以包含心理上不堪重負這一因素而製造出肩背疼痛的。
而心理上的不堪重負,並不需要伴隨生理上的負重勞動,直接便製造出肩背疼與脊椎病來。

第七章潛意識製造死亡的圖畫:癌症
潛意識不僅製造疾病,還製造疾病的最高形式:死亡。
大量的不治之症、絕症,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圖畫。
特別如癌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別有用心”的圖畫。

第八章關於疾病發生原因和發生原理的新模式
任何生理的變化,都相應有着心理的、意識的——主要是潛意識的變化。
任何疾病都有潛意識在參與,而且在相當大意義上可以說,潛意識決定着一切。
在這裡,潛意識是無所不知的角色。
新疾病學中“潛意識製造疾病”如何面對四個質疑。

第九章“新疾病學”的“心理機制”與現代心身醫學的“情緒黑箱”
人的意識系統是和生理系統全息對應地接受一切環境因素的影響的。意識系統,其中主要是潛意識調控着生理。情緒是它製造出來的心理圖畫。表情是它製造出來的生理圖畫。這兩種圖畫是相對應的,都是潛意識在應對各種社會心理因素時製造出來的。
在相當多的疾病中,人的潛意識,人的深處心靈,都在起着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第十章人人都有製造疾病的功能
人人都會生病,這是任何醫學都承認的基本事實。
然而,他們會把疾病的產生當做人體的“非正常”狀態,功能遭到破壞的狀態,“被迫”的狀態。
當把生病定義為人的一種功能時,我們對疾病就會有許多新的認識。
我們就會逐漸認清:
一個人為什麼需要製造疾病,一個人為什麼會製造疾病;
製造疾病依靠什麼樣的文化邏輯;
製造疾病遵循什麼樣的語碼及程序;
疾病在人類社會中的位置;
人類對疾病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第十一章生病是因為有需要,生病是因為有好處
疾病有這麼多“好處”,它每時每刻在對人類發出強有力的誘惑。
而人類又認識不清這一切。既認不清疾病的這種“目的性”“應需性”,又認不清疾病的有害性。於是,人人都在運用疾病這一手段。
人類何時能夠擺脫疾病的誘惑呢?
人類能夠擺脫疾病的誘惑嗎? 

第十二章可能直接暗示造病的醫學、衛生文化
相當多的疾病,在某種程度上是被有關疾病的理論暗示出來的。
相當多的死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被有關疾病與死亡的理論、觀念暗示出來或者說是暗示促成的。
也可以說,相當多的病人是被各種“不治之症”的說法嚇死的。
潛意識製造疾病的八個原則。

第十三章給疾病“好處”的倫理道德文化
我們的社會文化給疾病以“好處”的“十大邏輯”。
必須指出“給疾病以同情與照顧”等法則既是非常必要的,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害的。
要使我們的文化儘可能不做培育疾病的溫床,而做創造健康的邏輯來源。

第十四章潛意識製造疾病的隱喻語碼
潛意識有了生病的需要,也不是隨意地製造疾病,它要根據情況。
運用各種自然性因素的刺激與壓力。
潛意識製造疾病,常常表現為“藉機”。
運用各種社會—心理性因素的刺激與壓力。
運用人自身的心身薄弱處,“借薄弱環節”。
運用各種疾病發生的理論形成的暗示,給疾病以“好處”的文化。疾病的目的性,目的的具體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疾病的形式。
一定的疾病象徵、隱喻着一定的目的,這裡有着非常具體、特定的對應。

第十五章生理與意識的全息對應
生理對外界的反應會累積為生理本身的變化,意識對生理的這些反應的“記憶”會累積為意識的變化,在同步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兩者的全息對應。
正因為生理對外界刺激的全部反應都被意識記憶了下來,生理與意識兩個系統之間的對應才有了最基本的建立。
疾病=情緒=表情=相貌=夢=神經症。

