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為何燥熱?

【醫博知源 · 李博士《信報》專欄】

秋季容易感到燥熱,但如果因為燥熱感覺就清熱和滋潤,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圖:《信報》網頁

秋季燥熱難耐

從節氣上,只要到了8月7日,就是立秋節氣了,可是很多地方還未必感覺到秋意,要到了近中秋或者秋分(9月23日)左右才開始感覺晚間比較涼,那就是秋天來臨的感覺。但是即使外在沒有感覺到秋天的涼和乾燥,其實只要過了夏至,天地就開始變化了,夏至是一年之中晝日時間最長、夜晚最短,過了這一天就開始轉變,黑夜時間逐步增多。過了立秋,就加快這個轉變的過程,太陽日照時間減少,天氣開始涼起來。

但是為什麼在初秋時,還未感到涼,天還是很悶熱?甚至初秋的時候這種悶熱的感覺,比夏季更辛苦難受?我們嘗試形容一下初秋的不適感覺,尤其是到了午後的時間,如果你沒有開冷氣,在室內會感覺到悶熱難受,容易有種熱從中往外散的感覺,但是散開之後又有點涼,身體有種難以形容的不適感覺,因此很多人把這種感覺形容為「燥熱」,這是什麼原因導致呢?

天地急劇變化

這其實是天地在急劇的變化過程中,入秋之後因為晝日時間減少,天氣開始涼起來了,但是因為經過了一個夏季,整個大地都被太陽照射,充滿了溫熱的能量,因此地還是熱的,天開就開始涼了。人在室內建築物的時候,人還感覺比較熱,尤其是午後太陽比較猛烈,這時候更覺得悶熱不適,但是隨著秋季天氣逐步涼起來,你會感覺到外邊的空氣其實不是真的那麼熱,可是為什麼身體總是感覺悶熱不適?這其實是我們的身體連接了大地、連接了整棟大樓,因此感覺還是比較熱的,可是環境的空氣卻沒那麼熱,於是人體就形成了一種落差,好像是感覺失調一般,懷疑身邊的空氣明明沒那麼熱,為什麼自己身體卻有這種燥熱感呢?這其實就是天地正在轉變之中的過程,人在中間,會容易感覺不適。

秋季避免過涼

面對這樣的狀態,秋季要怎樣養生,才可以舒緩這種燥熱?如果只是開冷氣、吃喝清涼的東西,這樣雖然會感到舒服,但卻治標不治本,甚至會容易傷害身體!為什麼?這是因為秋季開始天涼了,如果還給用寒涼的方法去清熱,那樣就容易受寒了,很多人冬季怕冷,就跟秋季養生沒做好有關。當然悶熱難耐,舒緩一下不是不可,注意的是不要太過清涼,稍為舒緩就好。

更好的處理方法,是散開體內的鬱熱!這是大地的熱氣要散開的過程,人體如果沒有跟著散開,就會鬱悶在內。散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鬆心情,中性看待這悶熱感覺,不用批判自己;做點運動,如果能夠出點汗,熱就會自己散開了!這是自然變化過程,只要學會順應自然生活,人體就會變得更健康。

載於2021年9月6日《信報》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上醫養生智慧錦囊︰秋季鍛鍊法】

秋季養生更重要是為了冬季的健康,《黃帝內經》有一句重要提醒:「秋傷於濕,冬生咳嗽」,許多人每逢冬季就容易出現感冒、咳嗽、哮喘、鼻敏感等病症,這跟秋季的養生方式有密切關係,可是人們往往感覺秋天乾燥,就努力給自己滋潤,結果適得其反。
本次講座,中醫師李宇銘博士將會給大家全面介紹秋季的氣候特點與養生注意事項,歡迎注意健康的您來一起學習!

?【上醫養生智慧錦囊︰秋季鍛鍊法】- 秋高氣爽,乾燥乏味應如何善用季節鍛鍊身體??
導師:李宇銘中醫學博士
時間:晚上7:30-10:00
?線上平台︰Zoom 連結
?設備要求:線上軟件 – Zoom (可於網絡免費下載桌面或手機版),穩定網絡連線,視像鏡頭 (光線充足讓導師可清楚觀看鏡頭,有助學習成果),寧靜環境,清晰耳機或喇叭、咪高風。

日期: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廣東話

日期: 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
?普通話

詳情︰https://fb.me/e/12IqEVe1c

報名表格︰https://forms.gle/wmACkekjFVvjhz769

遞交報名表後zoom連結將於上課前一天傳發到登記之電郵,請確保登記電郵輸入正確。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