第十六章疾病有時是慢性自殺
疾病的目的性是明確的。在方向問題上,潛意識一般不會犯錯誤。
在具體的分寸上,潛意識有時也能掌握適度的分寸。
然而,你又不可太信任潛意識。
因為潛意識常常是感情用事的。
它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定合理,不一定符合一個人的長遠利益及整個社會的利益。

第十七章疾病的社會學、哲學、宇宙學意義
分析疾病,是要使人們理解疾病在相當程度上是“由心生”的。只要從精神上站起來,把心放明白,我們就可以戰勝許多疾病,把健康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上帝給予每一個人的權利。

第十八章揭開“新健康學”的序幕
意識是物質。意識與物質並不像我們傳統物理學、哲學定義的那樣對立、“絕緣”,那樣絕對分別。意識(或稱精神)具有許多直接的物理屬性。人體確實是心理與生理全息對應的結合體,是意識系統與生理系統全息對應的結合體。
“新健康學”的宗旨與思路。

後記

 

這書在當當網上有大部分內容試閱:【點此進入】

 

 

還有柯雲路另一本書也很值得推薦——《工作禪二十四式》

s6217237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生命的重建》《創造生命的奇蹟》

此書是身心醫學的暢銷著作,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出了疾病與內心、思想的關係,尤其書後列出了各種疾病與思維問題的對應表,是患病朋友欲「治本」的重要參考。

 

________________4fbb03d86adc8

 

 

《生命的重建》是譽滿全球的健康觀念第一暢銷書,被譽為生命教育聖經般的巨著,曾經創造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50周第1名的驕人記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50周第1名,譯成25種文字,全球銷量2000萬冊。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憊?你是否覺得有無法承受的壓力?你是否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你是否想擺脫疾病的折磨?你是否對過去的事情無法釋懷?你是否無法化解心底的怨恨?生命真的可以重建嗎?正如戴夫•布朗的評價:露易絲的書是上帝送給這個煩惱世界最好的禮物。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生命的重建》都具有你無法想象的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露易絲•海 譯者:徐克茹

露易絲•海,美國最負盛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傑出的心靈導師,著名作家和演講家。她是全球“整體健康”觀念的倡導者和“自助運動”的締造者。露易絲•海揭示了疾病背後所隱藏的心理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採取積極的思維方式,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露易絲的個人思想是在她痛苦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她的童年在飄搖與窮困度過,自幼父母離異,5歲時遭強暴,少年時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她後來逃到紐約,歷經坎坷,成為一名時裝模特,並和一個富商結婚,但14歲後她又被丈夫所遺棄。1970年,露易絲在約約開始了她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1976年她的處女作《治癒你的身體》出版,奠定了她在這一領域的專家地位。不久,露易絲被確診患有癌症,她開始在自己身上實踐整體康復的思想。6個月後,她擺脫了癌症,完全康復了。1984年,露易絲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出版,很快就譯為25種文字,在35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截止到2002年,英文版已71次印刷,銷量2000萬冊。至今,《生命的重建》仍在世界各地熱銷不衰。1985年,露易絲創建了名為“海瑞德”的艾滋病救援組織。她還建立了“Hay基金會”和“露易絲•海慈善基會”,幫助和支持艾滋病患者,被虐待婦女和社會最底層的窮苦人。她每月1期的專欄《親愛的露易絲》發表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和阿根遷等國家的50多種出版物上。露易絲•海幫助了千千萬萬人改變了健康狀態,提升了生命質量。這位偉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體親切地稱為“最接近聖人的人”。

 

目錄

 

導言
對讀者的建議
我的人生哲學
第一部分 與露易絲一起探討
第一章 我所相信的
第二章 你有什麼問題
第三章 問題出自哪裡
第四章 問題是真的嗎
第五章 我們現在該做什麼
第六章 拒絕改變
第七章 怎樣改變
第八章 建立新的一切
第九章 每日的功課

第二部分 讓這些思想開始運轉
第十章 人際關係
第十一章 工作
第十二章 成功
第十三章 財富
第十四章 身體
第十五章 問題列表
新的思維摸式

第三部分 結論
第十六章 我的故事
我心深處

 

 

假如我不幸被拋棄在一個荒涼的孤島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攜帶一本書,我會毫不遲疑地選擇露易絲•海的這本偉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這本巨著不單給人以師長般的教導,而且它還是出自一位偉大的女性之手,她從感人的親身經歷中提煉出給我們以智慧、希望和力量的寶石。
露易絲在本書中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她的成長曆程。我懷着欽佩和理解的情感對她的故事產生着共鳴——在我看來,她在這裡的描述有些簡短,但其他的可能會是另一本書了。
我認為所有要說的都寫在這本書里了。你需要知道的關於生活的一切,生活的教訓以及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在其中。露易絲對疾病背後隱藏的心理模式進行了解析,我認為這非常了不起,非常獨特。那個流落到荒島上的人,如果在一個漂流瓶里發現了這本書的手稿,他一定能學到為了謀生需要學會的一切。
無論你是不是在荒島上,如果你找到通往露易絲•海的路,哪怕是“偶然”遇到的,你就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露易絲的書是上帝送給煩惱世界的最好的禮物。
我的職業是幫助艾滋病患者,我因此認識了露易絲,並且從她的康復工作中受益良多。
我讓每一個患者播放露易絲的磁帶——《積極應對艾滋病》,他們第一次聽磁帶之後就得到了許多幫助,一些病人每天都要聽這盤磁帶來充實自己的信心。有一位名叫安德魯的男士告訴我:“我每天晚上聽着露易絲的聲音睡覺,早上聽着露易絲的聲音起床!”
當我發現我的患者一步步發生巨大的轉變時,我對露易絲的敬佩和愛與日俱增——當他們的生活中有了露易絲,他們開始給予自己更多的愛與寬容——我敬佩她創造了如此完美的學習體驗。露易絲是一位真正偉大的老師,她耐心地傾聽,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她簡直就是慈悲之神的化身。
如果你能夠將這本書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我會為你感到高興。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本書都具有你無法想像的價值!
戴夫•布朗
1984年9月於美國加利福尼亞

 

本書出版社有公開的免費電子版可供下載:《生命的重建》

http://www.caphbook.com/web/c_000000040002/d_3265.htm

 

本書的繁體版名為《創造生命的奇蹟》

getImage (1)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破格思考──從古今大師如何突破說起》

本書是筆者幾位最敬愛的老師之一,陳載澧博士之作,我曾於大學時上過他「創意思維」課程,獲益甚大,以致往後人生的學習與思考,甚至中醫的研究上常有突破,皆是掌握了思考方法所然。懂得用腦,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

 

破格思考法封面_yip

 

內容簡介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

  懂得有效的思考技巧,避過狹隘的思想 “隧道視野”,尋到創意的寬廣草原,才能融合知識,引發無窮無盡的創見。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浮體原理(洗澡水的創新啟發)、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的過程(走出隧道視野)、楊振寧的16歲兒子如何勝過其物理學家父親(楊振寧的扭計骰)、還有電話公司避免人才跳槽的方法(把腿全打斷吧!)……

  本書共分五章:「啟動創意之輪」、「破舊思維,迎新意念」、「直覺與夢境的啟導」、「視象視維與左右腦互動」及「實踐創意思考技法」,以63篇文章介紹多元思維方式,以著名科學家、藝術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企業家等為例,說明創意理論,解說他們如何衝破“腦筋打結”的苦惱時期,走向明朗的解難之路。而且,列舉培養創意力的方法,如:視象思維、類比思維、心靈地圖等,有助讀者跳出框框,思路通達,創見廣博。

 

作者簡介

 

陳載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在香港大學數學系任教34年。1995年在港大創辦通識教育計劃,並兼任通識教育總監。2002年應邀往香港浸會大學創辦人文素質教育計劃,並任全人教育教與學中心總監8年。

  陳博士跨領域於本港及國內外投入專業戲劇行動20年,曾擔任編劇、導演、監製、翻譯、設計等工作,期間並曾於中央戲劇學院及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創意寫作。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亦曾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副主席,開拓香港與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啟動創意之輪


洗澡水的創新啟發 006
打籃球的鬼 008
畢加索的倂合創意 010
物種起源學說的線索 012
聖靈與天際引力 014
黑猩猩的創意 016
收放自如的思考模式 021
創新的四個階段 023
豁然開朗的突破點 025
經典三B創新個案 027
篩選是發明的關鍵 029
開啟你的第三隻眼 032
擁有負能量的優勢 036
別害怕走在迷茫中 039
突破前的跌撞期 041
主動耕涉無人地帶 043
好玩激發動力 045
賞罰阻礙思考解難 048
探索的本能 051

第二章
破舊思維  迎新意念


漠視他人看法 059
培養創造力的行動 061
感知與理知 065
走出隧道視野 067
當批判成為習慣 069
創生及批判的左右手 071
逆向思維 073
跑贏吃人的巨熊? 075
把腿全打斷吧! 077
創新行動的”低買高沽” 080
機遇偏愛有備心靈 084

第三章
直覺與夢境的啟導


數學運算由直覺指揮 091
直覺感悟的跳躍 095
楊振寧的扭計骰 098
直感判斷的誤差 102
第六感覺 104
大夢初醒的感悟時刻 106
夢境的啟示 108

第四章
視象思維與左右腦互動


重疊的和尚 117
愛因斯坦的視象思維 120
以想像鍛鍊想像 122
培養視象思維能力 124
多元思考形態 127
左右腦分工 130
用右腦繪畫 132
倒置素描的神奇力量 134
五感寫作創意 137
數王與舞王拼發火花 139
感知與推理的互動 142
連接知識領域的橋樑 144

第五章
實踐創意思考技法


化熟悉為陌生 151
直接類比:如變色龍的屋頂 155
個人類比:假如你在機器內旋轉 158
象徵類比:印度魔繩的聯想 161
幻想類比:昆蟲太空衣的狂想 164
開放心靈地圖 167
勾畫你的安全角落 172
隨意寫:釋放初生意念 175
腦力風暴:激發互動思潮 178
加強版的書寫風暴 182
拼貼與集體創作 186
圍着燭光分享心底話 190
寫作輪流轉 192
斬新得句忽成篇 196

 

自序

 


  企管理論大師漢迪(C.Handy)説自己在大學時沒有學到多少東西,除了一項隱藏的信息──那就是世間的所有重大問題都早已被解決了,只是自己還未知道那些答案。他説:”在往後的年月裏,我每碰到陌生問題,想也不想便四處找專家求救。我從未意識到有些問題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陌生的,得靠自己去找尋答案……多年後我才明白,世界的大半還是混沌未開,等待我們去開拓。這啟悟改變了我的生命,我不再袖手旁觀那迷陣究竟有甚麼謎底;我可以一躍而進去實踐自己的想法、撰寫自己的腳本、創建自己的將來。”

  就像美國思想家簫恩(D. A. Schön)所言,人類可能涉足的知性或實務境域,就像一望無際的沼澤,絕大部分誰也未曾到過,更不會有已繪製好的地圖。已經開拓的知識領域,則可比喻為這無際荒野中疏疏落落的幾片尖削小山;山上雖已梳理得並然有序,卻與周際的莽原無多少關係。

  問題是,無論你進行的是科學硏究、藝術創作、商機開拓、社羣服務,甚或只是學生活動的一點新意思,要耕涉的還是那榛莽叢生沼澤的某角。面對現實上的如此挑戰,無論是誰都只能把心一橫”撰寫自己的腳本”。我們或可參考哈佛大學學習輔導中心牆上的那句諺語:”要記得,他們都不懂!”現實上能幹出成績的人,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進入不辨西東的渾茫境域之中。

  正因如此,”創意思考”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是在這現實世界裏要辦點實事之必須。個人因緣際會,數十年來曾有幸較深入地涉獵了物理學研究、學生工作、戲劇編導與設計、中港台文化交流策劃、創意寫作培訓、兩所大學的通識教育開拓行動……。今天回頭再細想,確曾在實踐中朦朦朧朧地啟動了不少創意的思維。但是,對此領域經典文獻的接觸、對創意思考理論的系統探究,卻是在較後期才正式起步。

  記得那是1992年春的某天,與當時仍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余秋雨於靜安午飯時上天下地侃談,話題落到他們學院的劇本創作課程上去。正談得興高采烈,冷不防秋雨説:”你不是明年港大有長假嗎,何不就來我們上海戲劇學院,主持我們戲文系畢業班的創作課,指導學生的畢業創作?”我當時正在亢奮中,未及多想便説:”好哇!”

  回港後細想此事,才懂得暗暗心驚:自己雖也曾主持過一些劇本創作坊,但突然要擔起幾個月培育優質創作苗子的課程,責任不可謂不重。於是便尋師訪友,但折騰了一段時日後,便發現個人認識的不少作家朋友原來皆作而不述,更多數不相信有系統培育寫作人才的辦法。

  終於有一天,與當時在港大的一個Fulbright訪問學人格芬(K. Given)偶遇,聽他提到艾爾堡(P. Elbow)在《無師寫作》(Writing Without Teachers)一書裏的”隨意寫作”及”無師互動”等技法。往圖書館翻閲之餘,又輾轉涉獵到柯斯勒(A. Koestler)《創造的行為》(The Act of Creation)、狄‧邦諾(E. de Bono)《橫向思維》(Lateral Thinking)、阿當斯(J. L. Adams)《認知破障》(Conceptual Blockbusting)、麥金(R. H. McKim)《視象思維》(Ex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等佳作,不獨讓我對上戲劇課程的搆想開始有了突破,還漸漸發現,其中的理念與自己多年以來在各領域的涉獵步伐此呼彼應。

  還記得問題榮繞心際的某天,與同在港大數學系任教的丁南僑談論別事時,他偶然提到曾在美國參加一個繪畫課程,當時主持導師播出一些有特別感覺的電影片段,讓學員按腦子裏浮現的聯想,速寫成畫,然後又播映另一電影片段。學員積累了若干張塗鴉之後,便叫他們回家後各自選出兩、三幅,以之融合交織為統一的畫作。聽到後我豁然有悟,這裏已包含了兩種最具潛力的策略:其一是跨越媒體觸發想像,擷取新意思;其二是讓本來無關的思緒互相碰撞,融會成嶄新的想法──這正與柯斯勒的”偶聯”創新機制不謀而合。要把這類技法移植到寫作上去,花點心思便水到渠成。當時也想到,如要再進一步把其他創意策略的理念引伸,例如把狄‧邦諾的一些橫向思考技法、麥金的視象思維練習,有機地嫁接到寫作行動上去,也已不難。

  不久,整套創意寫作教學方案已漸具雛型。開始時沒找到萬應金丹,也未有仙人指點必由之路,全憑自己在迷濛中摸索,在過程中也帶着問題有機地融會創意思考經典著述或普及文獻裏的智慧。

  往下的十多年,先後在香港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創建通識教育計劃及人文素質教育計劃期間,便可更深入地參考文獻上的經典理念,有機地與當時的種種挑戰、繁複多變的人際關係、資源的必須不斷開拓、機構文化傳統等千絲萬縷的條件結合,個人殫精竭慮之際卻又往往駕御着悠然心流。個人在這十多年的創意境界,相對於早期投身科硏、劇藝與文化交流等行動的年月,便因帶着問題、結合實際,不斷更有意識地活用創意思考的經典智慧,而進入了新的境界。

  十多年來曾在各大報章撰寫了不少專欄文章,在這裏便特別挑選了數十篇有關創意思考的,盡綿力加工、修輯、組 合編寫成書。相信如上所言,內容既刻意吸納墾拓生涯的深切體悟,與創意思考的理念與技法融會貫通,或許也能讓讀 者有再上層樓的新體悟。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ISBN: 9789620734236

定價: $ 72 (港幣)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